摘要:近期,昌都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响应号召,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的决策部署。在春耕春播这一关键农时,扎实推进“红色昌都·振兴奋进”农机具使用技能比赛。通过这场技能层面的激烈比拼,现代化农业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农民操作农机的专业
近期,昌都各县(区)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响应号召,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的决策部署。在春耕春播这一关键农时,扎实推进“红色昌都·振兴奋进”农机具使用技能比赛。通过这场技能层面的激烈比拼,现代化农业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农民操作农机的专业水平全方位提升,为昌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比赛按照“自下而上、全域覆盖”的比赛规则层层推进竞技选手。以行政村(社)为单位率先开展农机具技能使用技能选拔赛,将优秀选手推荐到上一级比赛。经过村(社)、乡(镇)、县(区)层层竞技,最终选拔出的佼佼者将参加市级决赛。
目前,赛事正稳步推进,选拔工作有序开展。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村(社)级选拔赛468场,共有3220名农机手参赛。在村(社)级选拔赛中脱颖而出的2072名优秀选手被推荐至乡(镇)参加预赛,乡(镇)预赛已累计举办50场。激烈的比赛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从乡(镇)预赛中选拔出的169名优秀选手被推荐至县(区)参加复赛。
这种四级联动的比赛模式,让每一个乡村都燃起了竞技热情。村村有比赛,农机手们在比拼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也为农业技术的普及和传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比赛紧密围绕春耕春播的实际需求,创新设立了三大竞技单元,充分考验了农机手的综合能力。
在精准操作环节,通过耕整机直线行驶、播种机深度精准控制等项目,对农机手操作的精细度提出了严格要求。在春耕过程中,农机作业的精准度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只有保证耕整机直线行驶,才能使土地翻耕均匀;只有精准控制播种机的深度,才能让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发芽生长。这一环节的设置,保障了农机作业符合春耕高标准,助力农作物茁壮成长。
故障攻坚环节模拟真实复杂的机械故障,开展限时排除实战考核。在春耕春播期间,农机出现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能及时排除故障,将会影响整个春耕进度。这一环节全面检验了选手的故障诊断和修复能力,为春耕春播农机的稳定运行筑牢了基础。
节能增效环节纳入了“旋耕 - 施肥 - 播种”联合作业模式,推动了节能减排与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农业生产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能减排至关重要。这种联合作业模式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减少了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促进了农业的绿色发展。
本次比赛结合春耕春播任务,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为春耕春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赛场上,18岁的新秀与75岁的“农机达人”同场竞技,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老农机手多吉身着藏装指导青年调试播种机,这跨越半个多世纪的传承,是昌都农机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同时彰显了新老农机人对传统的坚守与创新的追求。
通过此次比赛选拔出的农机能手,凭借自身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娴熟精湛的技术,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对作业方式进行优化改进。在他们的影响下,周边农户纷纷学习先进的农机操作技术,改进作业流程。
据统计,经过改进后,日均作业效率实现了显著提升,增幅达到30%。这种以赛促产的模式,不仅有力推动了现代农业技术在广大农牧区的普及应用,更为春耕春播生产注入了强劲动力,切实提升了农业生产的质量与效益,为全年农业实现丰收筑牢了坚实根基。
为了进一步推动昌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实施了“农机带头人”培养计划。该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农机人才,以人才振兴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通过技能比赛选拔出的优秀农机手将成为“农机带头人”培养计划的重点培养对象。他们将接受系统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这些“农机带头人”不仅要自己掌握先进的农机技术,还要将这些技术传授给更多的农户,带动整个地区的农业发展。
“红色昌都·振兴奋进”农机具使用技能比赛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它不仅提升了农民的农机操作技能,推动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还为昌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昌都融媒 刘晓江 通讯员 冶秀珍 李平)
复审:斯朗巴吉
举报电话:0895-4733010
来源:网信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