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的父亲有多年的糖尿病,所以经常找我咨询。前不久,朋友打算给他父亲做个体检,选好套餐后,又想到了我,就把体检单发给我,想听听我的“专业”建议。
昨天傍晚,我正在下班途中,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军哥,你知道吗,你救了我爸一条命!”
这突兀的一句话让我有点懵。听了朋友接下来的解释,为才明白是咋回事。
朋友的父亲有多年的糖尿病,所以经常找我咨询。前不久,朋友打算给他父亲做个体检,选好套餐后,又想到了我,就把体检单发给我,想听听我的“专业”建议。
我看过之后,帮他调整了几个项目,其中之一,就是增加了“颈动脉彩超”这个检查。
没想到体检完,还真发现了问题——颈动脉严重“粥样硬化”。朋友当时就听从体检医生的建议,住院进一步做冠心病的筛查。
昨天,心脏冠脉造影的结果出来了——三条心血管像被掐住喉咙的蛇,最窄处仅剩头发丝般的通道。朋友听从心内科医生的建议,当时就放了支架。
心内科医生告诉他,幸亏做了检查,他父亲这种情况,就像是心脏上安了一个定时炸弹,可能啥时候情绪一激动,或者天气一变化,都可能出现心肌梗塞。很多人突然猝死,基本都是这个原因!
医生的话让朋友惊出一身冷汗,才有了给我打电话的事。
其实,这种情况对我来说并不少见。在十多年的从医生涯中,我还发现一个现象:
超过60%的子女只给父母选择基础套餐,却漏掉了真正能救命的关键项目!
今天我要说的这5项检查,不是常规体检项目,但是对糖尿病人来说却很重要,有些检查甚至能救命!这些都是针对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项目。
1、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
常规体检中的“尿常规”检查一般只有尿糖或尿蛋白定性,没有特异性;“肾功能”则只在肾病的中后期才会出现异常,对早期筛查没有帮助。
而尿微量白蛋白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可比尿常规、肾功能检查更早发现肾功能损害。
这项检查建议确诊糖尿病后每年检测一次,若异常需缩短间隔。
2、眼底OCT检查
常规体检可能仅做普通视力测试或简单眼底镜观察,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能更早(提前3-5年)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微小出血或黄斑水肿。
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筛查一次,尤其病程超过5年者。
3、下肢血管ABI指数与颈动脉彩超
踝肱指数(ABI)可以评估下肢动脉硬化程度,颈动脉彩超则能筛查大血管有无斑块形成,两者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数据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达36.2%。糖尿病人这个比例只会更高。
普通体检通常缺乏针对性血管评估,建议糖尿病人体检的时候加上这两项。
4、心脏超声与动态心电图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高,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及功能,动态心电图捕捉隐匿性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40岁以上或有症状患者。
5、骨密度筛查
糖尿病人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尤其是老年糖友、长期使用胰岛素的糖友和合并肾病的糖友,患病风险更高,这个检查很有必要。
最后,体检不是查了就完事,记得做三件事:
①保存好原始影像资料,方便以后复查的时候作为对比参考。虽然现在医院都有电子存档,当并不是所有医院都联网,原始资料仍然很重要。
②检查如果发现有问题,该进一步检查就进一步检查,该定期复查就定期复查,不要错失“花小钱省大钱”的机会。
③检查有问题,一定要再找专科医生解读。(体检科医生只负责初步筛查,有些建议并不专业)
以上就是给各位糖友和家属的一点体检建议,如果觉得有用,记得分享给你爱的人!
来源:吕军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