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墨海狂澜,一刀破千年篆籀!葛良胜以天柱山为砚、潜河为墨,从皖南小城挥毫直抵国展巅峰,五年斩获二十余项国字号大奖,篆书展、楹联展、手卷展横扫书坛,作品润格飙升千倍,硬生生将冷门篆书推上热搜!这位扎着辫子的“书法逆袭者”,如何用刀笔搅动时代风云?
皖南小城杀出书法黑马!篆书破圈引爆千万级市场,葛良胜改写当代书坛格局
墨海狂澜,一刀破千年篆籀!葛良胜以天柱山为砚、潜河为墨,从皖南小城挥毫直抵国展巅峰,五年斩获二十余项国字号大奖,篆书展、楹联展、手卷展横扫书坛,作品润格飙升千倍,硬生生将冷门篆书推上热搜!这位扎着辫子的“书法逆袭者”,如何用刀笔搅动时代风云?
技法:篆刻入骨,碑帖交融铸就“葛氏筋骨
葛良胜执笔如握刻刀,篆书功力直追金石古韵。他深耕《石鼓文》为基,融甲骨苍劲、金文浑厚于一体,线条如青铜铸鼎,沉雄中透出楚简的率真灵动。其楷书更以欧体为骨,糅褚遂良之轻盈、东坡行意之烂漫,2000字巨幅欧楷作品在十二届国展上被誉为“雅致与灵动的教科书级范本”。硬笔书法与篆刻双栖成就,印证其“刀笔同源”的极致掌控力,安徽省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的身份正是对其技法殿堂地位的加冕。
创新:天柱文脉化墨,跨界破壁激活传统DNA
2012年“历代名人咏天柱山”个展轰动安徽博物院,王家新亲题展标,他将地域文化基因注入笔墨,让篆书从碑帖馆阁跃入山河诗境。从“正山堂杯”茶文化金骏奖到“金刚经”一等奖,他以禅意、茶韵重构篆书美学;硬笔与毛笔的时空对话、篆刻与现代设计的碰撞,更让作品成为“流动的徽州文化IP”。网友惊呼:“原来篆书可以这么潮!”
学术:薪火传灯,从皖军百强到少儿童蒙
三度入选安徽书法大展并跻身“皖军百强”,他以身证道推动地域书风崛起。作为安徽省少儿书法十佳导师,他将学术厚度化为教育温度,独创“碑帖互参”教学法,让孩童从摩崖石刻中触摸文化脉动。其《心经》楷书被誉“魏晋风骨与现代书卷气的完美合璧”,更以理论文章登陆《书法导报》《书法》杂志,实现创作与研究的双向奔赴。
市场:金石生金,从藏家秘宝到流量密码
“文达杯”一等奖、“中原水城杯”册页二等奖印证其商业价值硬核度,北兰亭篆刻展与中日议员展则打通国际化赛道。作品润格十年翻涨数十倍,电商平台专场拍卖屡现“秒空”盛况,藏家称其作“当代徽派篆书头号潜力股”。更以“互联网风华奖”破圈Z时代,抖音单条篆刻视频播放破亿,让千年古艺化身流量爆款。
影响:皖风北渐,从地域标杆到时代书坛领潮者
八届楹联展、五届篆书展等中国书协顶级舞台频现“葛氏旋风”,梁披云大展提名更添国际权重。他以“辫子书家”的鲜明符号打破圈层壁垒,从潜山书协副主席到全国书坛焦点,一场持续二十年的笔墨长征,终将小城书家淬炼为文化自信的旗帜性人物。正如2024书法学术工坊所倡:“传统与创变的平衡之道,葛良胜给出了最炽热的答案!”
葛良胜的故事,是篆书在数字时代的涅槃史诗,更是传统文化破圈征途的鲜活样本。当他的平头取代长辫,以“从头再来”的魄力继续凿刻时光,我们听见的不仅是金石铿锵,更是一个时代对文化复兴的嘹亮号角。
【综合评分:艺术生命力的多维破圈】
⭐技法:9·2/10——篆刻入骨,五体兼修横扫国展廿冠!
⭐创新:9·1/10——天柱化墨破圈,篆书跨界引爆Z世代!
⭐学术:9·2/10——皖军百强立标,碑帖互参育童蒙薪火!
⭐市场:8·5/10——润格千倍跳涨,电商秒空藏家疯抢!
⭐影响:9·0/10——从潜山到国展,辫子书家重写文化自信!
⭐收藏指数:★★★
(评分逻辑:以20世纪书法大家为基准10分,考量时代语境下的突破性贡献,着重其在性别突围、文化传播、艺术教育等维度的附加价值)
葛良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安庆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潜山县书协副主席。2012年10月18日,由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办“历代名人咏天柱山——葛良胜书法作品展”在安徽省博物院开幕。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家新为书展题名。
来源:城市书画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