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家门口的中国美术馆可谓是热络非凡,人头攒动,这里在举办主题为“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整个三层的大厅里弥漫着丝路上的风情,在甘肃这片土地上,仿佛看到了陇山巍峨,驼铃悠远,悠扬的驼铃声传来久远的丝路故事,在甘肃大地的光影流转中,辉映着中华文明五彩斑
最近家门口的中国美术馆可谓是热络非凡,人头攒动,这里在举办主题为“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整个三层的大厅里弥漫着丝路上的风情,在甘肃这片土地上,仿佛看到了陇山巍峨,驼铃悠远,悠扬的驼铃声传来久远的丝路故事,在甘肃大地的光影流转中,辉映着中华文明五彩斑斓的记忆,将丝绸之路上绘画与雕塑的绚丽与神韵,呈现出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卷。
这里展出的内容很丰富,马家窑彩陶的纹饰,律动着原始美学的生命力,是先民们对家国天下的认知与守望。汉代木佣的古拙造型舞动着鲜活的张力,凝结着质朴的诗情画意。河西走廊一带魏晋时期的画像砖,以简笔描绘的方式,定格了市井烟火与生活融合后的温度。当唐三彩仕女骑在马上缓缓走来时,嘚嘚的马蹄声踏破了黄土高原那亘古的寂静。当敦煌飞天的璎珞掠过历史的夜空,河西走廊便跨过了千年艺术的丝绸长廊,每一步都传递着对丝路艺术的执著追求。还有敦煌博物馆第一任守护者常书鸿最喜欢的一幅敦煌壁画《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图》,讲述着太子普度众生的坚定意志。一切的画作、壁画、雕塑都带来了一千多年前敦煌乃至整个甘肃古丝绸之路上那些遗留的精美,让我们透过精美中的故事影影绰绰的探视到这些故事的工匠们是怎样的一种才华横溢,是怎样的执著与聪慧,一笔一划,一扦一凿,一抷一塑的造就了如此史无前例的历史辉煌。看得我爱不释手,流连忘返,且感动的泪眼婆娑。
就这样驻足在每幅画作前,或者驻足在画像砖前,想象着这些从墓葬中出土的砖上讲述的墓主人生前的故事,亦或是刻画的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使劲的让自己脑洞大开,追溯那时人们烟火里的尘埃落定,市井里的茶米油盐,绝对是一种趣味无限的乐趣而令我乐此不疲,实在是一次精神大餐而流连忘返啊。
一次的参观肯定是看个皮毛,抽时间必须再去几次,看看敦煌经过千年的创作,丝路经过千年的开拓,是怎样走出了历史的宏博,走出了人类的奇迹,更走出了那么多在丝路上前赴后继的先祖与守护者们的毕生付出。感谢,感动,感恩!
朋友们早晨好!
来源:关中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