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和乳腺,为什么经常一起长结节?以下这些,你可能还不知道

摘要:报告上赫然写着:“甲状腺结节,建议随访观察”“乳腺结节,定期复查”。

林女士刚刚结束她的年度体检,翻看体检报告时,她的眉头紧锁了。

报告上赫然写着:“甲状腺结节,建议随访观察”“乳腺结节,定期复查”。

她心想:这是巧合吗?两个完全不相干的部位,怎么偏偏一起出问题?

医生的一句话更是让她心跳加速:“甲状腺和乳腺结节经常‘联手’出现,得特别注意。”

这番话让她开始反思:我的身体到底怎么了?

其实,像林女士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甲状腺和乳腺结节一同出现的现象近年来越来越普遍。

这种看似偶然的关联背后,藏着很多复杂的医学机制和科学原理。

甲状腺和乳腺的“关系”

在生理结构上,甲状腺和乳腺是完全不同的器官,

一个藏在脖子里,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控新陈代谢,一个位于胸部,受雌激素影响,与生育和哺乳密切相关。

乍看之下,它们似乎是“平行线”,没有交集。

但事实上,它们却通过人体的“内分泌网络”紧密相连。

激素调控

甲状腺和乳腺都属于内分泌系统,它们的活动受“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的调控。

简单来说,这条“激素高速公路”就像一根看不见的线,牵引着它们的功能。

当甲状腺激素异常时,比如分泌过多或者不足,不仅会影响代谢,还会波及乳腺的健康。

同样,雌激素水平的波动也可能反过来“牵连”甲状腺,诱发结节。

2018年,德国海德堡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患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中,有47%的人同时存在乳腺结节。

这一比例比普通人群高出近两倍,这表明,两种结节之间的关联绝不是偶然。

情绪

林女士回忆,最近几个月她因为工作和家庭问题压力很大,几乎天天焦虑得睡不着觉。

这样的状态,其实正是甲状腺和乳腺结节的“催化剂”。

医学研究表明,这两个器官是“情绪的靶器官”,当负面情绪积压过多时,它们首先“中枪”。

在一项由南方医科大学完成的研究中,超过70%的甲状腺和乳腺结节患者在诊断前经历过重大压力事件,比如亲人去世、事业低谷等。

这些负面情绪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系统的功能,引发激素紊乱,最终导致结节的发生或恶化。

为了保护甲状腺和乳腺,管理情绪是关键。

医学专家建议,每天进行一些简单的放松训练,比如深呼吸、冥想,甚至是听听音乐、和朋友聊聊天,都能帮助缓解心理压力,减少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中医的观点

中医也有类似的解释,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情绪郁结会导致“肝气不舒”。

由于肝经循行的路径经过甲状腺和乳腺,气血不畅的结果就可能在这些部位形成结节。

这与西医中“内分泌轴紊乱”的说法不谋而合。

结节恶变的风险

很多人和林女士一样,看到“结节”这个词就会紧张得不得了:这是不是癌症的信号?

其实,大多数甲状腺和乳腺结节都是良性的,但也有少数可能存在恶变风险。

如何判断风险呢?科学的方法是分级评估。

甲状腺结节的TI-RADS分级

医学上常用TI-RADS系统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分为1到6级:

1级:没有任何异常,完全正常。

2级:完全良性,例如单纯性囊肿。

3级:可能良性,恶性概率在3%以下。

4级:需要警惕,细分为4a、4b、4c,恶性概率从3%到80%不等。

5级和6级:高度怀疑或已确诊为恶性,需要立即处理。

乳腺结节的BI-RADS分级

乳腺结节的分级类似,同样分为1到6级,危险信号包括:

结节边界不规则,伴有微钙化或粗钙化。

乳头异常分泌,或腋下淋巴结肿大。

哪些信号需要特别关注?

比如,甲状腺结节如果伴随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或者乳腺结节质地坚硬、快速增大,就需要尽早就医。

这些症状可能是恶性结节的征兆,但具体诊断还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活检。

日常生活如何保护甲状腺和乳腺

听完医生的解释后,林女士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

她发现,熬夜、不运动、饮食不规律,这些坏习惯正是“结节的帮凶”。

均衡饮食,合理摄入碘:甲状腺的健康与碘的摄入密切相关,碘过量或不足都会导致甲状腺问题。

建议在日常饮食中选择适量加碘盐,但避免过度摄入。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处理:甲状腺和乳腺都是浅表器官,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潜在问题。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需格外重视。

健康作息,远离熬夜:长期熬夜会导致激素分泌紊乱,不仅影响甲状腺,还会增加乳腺疾病的风险。

尽量保持规律作息,每晚保证7到8小时的睡眠。

适当运动,释放压力:运动不仅能调节激素平衡,还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结节的发生。

甲状腺和乳腺结节并不可怕,它们像身体的“健康报警器”,提醒你是时候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了。

林女士通过调整作息、合理饮食、管理情绪,定期复查后,发现结节没有进一步恶化。

她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健康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生活中每一个好习惯的积累。

与其焦虑,不如从今天开始,用科学的方式守护健康!

来源:晓霞医生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