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气回暖,高考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近日,《教育面对面》栏目启动了2025年高招咨询活动。截至目前,已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6所家长和学生高度关注的在京重点高校亮相。
京教君整合编辑了以上6所高校高招亮点,并总结出了2025年北京高招的5大趋势, 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人大、国科大、北理......
多所在京高校招生亮点来了
智慧治理学院首次招生
拔尖创新人才项目培养选拔全面升级
去年,为推动学校“新文科”与“新工科”交叉融合,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智慧治理学院,将于2025年首次招生,招生计划25人左右,致力于培养解决治理领域现实问题的交叉复合型高端人才。此外,2025年,人大将围绕拔尖人才班、创新人才班、战略人才班规划升级。拔尖人才班专注基础学科,以“纵向贯通”育“厚”才,致力于实现原始创新突破;创新人才班立足跨学科,以“横向融合”培“实”才,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战略人才班聚焦战略急需领域,以“专精聚焦”造“尖”才,为关键领域输送急需人才。中国科学院大学
所有专业均要求选考物理+化学
据介绍,国科大2025年将通过综合评价、统考招收27人左右,本科招生专业共设15个,所有专业均要求选考物理+化学。录取上,国科大在北京以100%比例调阅考生档案,调档考生只要不出现政策性不适合录取的情况,一般不再退档。学校专业录取时不设专业分数级差。所有进档考生按投档总分(综合评价选拔按照综合评价成绩)排序,依次由高到低选择专业志愿。
北京师范大学
4个双学士学位首次招生
据了解,继去年推出了“社会学+心理学”、“英语+历史”、“经济+统计”三个双学位之后,今年北师大还将会推出“汉语言文学+人工智能“、“传播学+人工智能”、“公共事业管理工智能+人工智能”、“统计学+环境工程”四个双学士学位。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正在着手建设,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的“心理学+人工智能”的双学士学位,今年也有望进行招生。
北京理工大学
建立“卓越班”,培养7年毕业的博士
北京理工大学2025年高招主要有五大亮点,一是建立“卓越班”,培养7年毕业的博士;二是建立“智能班”,培养人工智能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三是建立“领军班”,采用本研贯通的培养模式,学生一入学,就量身定制涵盖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一体化培养方案;四是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五是实行全员AI教育,在所有专业开展“AI+专业”的专业升级。
据了解,北理工今年将继续扩招100人,新增计划将投入到人工智能、低空技术等国家重点战略领域的招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打造11个本博贯通人才培养试验班
全面开设“人工智能+文科”双学位培养
据了解,北航2025年招生有三大亮点,一是打造11个本博贯通人才培养试验班;二是全面升级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机制,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部分专业设置本研贯通人才培养专才选拔通道,提供“保专业”政策,让更多学生可以更早选择心仪专业;三是构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生态,面向全校开设人工智能必修课程,塑造“人工智能+”课程生态,全面开设“人工智能+文科”双学位培养等。
据介绍,北航今年将继续扩招,新增招生计划100人,新增计划将投入到国家重点战略领域招生。
北京邮电大学
在京招生计划稳中有增!
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据介绍,2025年北邮继续保持通信、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等热门专业(类)在京较高的招生计划比例。在京招生计划预计稳中有增。
今年,北邮高招有6大看点:一是“元班”按计算机类(元班)、电子信息类(元班)两个大类招生,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2025年全国招生总计划继续保持220人;二是“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今年开始招生;三是新增“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四是全员实施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五是新增多个联合学士学位和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六是中外合作办学新增“智能医学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招生计划稳中有增
3月27日,北京市教委公布了2024-2025学年度北京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其中高三在校生73,987人,较去年同期增幅显著,增加接近1.2万人。伴随今年北京高考人数增幅显著的趋势,北京市将有计划地推进优质本科的扩容和扩招。
3月初,北京高校2025年扩招的序幕正式拉开。(相关阅读:接连抛出“王炸”,教育圈沸腾了!)
从目前6所重点高校的高招政策来看,今年的招生计划基本上稳中有增。北理工、北航今年将继续扩招100人,北邮明确表示,保持通信等热门专业在京较高的招生计划比例,在京招生计划预计稳中有增。
业内人士分析,作为在京本科招生的大户,接下来北京市属高校会出现整体扩招态势。据网友透露,在近日举办的北京印刷学院高招会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等市属高校,均表明了扩招计划,扩招人数几百到上千不等,具体扩招数额京城教育圈将持续关注。
本硕博贯通培养成热词
作为人才培养的新探索,近两年,“本博贯通”这一原本常见于医学专业的招生模式,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大高校的招生宣传中。从目前6所在京高校发布的招生政策来看,2025年“贯通培养”也依然是一大热词。北航将打造11个本博贯通人才培养试验班;北理工建立的“卓越班”“智能班”“领军班”,北邮的“元班”,以及“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均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增多
全面发力复合型人才培养
为了满足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高校在专业调整和学科布局上,可以说开足了马力。
比如,北邮将新增多个联合学士学位和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北师大持续加强新文科和新工科的建设,在本科专业建设上陆续推出文工交叉、文理交叉、理工交叉的双学士学位。北航打造未来空天领军计划,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壁垒,构建多学科交叉、空天信融合超常规培养。人大推动学校“新文科”与“新工科”交叉融合,以成立智慧治理学院,致力于培养解决治理领域现实问题的交叉复合型高端人才。
可以预见,具有综合素质和跨界能力的优秀人才,将会在未来社会立于不败之地,交叉跨界学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实施全员AI教育
当下,人工智能与教育资源的融合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为了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的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战略部署,北京各高校率先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中小学也将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全面普及。
在高招政策中,实施全员AI教育也成为了一个重大趋势。比如北理工将在所有专业开展“AI+专业”的专业升级,各专业设置人工智能融合课程,将各学科领域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运用方法融入本科教学。北航构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生态,面向全校开设人工智能必修课程,塑造“人工智能+”课程生态,构建1+M+N(1门必修课,M门微专业课程,N门选修课程)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全面开设“人工智能+文科”双学位培养。北师大未来几年将陆续推出10个“学科+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全面升级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前不久,北京发布了《首都高校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若干措施》,提出了深入实施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超常规培育战略科学家潜质人才,支持高校面向基础学科设立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等举措。这也意味着,北京高校将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迎来一次全面升级。具体来看,人大2025年将按照拔尖人才班、创新人才班、战略人才班规划升级,其中拔尖人才班专注基础学科,创新人才班立足跨学科,战略人才班聚焦战略急需领域,全面培养国家所需的创新人才。北航将依托空天力学、计算机、华罗庚数学、物理、化学等5个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打造拔尖计划。-近期直播预告-👇往·期·推·荐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来源:京城教育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