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浙江温州矾山,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店,可从2013年到2022年九年的时间里,鲜面店的钱箱里却多了数不清的手绘假币,面额从一块到一千不等。摘要:前言:浙江温州矾山,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店,可从2013年到2022年九年的时间里,鲜面店的钱箱里却多了数不清的手绘假币,面额从一块到一千不等。
这些“钱”,歪歪扭扭的线条,小孩儿涂鸦似的,谁都能一眼看出是假的,可就是这些假币,背后却藏着一段长达九年的温情故事。
这个故事是关于面店老板李国色,也是关于一位特殊的顾客,更是关于人与人之间最纯粹善意的故事...
2013年的冬天,一位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老人站在街边怯生生地往店里张望,犹豫再三后,他还是站到了店面前。
李国色看到老人后,热情的迎了上去,老人局促地指着柜台里的面条,颤巍巍地掏出两张皱巴巴的一元纸币。
李国色一眼就看出老人日子过得不容易,二话不说,接过钱,给老人称了两斤面条,还特意多加了些青菜。
老人接过面条,一句谢谢也没说,转身离开了,有些老顾客对李国色表示是不是给太多了,李国色则一笑而过,在他看来,能帮老人吃饱肚子,比什么都重要。
一来二去,老人成了面馆的常客,李国色也习惯了每次都给他两斤面条,从不多收一分钱,也不多问一句,妻子吴春明了解丈夫的善心,也默默支持他。
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却发生了,一段时间后,老人再来买面时,掏出的不再是真钱,而是两张手绘的“纸币”。
歪歪扭扭的线条,稚嫩的笔触,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周围的顾客都愣住了,吴春明也疑惑地看着丈夫,不知道他会怎么处理。
没想到,李国色不仅笑着收了老人的“假币”,还继续给老人称了两斤面条,并添加上青菜,这一幕,不说周围的顾客了,就连妻子都忍不住质疑了。
可李国色并没有说什么,而是继续做生意,直到收摊后,李国色才向妻子解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他跟妻子讲述了自己曾经的过去,也让吴春明真正了解了丈夫的曾经,原来,李国色小时候家里很穷。
李国色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只能和爷爷相依为命,由于经常吃不饱饭,身体也比同龄孩子瘦弱。
不过,邻里乡亲的帮助让他在困境中感受到了温暖,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叫上他一起吃,逢年过节也会送些衣物和食物。
这些点滴的关怀,就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照亮了他幼小的心灵,爷爷也常教导他要懂得感恩。
这份来自邻里的温暖,李国色一直记在心里,他早已经暗暗立下决心,将来当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也要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后来,李国色的父母攒了点钱,回老家开了这家鲜面店,他们没忘曾经的苦日子,也没忘乡里乡亲对李家的恩情。
为了感谢,他经常给街坊邻居打折,让大伙儿都能吃上实惠的面,还时不时接济流浪汉,给他们提供热乎饭菜,
有人觉得他们傻,做生意哪能这么做?尤其是这种小生意,这不明显就是在做亏本的买卖吗?
但面对这样的质疑,老李总是笑笑说:“我儿子最困难的时候,是邻居们帮了忙。现在我老李有能力了,也想帮帮需要帮助的人,把这份善意传递下去。”
这份朴实的话,让人感受到了老李的善良,也让这家小面馆充满了人情味儿,老李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为面馆积攒了良好的口碑。
很多人慕名而来,成了店里的回头客,小面店生意慢慢红火起来,李国色耳濡目染,继承了父亲的善心。
吴春明听完深受感动,理解了丈夫的做法,不再阻止他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其他不知情的顾客依旧觉得李国色太傻,竟然收假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手绘假币的事儿,成了面馆里一个公开的秘密,顾客们也渐渐习惯了这位特殊的顾客和老板的“傻气”举动,他们也被这种纯粹的善意所感染。
此后,老人每次来都带着手绘的“纸币”,面额越来越大,从一两块到五十、一百,甚至一千,闲来的时候,李国色夫妻俩甚至讨论起老人日渐精进的“画技”。
这段奇特的交易,就这样持续了下去,成了矾山鲜面店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直到有一天,一个和老人面容相似,但更显精干的男子出现在面馆。
这位老人叫郑祖直,是那位用手绘“假币”老人的弟弟,郑祖直听说矾山鲜面店有个特殊顾客,总是用手绘假币买面,他觉得很可能是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的哥哥郑祖龙。
原来,郑祖龙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脑部受损,心智有些缺陷,郑祖直一直照顾着哥哥,每次都会给他一些零花钱买面条。
前段时间,他发现给哥哥的钱一分没动,家里却总有新鲜的面条,再联想到这件事,他便来一探究竟,没想到还真的是自己的哥哥。
他为哥哥的行为道歉,提出要支付所有面条的钱,但李国色婉言谢绝了,他表示自己之所以收下“假币”不是为了钱,而是想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几天后,郑祖龙再次来到面店,依然带着手绘的“假币”买面,李国色则继续像往常一样收下了他的“钱”,并默默地为他装好了面条。
李国色和手绘假币的故事在网络上传开后,感动了无数人,人们纷纷称赞李国色的善良,感叹人间自有真情在。
当地政府也多次表扬李国色,李国色的善举并非个例,他是温州这座充满爱与温暖的城市的一个缩影,“矾山鲜面店”也成为了一个传递爱与温暖的爱心驿站。
可令人惋惜的是,2022年,郑祖龙不幸遭遇车祸去世,郑祖直打电话告诉李国色这个噩耗时,他悲痛万分。
最后的告别九年来,他见证了郑祖龙从最初的歪歪扭扭到后来日渐精细的“画技”,也见证了一位饱受病痛折磨的老人对生活的渴望,如今,斯人已逝,这份特殊的缘分也画上了句点。
之后,李国色将郑祖龙留下的手绘“假币”整理收集起来,带着妻子来到郑祖龙的墓前,将大部分纸币烧给了他。
剩下的纸币,李国色珍藏起来,用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今,李国色依旧默默地行善,经常向贫困山区捐款捐物,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对他来说,爱心就像一颗种子,需要不断地播撒,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这,正是李国色和他的面店,以及那些手绘“假币”所传递出的最真挚、最动人的力量。
来源:Talk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