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节水灌溉技术:中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已从0.530提高到0.576,这意味着每立方米水的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详细分析
1.降水量与用水量的换算
降水量100毫米:相当于每亩地增加667立方米的水量(1毫米降水量 = 6.67立方米/亩)。
节水灌溉技术:中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已从0.530提高到0.576,这意味着每立方米水的利用效率显著提升。
2. 农业用水总量与灌溉面积的关系
年均用水量4500亿立方米:这是全国农业用水的总量,包括灌溉、养殖等用途。
节水灌溉用水量: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数据,2023年全国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已从402立方米下降到不足350立方米。
3.可保证丰收的耕地面积计算
每亩用水量:假设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每亩用水量进一步降低至300立方米(基于现有趋势推算)。
可灌溉面积:
[text{可灌溉面积} = frac{text{年均用水总量}}{text{每亩用水量}} = frac{4500 times 10^8 , text{立方米}}{300 , text{立方米/亩}} = 1.5 times 10^8 , text{亩} = 15 , text{亿亩}]
降水量补充:100毫米降水量可提供667立方米/亩的水量,假设这部分水量完全用于灌溉,可进一步增加灌溉面积:
[text{降水量补充面积} = frac{4500 times 10^8 , text{立方米}}{667 , text{立方米/亩}} approx 6.75 times 10^8 , text{亩} = 6.75 , text{亿亩}]
综合计算:结合节水灌溉技术和降水补充,可保证丰收的耕地面积约为 15亿亩(主要依赖灌溉) + 6.75亿亩(依赖降水) = 21.75亿亩。
4. 实际可行性分析
灌溉面积现状:截至2023年底,中国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已达4.1亿亩,全国耕地灌溉面积约为10.55亿亩。
潜力与限制:虽然理论上可灌溉面积较大,但实际中受水资源分布不均、灌溉设施建设成本、耕地质量等因素限制,实际可灌溉面积可能低于理论值。
但是,内蒙古与黄土高原的年均降水量都在100毫米以上。
新疆地区降水量低于100毫米,盆地周围的内流可与外流河的所有水资源均可收集储存利用。
5. 结论
在年均降水量100毫米的条件下,采用节水灌溉技术,4500亿立方米的年均用水量可保证约 21.75亿亩耕地丰收。
来源:壮乡大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