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的!昨晚南极熊在梦里和一批投资机构、银行、上市公司等合作,筹集到了200多亿元人民币,约28亿美元,一下子把所有国外3D打印领域的上市公司全部收购了,包括Stratasys、3D Systems、Nano Dimension 、Materialise 、De
真的!昨晚南极熊在梦里和一批投资机构、银行、上市公司等合作,筹集到了200多亿元人民币,约28亿美元,一下子把所有国外3D打印领域的上市公司全部收购了,包括Stratasys、3D Systems、Nano Dimension 、Materialise 、Desktop Metal 、Markforged、Velo3D等。
然后,南极熊逐一对这些公司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把3D打印机、材料、服务的生产放到中国内地,到2030年:
然而,今天一早,南极熊睡醒了,发现枕头湿了一半,嘴角的口水也还没有干——这个3D打印春秋大梦,做得可真香!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虽然这只是一个梦,但却是南极熊在白天仔细思考的结果。
国外3D打印上市公司真的很便宜,中国估值高20倍
△全球3D打印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中国厂商遥遥领先,数据时间为2025.3.29
为了方便说明这个3D打印春秋大梦从财务数据角度上的合理性,南极熊整理了以上这个《中外3D打印上市公司营收、市值、净利润、市销率对比》表格,由于国外多数公司处于亏损状态,估值对比不方便用市盈率PE,所以用了市销率PS。
△表格:南极熊整理的中外3D打印上市公司营收、市值、净利润、市销率对比
从以上表格可以清楚看出,美股3D打印上市公司多数都是连年亏损,美国资本市场的估值,市销率均值只有1.34;而中国市场的市销率均值高达24.7。也就是说,如果一个3D打印公司年收入为1亿元,在美国上市的话,市值为1.34亿;在中国上市的话,市值就变成24.7亿,几乎高了近20倍!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3D打印应用潜力巨大,无论是航空航天、模具、注塑、医疗、鞋业、汽车,还是最近爆火的金属3D打印在手机3C领域的应用。3D打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还是得靠中国,增长预期很高。所以,中国资本市场对3D打印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比美国高很多,也有一定的逻辑。
南极熊强烈呼吁中国业界,低PS的美国公司,其实可以成为中国的收购目标,中国可通过收购获取技术,提升全球技术、市场地位。
收购国外3D打印公司的技术价值
收购可帮助中国获得国外公司的先进3D打印技术,供应链和市场也互补。下面是这个3D打印收购标的公司的技术特点:
Stratasys:熔融沉积成型(FDM)、PolyJet、选择性吸收熔融(SAF),专注于聚合物打印,还有3D打印软件。
3D Systems:立体光刻(SLA)、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MLS),涵盖聚合物和金属,还有3D打印软件。
Nano Dimension:基于喷墨的电子3D打印,专注于电路板和其他电子设备。
Materialise:提供多种3D打印技术如SLA、SLS和选择性激光熔化(SLM),主要为软件和制造服务。
Desktop Metal:粘结剂喷射3D打印金属/砂型、DLP光固化等。
Markforged:连续纤维增强(CFR)复合材料3D打印和粉末挤出(BPE)金属3D打印,还有软件。
Velo3D:激光粉末床熔融(LPBF),专注于金属复杂零件。
这只是一场“白日梦”?
以上会不会只是一个白日梦呢?
其实,从资金、从市场应用、从估值体系的角度,以上的收购是非常具有可能性的。南极熊认为,国内要拿出200亿元人民币来完成3D打印公司收购,现金+股权混合支付的话,报价比这些公司现有市值溢价20%到40%,不太难。他们多数都是焦急等着被并购。
但是,中国来收购这些公司的话,必须都要经过美国国家安全审查(CFIUS),以上企业几乎都涉及国防军工业务,甚至拿到美国国防部的大量订单和资助。加上目前中美的紧张关系,南极熊认为有99%的几率不会通过。之前南极熊曾经试过协助国内公司,以2亿元左右的报价收购欧洲某3D打印公司,因为涉及欧洲和美国的审查,律师做了判断后,不得不放弃收购。另外还有文化差异,整合起来也不容易。
如果,通过新加坡或者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主体去收购呢?或许会存在一些希望。对此感兴趣的机构,可以+南极熊的vx: lihaixiong。欢迎探讨交流,一起造梦。
来源:南极熊3d打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