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铁路老物件㊹|他们在“揭秘”百年粤汉铁路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8 11:01 1

摘要:前言:如果说铁路是记录社会发展轨迹的时间轴,那么铁路老物件则是重要的里程碑,是具有象征历史浓厚意味的文化符号。在珠晖区保卫里文化创意街区,一座由铁路文学作家创办的衡阳铁路老物件陈列馆里,陈列着近千件斑驳陆离的有着铁路“烙印”的老物件,在向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倾诉着

开展的“发现最美铁路——揭秘百年粤汉铁路”采访活动。

前言:如果说铁路是记录社会发展轨迹的时间轴,那么铁路老物件则是重要的里程碑,是具有象征历史浓厚意味的文化符号。在珠晖区保卫里文化创意街区,一座由铁路文学作家创办的衡阳铁路老物件陈列馆里,陈列着近千件斑驳陆离的有着铁路“烙印”的老物件,在向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倾诉着百年铁路的演变史。珠晖区联合红网时刻新闻推出《会说话的铁路老物件》系列报道,深情讲述蕴藏在老物件背后的那一段段难以忘怀的铁路故事,引导参观游客从老物件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朱萱 衡阳报道

一顶蓝色的棒球帽,一张色彩艳丽的“采访证”,一份《发现最美铁路——揭秘百年粤汉铁路》、一册《新闻素材汇编》,齐刷刷地展现在衡阳铁路老物件陈列馆里。这是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国各新闻媒体开展的“发现最美铁路——揭秘百年粤汉铁路”采访活动的成果。

2021年的这次活动主题就是“揭秘百年粤汉铁路”,并且在衡阳铁路管理局的旧址(今衡阳铁路博物馆)启动。它是由中央网信办社会局和国家铁路集团党组宣传部组织的“发现最美铁路•探寻共和国印迹”大型网络宣传活动的一部分。这次由湖南省网信办和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组织的活动,带领人民网、新华网、红网、华声在线等网站编辑记者等60余人“穿越”历史,沿着京广铁路从湖南衡阳南下广东韶关,探寻粤汉铁路遗址,从而揭秘百年粤汉铁路历史,讲述铁路沿线的故事。

粤汉铁路是指从广东广州到湖北武昌于1900年开始动工修建的一条铁路干线,前后经历36年,直到1936年才全线通车,全长1059.6公里,现在为京广铁路干线的南段。1938年,日军进犯武汉,原设在武昌徐家棚的粤汉铁路局于当年8月迁至衡阳苗圃。1949年10月,原粤汉铁路局与湘桂铁路管理局、株洲机厂合并,成立了统领南方铁路线的衡阳铁路管理局。所以,“发现最美铁路——揭秘百年粤汉铁路”采访活动从被称为“红楼”的原衡阳铁路管理局旧址开始,是有渊源的。

从衡阳出发由北往南,采访团经过郴州廖家湾、第一个隧道白石渡隧道、大瑶山隧道工区、韶关机务实作培训基地等地,探寻着粤汉铁路的历史遗迹。例如,白石渡隧道为原粤汉铁路在湖南与广东两省交界处的一座隧道。隧道口前树立的“粤汉铁路遗址碑”见证了粤汉的百年沧桑。不过,随着京广复线的开通,昔日的粤汉铁路轨道已经废弃,被改建为乡村公路,不再见钢轨和路基。

短短数天,采访团便先后写出了上百篇关于探寻粤汉铁路遗址、揭秘百年粤汉铁路历史的报道,并在全国各大网站广为传播。数年之后,当年参与组织这次重大采访活动的《广州铁道》报社原总编辑徐勤先生,特地把当年参加采访活动时的纪念物捐赠给了衡阳铁路老物件陈列馆,也是希望来自大江南北的游客了解这段铁路宣传史料,让铁路工人的历史伟绩永世流传。

来源:红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