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过依我看,想要运动其实不用非得跑去健身房,走路锻炼也是不错的选择。研究发现,很多“会”走路的人,其实都是长寿的潜力股。
说到运动锻炼,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麻烦。
不过依我看,想要运动其实不用非得跑去健身房,走路锻炼也是不错的选择。研究发现,很多“会”走路的人,其实都是长寿的潜力股。
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上的一项研究,通过对15个队列近5万人的分析发现,多走路和降低死亡风险有关。
研究人员根据参与者的日均步数,把他们分为4组↓
结果发现,与走路步数最低的组相比,其他三组人的死亡风险分别降低40%、45%和53%。
研究进一步发现,6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每天走路达到6000-8000步,60岁以下的每天步数达到8000-10000时,死亡风险相对稳定在最低值。
2019年《梅奥诊所学报》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基于英国生物银行47.5万人的追踪数据(平均年龄52 岁),系统性探讨了步行速度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
分析发现,相比走路慢的人,走路快的人预期寿命更长,平均可以多活15-20 年。
具体而言,快走女性预期寿命86.7-87.8岁,慢走女性72.4岁;快走男性预期寿命85.2-86.8岁,慢走男性64.8岁。
如果你日常走路速度能达到1.2-1.6 米/秒(即每分钟110-140步),那么恭喜!你或许有长寿的潜力。
通常情况下,人到了70岁之后肺组织弹性纤维会逐渐减少,最大通气量也会下降,因此走久一点或快一点时可能会出现呼吸频率加快的现象,但不应伴随喘息或胸痛。
如果走路、爬楼梯时总是胸闷气短,休息后缓解,则要警惕心衰、慢阻肺等疾病,并及时进行心肺功能评估。
而通过观察走路方式,我们不仅能评估一个人的长寿潜力,还能从中预判潜在的健康问题。
企鹅步态:行走时步伐短小、身体明显前倾,双手摆动不协调,呈现出一种急促而小幅的步态,类似于企鹅的行走方式,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可能是帕金森综合征的早期信号。
拖着走:走路步伐不一致而且左右腿交替不流畅,容易卡顿,这种需要警惕腰椎间盘突出症。
踮脚走:走路时总是踮着脚尖、脚后跟不着地,除了可能是肌肉疲劳外,还可能是大脑损伤导致的。
剪刀步态:走路时双腿交叉内收,膝关节碰撞呈 “剪式”,这可能与脑瘫、脊髓损伤有关。
如果发现自己或家里人出现上述情况,一定要趁早到相应科室就诊,找到病因并及时干预。
而对于大部分健康人群来说,掌握正确的行走方法也非常重要。
想要走路走出健康,首先要注意姿势不能错。
此外走路锻炼要适度。
如果你很久没运动或者是初学者,应该从最低的强度和时间开始。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晓峰指出,以一天一万步为健走目标的话,可以先尝试早晨走3000步,晚上4000步,中间再抽空完成剩余步数,而且要有三千步的快速行走。
还有一点被忘了,运动后要及时放松身体以减少损伤。
锻炼后优先进行静态拉伸,例如通过推墙拉伸放松小腿,坐姿前屈放松大腿后侧。或使用泡沫轴滚动足底、小腿和臀部肌肉,放松筋膜和肌肉。
许多研究表示,运动不足是造成人类死亡的第四位的危险因素,而走路作为最低成本、最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尝试和坚持!
参考资料:
[1]Francesco Zaccardi et al. Comparative Relevance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Adiposity on Life Expectancy, Mayo Clinic Proceedings (2019). DOI: 10.1016/j.mayocp.2018.10.029
[2]Paluch AE, Bajpai S, Bassett DR, et al. Daily step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 of 15 international cohorts. Lancet Public Health. 2022;7(3):e219-e228. doi:10.1016/S2468-2667(21)00302-9.
[3]《这5种走路姿势,藏着疾病的秘密!》,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22-12-14.
[4]蔡利超.纠正姿势,散步才有效[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22,(5):77.
[5]《防控慢病、促进健康 权威专家教你科学健步走》,人民网-人民健康网,2020.8.11.
来源: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