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癌症两个字,或许很多朋友都会脊背发凉,不寒而栗。我们都知道,大多癌症发病隐匿,一经发现就是中晚期,并且治疗难度大,预后效果极差。这些因素加起来造就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医患都谈之色变的超级疾病。
提起癌症两个字,或许很多朋友都会脊背发凉,不寒而栗。我们都知道,大多癌症发病隐匿,一经发现就是中晚期,并且治疗难度大,预后效果极差。这些因素加起来造就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医患都谈之色变的超级疾病。
鉴于其极高的治疗难度和致死率,目前我们更多把如何预防癌症放到了克服这种疾病的第一位。饮食,运动,睡眠等多种生活中的基本元素都与癌症息息相关,很多人在乱花渐欲的互联网时代,被繁多又复杂的信息碎片冲昏了眼,如何才能够真正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癌症呢?
就拿饮食来说,世卫组织早前就把“红肉”列为高危致癌物,于是很多朋友认为,这不行,得吃素呀!然而学者们又通过一些学术研究大会表示,老年人多吃肉和鸡蛋等高蛋白食物,患癌风险更低。
于是留下我们只能挠挠脑袋,那到底是吃肉好呢,还是吃素好呢?哪种才是防癌正解呢?其实这本身可能就是个伪命题,两者之间似乎不存在什么可比性,也有不少研究来辩证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吃肉、吃素,哪种更容易患癌?4个真相颠覆认知!
☞吃肉真的比吃素患癌风险高?不是你想的那样
2021年年底,匈牙利某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发现:吃肉的确会提高患癌几率,相比吃素来说。这项结果揭示,饮食可能对患癌风险有着很大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
研究发现,食肉动物相比蹄类动物更容易患癌。具体来说,是以其他哺乳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包括红狼、云狐等,超过四分之一的死因是癌症。然而蹄类动物,比如羚羊、绵羊和牛等,最不容易患癌症。
看到这里,似乎能说明吃肉就会导致患癌几率大大提高?
其实不然,很多因素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这些食肉动物大都茹毛饮血,它们更容易“招惹”上某些高致癌性的细胞和病毒,并且微生物组多样性低。
我们人类虽然也吃肉,但是我们并不吃生肉,熟肉基本能够杀死所有致病菌了。此外,我们不会“不挑食儿”,我们在食物的选择上是非常严苛的,并不是所有肉都吃。此外,食肉动物基本只吃肉,而蹄类动物基本只吃草叶根茎等素食,而我们的饮食习惯就是荤素搭配。以上这些因素基本能够说明,食肉动物患癌几率更大是事实,但是并不一定适用于人身上。
因此,单纯说吃肉更容易致癌其实是无稽之谈,至少在人类身上还需要深入的证据来证明。
☞吃肉可以使患癌风险低?本质是蛋白质的功劳
另外,在心脏衰竭相关的一项世界性学术大会上,同样有学者指出:对于吃素较多的老年人来说,日常生活中摄入比较高的蛋白质食物,比如肉蛋的老人患癌风险更低,平均寿命更长。
这项研究跨越11个国家,大规模的筛查发现:老年人每天摄入蛋白质达到40克以上,死亡率仅为18%;每天摄入蛋白质低于40克的老人,死亡率高达31%。
学者认为,这可能和蛋白质独特的修复作用有关,包括修复损伤的组织和细胞,这能够大大降低细胞中DNA链断裂或者异变的几率,从而降低癌症的发病率,降低死亡率。相对来说,肉食中含有比素食更丰富的蛋白质,所以在某些层面上,肉食更能够帮助我们预防癌症。
然而这并不是说可以肆无忌惮的吃肉,尤其是生活中更常见的红肉。
☞红肉致癌不是空穴来风,它早已是世卫组织的“通缉对象”
包括猪肉、牛肉和羊肉等在内的肉类统称为红肉,广义上指的是看起来红色的肉,实际上之所以叫红肉是因为它们中富含血红素铁。
很久前,以色列一组研究人员通过试验发现,红肉中存在一种糖成分。这种糖能够和血液中的某种抗体形成直接的分子联系,但是这种抗体会增加癌症的发病几率。因此经常大量吃红肉的人会产生不同类型并且高水平的抗体,增加患癌风险,尤其是结肠癌和直肠癌。
因此,红肉被世卫组织列入了2a级致癌物的名单,我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对每天推荐红肉摄入量做出了严格限制。
所以其实吃肉抗癌也好,致癌也好,都不能一棍子打死,其不同的角度就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这并不能够一概而论。相对来说,其实吃素就没那么复杂了。
☞吃素也是机体“被动”解毒的一种机制
我们人类的素食框架里包括蔬果、豆制品、全谷物等所有非肉类食物。这些食物普遍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如矿物质、维生素等,对于维持我们机体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简单来说,吃素没有那么多“讲究”,其更多都是健康相关的。
尤其是对于一些天生爱吃素的人,这背后也是有着独特的生理机制。众所周知,肉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我们摄入蛋白质后,它代谢后会产生大量的氨。这种氨是具有神经毒性的,因此“造物主在设计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时,专门多加了一条“程序”。
即以人类为代表的生物在大量蛋白质降解之后,能够利用肝脏迅速将氨转化为无毒的尿素。随即通过血运将尿素运往肾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小便的确是在排毒。
但是有一些人,比如OTC基因发生突变的人,他们解毒功能差。这些人不能吃太多蛋白质,不然会过量产生氨,但是氨又排不出去,就很容易发生氨中毒。
所以我们的大脑是高度发达的产物,这些人的大脑就会下达指令,使我们的食欲系统更倾向于选择素食,以此来最大可能地减少肉食的摄入,从而降低氨中毒的可能性。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吃素本身也是对健康的一种保护机制。因此,所谓吃素更健康还是吃肉健康本身就是伪命题,对于我们人类来说,不拘泥于两者其一,做到荤素搭配是最合理的。
就比如我们也不能总是因为减肥或者担心肉类不健康而过度吃素,人类三大营养物质,脂肪、蛋白质和糖,其中两种都是肉类更直接、更足量的提供。此外,近来一项研究发现,肉吃少了,很可能人就变的抑郁了。
二、16万人研究发现:不爱吃肉的人,更容易抑郁、焦虑、骂人、情绪低落...
这是由巴西一组研究人员,涉及到14216位平均年龄为35~74岁的参与者组成的试验。学者收集了参与者近一年的食物摄入情况以及抑郁发作情况,其中又包含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
研究结束,研究人员罗列了关于这些参与者的四项结果:
①和吃肉的人相比,不吃或者少吃肉的人在热量、蛋白质、脂肪、Ω3脂肪酸等数十种营养素的摄入量都更低。
②不吃肉的人每天吃加工食品的概率更大,这些加工食品的危害更大。
③吃肉的人发生注意力不集中和健忘的几率大概为15.5%,而这一概率体现在不吃肉或者少吃肉的人身上为24.4%。
④一点肉不吃的人,其抑郁发病率比吃肉的人高了将近165%。
研究人员表示,不吃肉和抑郁症发病率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具体机制不明。不过反之,对于抑郁症高风险人群来说,可以适当多吃一点肉,既能维持营养的全面性,还有助于心理健康,降低抑郁发病风险。
其实,相关的研究也不在少数。比如2020年初,国际食品权威刊物《食品科学与营养评论》上就曾发表过一项关于18项试验报告,涉及到十六万人的荟萃分析。
结果显示,吃肉少的人患抑郁症、焦虑和自残行为的发生率或者风险明显更高。也就是说,肉吃的越少,患上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概率就会越高。
再往前数,十年前的一则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涉及到了一千多名女性参与者。结果显示,吃肉最少的受试者,其患上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风险是其他受试者的两倍以上。
诸多研究足以说明,吃肉多不一定是好事儿,但是吃肉少一定是坏事儿。通过一则又一则的试验我们不难看出,少吃肉,真的可能会抑郁!
那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学者认为这和肉中许多营养物质都存在着一定关系。
比如肉中的维生素B12,和我们大脑中的多巴胺和5-羟色胺两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密切相关,而这两种物质的缺乏,和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病机理相关;再比如铁,这是大脑中创造神经递质的途径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因子。
身体内缺乏铁元素,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就会降低,这能够引起抑郁、焦虑、惊慌等多种负面情绪出现。此外,维D、硒、Ω3脂肪酸、锌等多种肉中富含的营养素也都对精神健康有益。
当然谈到肉,不得不提蛋白质了,相比于植物蛋白,肉中的动物蛋白拥有吸收率高和富含氨基酸两大优点。
如色氨酸、酪氨酸等多种氨基酸都能够被大脑直接用来合成各种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节剂:如血清素的合成就需要色氨酸,色氨酸少就代表血清素少,血清素少就很容易导致抑郁和睡眠障碍;
再比如让我们感到很快乐的多巴胺,其生成就离不开酪氨酸。缺乏多巴胺,我们的注意力和记忆都会下降,情绪也会不稳定,应对压力的能力也会变差,这都是抑郁的高危因素。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肉就像一款优质“燃料”一样,能为大脑这个“发达机器”提供各种各样的能量,供其生成滋养神经和保护大脑的营养物质。
不过即便肉类有这么多好处,但是不代表我们就能肆无忌惮,毫无克制的疯狂吃肉了,膳食平衡依然是我们的选择饮食习惯的首选哦!
当然说了这么多,不仅仅是吃肉有如此多的好处,吃素亦然,尤其是对于男性朋友来说。
三、Am J Clin Nutr:多吃素,可大大降低前列腺癌风险!
国外一组研究人员经过对涉及到47239名男性的研究中发现:更多的摄入健康的植物性食物和患侵袭性前列腺癌的风险较低有关,并且更显著的体现在65岁以下的男性。
在接近二十年的随访过程中,一共有六千多名男性被确诊为前列腺癌,其中515位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状态,接近一千位有转移或者死亡等致死性风险,806位已经因前列腺癌死亡。
研究人员筛查得知,日常生活中,植物性食物整体摄入多的男性,其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显著降低,而在65岁以下的人群里,这一点尤为明显。
目前研究人员尚未阐明机制,不过作为男性的生命之“腺”,前列腺的作用毋容置疑。因此对于广大的男性朋友来说,多吃一些优质的素食,总归是好的。
写在最后
总之,吃肉好还是吃素好,这个问题无时无刻不被我们拉出来讨论个不折不休。然而直到今天为止,没有任何研究或者试验能够直接并完全的说明两者到底谁胜过谁,其也没有谁致癌性更高的说法。
两者或都有自己的缺点,但不管是素食还是肉食,对我们来说,优点都是远比缺点明显的。因此,纠结到底是吃肉还是吃素本身就是个无厘头的事情,合理的膳食搭配,荤素均衡才是正解。
参考文献
1.Vincze, O., Colchero, F., Lemaître, JF. et al. Cancer risk across mammals. Nature (2021)
2.Bahcecioglu, G.,et al. (2021). "Aged Breast Extracellular Matrix Drives Mammary EpithelialCells to an Invasive and Cancer-Like Phenotype." Advanced Sciencen/a(n/a)
3.Loeb Stacy,Fu Benjamin C,Bauer Scott R et al. Association of Plant-Based Diet Index with Prostate Cancer Risk.[J] .Am J Clin Nutr, 2021,
来源:健康科普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