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继母带着9岁的姐姐来到了我家,一进家门,姐姐就开始撇嘴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8 12:46 1

摘要:我有爹也有娘,和无数个普通的农村孩子一样,拥有一个幸福且美满的家。

文:河南嫂子话家常

每个小故事都值得我们深思,传播正能量!

1

我叫王大强,从我记事起,就是在豫东的平原里长大的。

我有爹也有娘,和无数个普通的农村孩子一样,拥有一个幸福且美满的家。

我们家住在村子的最南边,一出门就是大块大块的田地,尤其是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满院子都是油菜花的香味。

我的爷爷当年逃荒来到这个村里,一次偶然,奶奶喜欢上了爷爷,于是奶奶不顾她爹妈的反对,执意要嫁给爷爷。

就这样,我爷爷摇身一变,在这个村里落了户,娶了媳妇,有了娃。

爷爷在这个村子里,没有兄弟姐妹,显的有点单薄,爷爷和奶奶成家后,奶奶一口气给爷爷生下了七个男娃。

爷爷看着满院子打打闹闹的小子,脸上乐开了花,爷爷说:“过日子,过的就是个人气,有孩子在,家才像个家,再生上几个我也不嫌多。”

每次爷爷说这话的时候,奶奶就瞪着爷爷说:“你能,你生,成天吃着野菜窝窝头,简直够够的。”

爷爷笑着说:“这七个小子,有胳膊有腿的,长大不愁有饭吃,不愁有媳妇。”

家里有这七个小子,往往饭菜刚端到桌子上,爷爷奶奶一扭头,饭碗就见底了。

奶奶一边骂,一边又重新做上一锅,爷爷则在旁边笑呵呵的帮着忙。

2

奶奶的性格泼辣,爷爷的性格温和,两个人正好形成了互补,这个家里面也倒是其乐融融。

爷爷奶奶都是厚道之人,在村子里的口碑很好,虽然家里很穷,条件很苦,但是上面这几个大伯长大后,也顺顺利利的都娶上了媳妇。

我爹是家里的老小,我奶奶生我爹时,已经快50了,我爹也算是个“老生子。”

按理说,如果我爹到20岁结婚成家,爷爷奶奶还能看见儿媳妇,抱上孙子。

可是偏偏不巧的是,我爹又是初中毕业,长的又是一表人才,而且写的一手好字,到相亲时挑剔的厉害,高不成低不就的。

于是就这样,我爹单下来了。

后来,还没等到我爹结婚成家,爷爷奶奶就去世了。

我那六个大伯,虽然早已经成家,也是各过各的,根本无暇顾及我爹的事。

时间一晃,我爹也到了35岁了。

我爹有一天早上在家里刚啃完窝窝头,又喝了一碗凉水,打着饱嗝回地里晃悠去了。

我爹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每天早上吃过饭后,他都要回庄稼地里转一圈,用我爹的话说,这叫“消食”。

这一天早上,爹刚走到东地的小河沟旁,突然从河沟里传来一阵婴儿的哭声。

爹折着耳朵仔仔细细的听了一下,再次确定是一个婴儿的哭声。

于是爹趟过一片芦苇地,发现了河下坡躺着的我。

十一月的天气,农村已经很冷了,我的小脸冻的红彤彤的、凉凉的,嘴唇也有些发紫。

我爹把我紧紧的裹在了怀里,兴许我感到了一丝温暖,我不再哭了,却不断的在我爹怀里面四处找吃的。

我爹看见我可怜巴巴的样子,嘴里边骂了一句:“谁这么缺德,这么好的孩子说扔就扔了。”

我爹一边骂,一边把我抱到了家里。

3

就这样,我来到了这个家,来到了我爹身边。

我爹一个大老爷们,也不知道咋照顾孩子,看着因饥饿哇哇大哭的我束手无策。

隔壁的几个大伯和大娘听见了,纷纷来到我家。

二大娘说:“七柱啊,孩子饿了。”

我爹挠着头说:“那咋办?孩子能吃啥啊?”

六大娘一扭头,从家里面熬了些小米油端了过来,一勺一勺的喂我吃。

二大伯条件稍微好一些,隔天,走着去了趟县城,花5元钱给我买了一包奶粉。

光棍的爹在外面拾了一个孩子,这消息很快到了左邻右舍的耳朵里。

于是有些人就劝我爹:“七柱啊,不是我说你,你还捡了一个男娃,长大光娶媳妇就够你为难了,从哪里拾的还放到哪里去吧。”

我那几个大娘听见街坊邻居这样胡咧咧,就对我爹说:“七柱,你也老大不小了,如今也是单身一个,不如把孩子留在身边,等你老了,孩子也能给你端茶倒水啥的,总比身边没人强。”

几个大伯也说:“有我们在,就不要怕孩子养不活,我们这哥哥嫂嫂们,你拉一把,我拉一把,孩子也就长大了。”

就这样,我留在了爹的身边,我那几个大伯和大娘,包括我的堂哥堂姐们,谁要是有空,谁就带着我。

全家人都宠着我,再加上我又是男娃,淘气的很,会跑了,更是撵鸡又捉鸭。

堂姐说:“大强真淘气,以后不跟他玩了”。

几个大娘就教训堂姐:“那是你弟,你要让着他。”

就这样,我无忧无虑的长大了,一家人给了我爱的温暖。

4

在我六岁的时候,我的继母带着一个9岁的女孩进了我家。

爹让我喊她娘,我大大咧咧的喊了一句“娘”。

继母的脸上笑开了花,继姐扫了我一眼说:“这小嘴巴还挺甜。”

我爹有了媳妇,也勤快多了。

我爹一边烧锅,一边炸油馍馍,我爹头也不回的对我说:“大强,回鸡窝里扒拉出两个鸡蛋来,我一会烧个西红柿鸡蛋汤。”

我和爹不但是父子关系,其实也是好“哥们”,我俩在一起,经常没大没小的聊天。

此时我爹让我回鸡窝里扒拉鸡蛋,我二话没说就朝鸡窝旁走去。

说实话,我也确实想喝西红柿鸡蛋汤了。

鸡窝里正趴着一只老母亲,看见我蹲下身来看着它,它喉咙里发出一阵“咕咕咕”的声音。

我可不管三七二十一,我逮着老母鸡的翅膀,拽着就要往外拉。

老母鸡也恼怒了,照着我的手背就啄了一口,疼的我龇牙咧嘴的。

旁边的继姐姐看到了,撇撇嘴,伸手就把老母鸡扔到了一边,接着从鸡窝里面拿出两个还有些温温的鸡蛋给了我。

继姐姐说:“小样,一只鸡都怕成这样。”

我含着泪水把鸡蛋给了爹,继母心疼的擦着我的眼泪说:“大强啊,以后这活让你姐干。”

继姐姐又看了我一眼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可不惯着他。”

5

继姐没进我家之前,我吃饭可挑食了,虽然大多数都是窝窝头和咸菜,但是架不住几个大伯和大娘家做好吃的都会留给我一份,所以我的嘴巴也养叼了。

我吃窝窝头,必须沾香油,那时候香油可是个好东西。

这一天,继母坐了一锅玉米面窝窝头,我爹还有继母、还有姐姐,三个人就着稀饭,吃着窝窝头有滋有味。

我左看看窝窝头,右看看窝窝头,就是不想吃。

我爹说:“强呀,咱家没香油了,改天爹再给你灌上一瓶。”

我爹这样一说,继母就立马站起身来,继母说:“我去合作社看看有没有香油。”

这时候,继姐姐一把把继母摁到板凳上,继姐姐撇撇嘴冲我说:“你吃不吃,你要不吃,以后都别吃饭。”

继姐姐来我家还不到一个星期,我就有些怕她了,我拿着窝窝头说:“吃,吃,谁说我不吃了。”

父亲和继母都笑了。

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继姐姐读四年级。

我刚来到学校读书,调皮捣蛋的性格就又爆发了出来。

老师上课的时候,我想听就听,不想听就在下面玩。

我会把前面女同学的头发编成小辫子,还会把她的头发一圈儿一圈儿绑到凳子上,等到下课的时候,头发就会拉着凳子走,女同学吓得哇哇大哭,我高兴的拍着巴掌又喊又跳。

老师看着我调皮捣蛋的样子也是发愁的不行,于是一遍又一遍的让我叫家长。

有时候是我爹去,有时候也是继母去,两个人每次去都是对老师陪着笑脸,不断的给老师说着好话。

来到家里,我爹和继母也是一遍一遍的不断的教导我,让我在学校好好学习,不要调皮捣蛋。

我爹和继母从来不向我发火,有时候我爹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冲我瞪上两眼。

我继母就会护着我说:“强子能活下来已经不容易了,咱们千万可别打骂孩子,有啥话跟孩子好好说,孩子能听得进去的。”

可是,我依然我行我素。

6

继姐姐终于发飙了,继姐姐指着我说:“王大强,你要是不想读书,就不要再花咱爹的钱了,你现在就给我回地里薅草去。”

继姐姐一边说又一边上前揪住了我的耳朵,恨不得把我的耳朵拧成电视按钮。

从那以后,我上学再也不敢调皮捣蛋了。

我和姐姐每次放学回家后,都会先给家里面割上些猪草,然后再回去写作业。

我写完作业时,继姐姐就替我检查作业,只要发现我写的字少一个点,继姐姐就罚我重写。

到了寒暑假,天还没亮时,继姐姐就会把我从被窝里拎出来,穿好衣服后,我俩就会站在院子的东墙角和西墙角里,哇啦哇啦的背着书。

我只要稍微一停顿,继姐姐就会冲我撇撇嘴。

有我继姐在,我爹省心了许多,每天除了在外干活,就是回家种地,我家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

在继姐姐的管教下,整个的小学成绩我一直都很好。

继姐姐上高中了,我也读初中了。

继姐姐读高中后,就开始住校,每个月回家一次。

身旁没有了姐姐的管教,我的调皮和叛逆劲又出来了。

整天不是旷课就是在课堂上睡觉,有时候还逃学好几天不去学校。

我爹又开始了不断回学校跟班主任点头哈腰的样子。

爹和继母都舍不得打我,也舍不得吵我,还是如上小学一样,每天细声细语、温温柔柔的教导我。

7

我在学校的表现还是没有瞒过我姐的眼睛。

我姐给学校老师请了一下午假,来到家里的灶火旁拿着一个棍子就追着我打。

我姐一边追着我打,一边说“咱爹娘巴心巴肺的供咱俩上学,你可倒好,花着咱爹的钱享福。”

继姐拿着小棍子满胡同里追着我跑。

我六大娘看见了,六娘急忙拦着我姐说:“艳霞啊,你可不能拿棍子打强子,会把强子打坏的。”

我姐生气的对六大娘说:“他花着我爹的钱,还不干正事。”

这时候,五大娘看见了,五大娘笑着说六大娘:“让艳霞管一管也好,要不强子更加无法无天。”

从那以后,我真的安安心心的坐到了教室里学习。

初二的一年里,我的学习成绩追到了中等。

初三的下学期期末,我成为了全班的第三名。

中考之后,我考上了县一中。

我姐姐考上了省外的一所医科大学。

姐姐经常给我写信,信里描述着大学校园里美好的学习生活。

最后姐姐鼓励我,让我一定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

高考后,我顺利的考进了一所重点大学。

姐姐大学毕业后,来到了市里的三甲医院做了一名医生。

姐姐又用她的工资供起了我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

姐姐给我说话的时候也不再撇嘴了,语气也温柔了许多。

8

我大学毕业后,考进了市直上班。

我的单位和姐姐的单位离得并不远,偶尔中午我俩还约着出去吃顿饭。

姐姐说:“强子,你现在也有了收入了,你最应该孝顺的是咱爹,要不是咱爹,兴许你的命也就没了。”

姐姐说的话我都记在了心里。

我们姐弟俩每个月都会按时给爹娘寄钱,逢年过节,也都会大包小包的给爹娘买一些吃的穿的。

后来我和姐姐先后成了家,姐弟二人也无数次的对爹娘说过,让爹娘回市里和我们一起住。

可是爹娘总说,农村的空气好,吃啥也干净,还是待在家里吧,以后不能动了再说。

我和姐姐都是个顶个的孝顺爹娘,爹娘的晚年也开开心心的。

我媳妇和姐姐相处的也很好,我媳妇老说,如果没有姐姐管着你,说不定你还在哪个犄角旮旯里面拧螺丝呢,爹娘的恩情、姐姐的恩情咱们一辈子都不要忘记。

媳妇的一句话,让我瞬间泪眼婆娑。

是呀,我虽然没有亲生父母,但是我爹和继母、还有我那些大伯和大娘,却把我当成了他们自己的孩子。

其实我是不苦的,相反我却又是幸福的,他们把温暖传递给了我,让我受益一生,我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去关爱他们。

生活在这样的大家庭,有这样的爹娘和姐姐,还有大伯和大娘,我肯定会好好的孝顺他们,努力的去爱他们。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素笺聊人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