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之年,说说哪些小麦品种不抗旱,今后再也不被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8 09:35 4

摘要:上图来自某地种植户的视频截图,下图来自@北方农村网小麦科研基地400多个小麦品种抗旱能力对比测试(10月中旬播种之后,仅仅在3月上旬浇水一次),图中仅仅有一个中等秸秆的品种抗旱能力优秀,其它品种都表现为抗旱差一些或抗旱很差。

黄淮麦区,从播种到4月中旬,6个月的时间,仅仅有一次有效降水,同样不能浇水的地方,同样浇水次数的麦田,各种小麦的抗旱能力有的好有的坏。

上图来自某地种植户的视频截图,下图来自@北方农村网小麦科研基地400多个小麦品种抗旱能力对比测试(10月中旬播种之后,仅仅在3月上旬浇水一次),图中仅仅有一个中等秸秆的品种抗旱能力优秀,其它品种都表现为抗旱差一些或抗旱很差。

小麦品种的抗旱能力,最最主要因素是根系发达——根系如果像“武松”,肯定抗旱能力好;根系如果像“武大郎”,抗旱能力肯定差。

如下图(资料图),如果小麦根系深入土壤深层250厘米,抗旱能力能差吗?!

类似上图的小麦品种类型,同样不浇水,或者同样的浇水,都可以一亩增产几百斤,甚至“少用肥料”也可以一亩增产几百斤(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见下附图)。

小麦根系发达或者不发达,“懂行的”一看外在表现也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1)审定的株高在75—80厘米为“黄金株高”,株高超过80厘米的品种倒伏加大(适合在没有水浇条件下的纯旱地,降低株高在30%左右),株高低于75厘米的品种抗旱能力偏弱(适合在水源充足且浇水费用低的地方种植),只有“中等株高”的小麦品种才是“广适型”品种。

2)审定的千粒重越高越好。

因为,千粒重高来自于“灌浆好”,“灌浆好”100%离不开根系发达。而且,千粒重越高越利于抗旱,也利于高产(同比增产明显)。籽粒大、色泽好(不发黑),为首选。

3)分蘖多的小麦品种不一定好,分蘖差的小麦品种一定不好,只有“分蘖成穗率”好的小麦品种才是真的好。

有的小麦品种,分蘖很差,直接淘汰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小麦属于分蘖作物,分蘖少了就属于“异类”的缺陷品种了。

有的小麦品种,虽然分蘖不少,但是成穗率极低——有的农户播种量极大,看着地里分蘖很多,但是抽穗后一看,依然“穗子稀不拉的”,就属于成穗率低的品种,也需要淘汰。

只有分蘖多又成穗多,才是真正的好品种——以审定公告中要求的“亩基本苗”越少越好(分蘖成穗率越好=要求亩基本苗越少)。

4)99.99%的矮秆小麦品种不抗旱——因为,土壤中的根系长度与地面上的植株高度成正比,100%的所谓“矮秆大穗”小麦品种都不抗旱(其所谓的“矮秆大穗”称呼本身就是“伪科学”),因为矮秆、大穗的结果是=“穗子稀不拉的”(加大播量也是“稀不拉的”)+籽粒小(审定的千粒重低于44克,甚至因为根茎腐烂严重而“籽粒发黑”)。

也就是说,矮秆小麦品种必须种植在浇水方面且浇水费用地的地方,大穗麦品种在审定的株高75厘米至80厘米、审定的千粒重50克左右、不能晚熟的前提下,也要种植土壤肥沃在浇水方面且浇水费用地的地方。如果一些所谓的【矮秆大穗】小麦品种虚假宣传,只会导致小麦减产风险加倍——成穗率又低、千粒重又低(甚至也伴随着茎腐枯白穗严重、根腐黑籽粒严重)。

最后,提醒大家再注意两个选择品种的误区:

一,矮秆小麦品种不一定抗倒。

见下图,来自《麦类作物学报》。

因为,小麦的抗倒能力取决于3点:抗根茎腐烂、根系发达、秸秆韧性好“三位一体”,才利于稳定高产且每一年都增产——再矮的秸秆,根茎腐烂了(田间枯白穗多、籽粒小且黑),也会倒伏或者不发生倒伏也减产严重。

株高中等、且成穗率高、千粒重高,才是真正的好品种——在矮秆的基础上,增加10厘米株高不仅利于高产,更利于每亩增产100公斤(据茹振刚)。

二、不要迷信“抗赤霉病”,因为可能导致茎基腐病严重。

见下图郑宏远老师的科研结果。

三、大穗麦品种难以高产,“矮秆大穗”非常容易减产,晚熟的“矮秆大穗”小麦品种减产风险巨大。

某个所谓的“矮秆大穗”小麦品种吹牛皮很厉害,但是在2024年已经导致很多种植户实际亩产350公斤或435公斤,2025年肯定减产更为严重。这就是中国农大王志敏教授提醒的“大穗麦成穗率低,晚熟导致千粒重低,而且不抗旱,不抗干热风”——如果再叠加“矮秆”的“矮秆大穗”,又会叠加根系不好、抗病能力差(茎腐枯白穗严重、根腐黑籽粒严重),风险更大了。

来源:十星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