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两天翻医保局官网,发现2023年举报奖励金额突破1.2亿元,单笔最高奖金真给到20万。这数字看得我手里的枸杞茶都不香了,寻思着要不要转行当"医保侦探"。重点来了:现在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点开"政民互动"-"打击欺诈骗保举报",分分钟就能完成举报流程,比
听说有人靠微信发家致富?不是微商也不是直播,而是靠着医保局发的奖金!没错,就是那个每月从工资里扣的医保钱,现在居然能靠它赚外快——最高20万那种!
前两天翻医保局官网,发现2023年举报奖励金额突破1.2亿元,单笔最高奖金真给到20万。这数字看得我手里的枸杞茶都不香了,寻思着要不要转行当"医保侦探"。重点来了:现在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点开"政民互动"-"打击欺诈骗保举报",分分钟就能完成举报流程,比点外卖还方便。
不过且慢,这钱真那么好赚?隔壁老王在社区医院刷了20次理疗,每次都说腰疼——可他天天在广场舞C位蹦迪这事,算不算骗保线索?这事儿得掰扯清楚。医保局公布的典型案例里,某民营医院伪造CT报告单套取医保基金,这种黑心操作必须举报;但要是隔壁张奶奶用自己医保卡给老伴买降压药,这就得掂量掂量。
九部门这次联合整治可不是过家家,最高法明确将医保诈骗纳入刑事犯罪,卫健委同步整顿医疗机构。去年某三甲医院被查出虚构450例手术,直接追回医保金8900万元,院长乌纱帽都飞了。这力度,堪比给医保基金装上了"金钟罩"。
说到这,想起去年在社区义诊时见过的魔幻场景:保健品推销员忽悠老人"医保卡里的钱不用就浪费",转头就把降压药换成蛋白粉。这种偷梁换柱的把戏,现在直接微信举报就能送他上"黑名单",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不过话说回来,监管不能光靠朝阳群众。有数据显示,2023年定点医疗机构自查自纠退回医保基金超50亿,这说明系统漏洞比我们想象的更大。就像超市自助结账总有人逃单,医保监管也需要技术升级——听说现在AI都在筛查异常诊疗记录了。
各位看官,您觉得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还是完善制度才能治本?要是您真碰见骗保行为,是选择闷声发财领奖金,还是江湖路远怕报复?
来源:社保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