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5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项有关新冠后遗症的大型研究,在该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长期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全球卫生紧急状态宣布结束时,国内的交通、旅游、贸易等行业逐步回温,街坊邻居的生活也回归到正常状态。
但病毒已经远离生活,这一观点并非是完全正确的,需要注意的问题还在后面。
2023年5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项有关新冠后遗症的大型研究,在该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长期新冠肺炎”。
该研究在网上经过发酵后,瞬间引起一波热议,这一定义指的究竟是什么呢?又会对百姓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呢?
病毒侵入人体的时候,人体中先被影响到的是呼吸道和肺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全身的其他地方也造成了损害。
人体肺部和心脏的距离近,一旦肺部不通顺,紧随其后心脏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
除了让距离肺部近的器官受到损害,新冠病毒的影响影响还不止这一点,它会“转攻”其他地方,进而影响着人体肾脏、神经系统等多个地方。
为了攻克这一问题,不少医疗专家绞尽脑汁,在救人的同时又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只为了能研发出预防的药物。
功夫不负有心人,新冠疫苗的出现为大众和医务人员带来了福音,在一步步的治疗下,一批批新冠患者成功出院,但这并不是说病毒没有影响了。
中科院院长高福曾说过:“长新冠是基本事实,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
这话一出,或许会有人头上冒问号了,也有的人会对此产生质疑,但这是有依据来源的。
“长新冠”的全称是“长期新冠肺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冠后遗症,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义为:新冠发病后的3个月内出现新症状。
据《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证明,这些新症状包含了12种,包括嗅觉和味觉丧失、劳累后不适、慢性咳嗽、脑雾、口渴、心悸、胸痛、疲劳、性欲改变、头晕、胃肠道问题、异常的动作和脱发。
这也表明出院并不意味着完全康复了,受新冠病毒的影响,这一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并且无法由其他诊断来解释。
简单来说,就是感染新冠康复后,身体还一直被各种不适纠缠,像乏力或疲倦、思维障碍、呼吸急促、头痛、关节或肌肉疼痛、抑郁或焦虑、嗅觉或味觉丧失等,这些症状可能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久。
对于这一解释的真实性,英国给出的相关数据更加“坐实”其中的说法。
截至2022年5月,英国估计有200万人正在经历“长期新冠”,约占累计确诊病例数的9% ,其中42%的患者已持续至少1年,持续至少两年的比例达19%。
新冠病毒自出现以来,医疗专家一直在努力研究对抗它,可为何都没能完全根除呢?
这是一种全新的病毒,之前医院和专家们毫无应对经验,它突如其来,传染性强、危害大,顿时让人措手不及。
在初期,主要靠隔离和防控来阻挡病毒传播,但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病毒又不断变异,产生新毒株。
虽然有一些应对药物,但没法完全抵御新的变异株,让患者不再受到病毒的影响。
好在通过当前医疗水平,能降低它带来的危害,对于免疫力强的年轻人而言,新冠病毒后遗症或许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负面影响,但影响仍然是有。
而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下降,被感染时的症状和新冠后遗症对身体的损害有所不同。
如果是在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基础上,部分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治疗过程变得繁杂。
医务人员不仅要治疗新冠病毒带来的呼吸、发烧等问题,还需要保证患者不被基础疾病影响。
即便没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仍然需要注意,有一种感染性病毒的危害也不小,这种病毒感染者常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和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
这一病毒名为带状疱疹,人体一旦感染,皮肤上先是会出现一部分红斑,后会长出米粒大小的小泡,不断发展下就成为了水疱。
不同人群长出来的水疱有所不同,最常见的位置是长在腰上,像眼睛、耳朵、头皮等地方也会出现。
据一名26岁患者描述,症状出现的时候,眼球像被火烧一样,没过几天在左眼的水疱还转移到了太阳穴,即便吃了止疼药还是会被半夜疼醒。
不只限于年轻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带状疱疹的症状和疼痛并发症也更加严重,这也使得该症状有了一个惊人的名字“不死的癌症”。
长期以来,带状疱疹都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病”,在中国,每年约156万名50岁及以上人群新发带状疱疹。
对于这一症状和新冠后遗症,究其根本还是离不开免疫力和日常生活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都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规律作息、合理膳食,还要适当运动。
如果要乘坐公共交通,做好个人防护,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家里也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对于50岁以上人群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一定要严格按医嘱坚持服药,控制好病情,切不可随意停药。
家里人也要多关心老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帮助他们做好健康管理。
新冠病毒虽然不再像初期那样让人恐惧,但它对身体的影响还在,尤其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要提高警惕,做好防护和应对措施,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信源:
环球网 2021-01-20 《连累心脏肾脏受损、引发免疫系统异常,新冠肺炎后遗症有多严重?》
第一财经 2023-05-26 《美国研究首次系统性定义“长新冠”,12种“后遗症”症状列入》
中国新闻周刊 2023-06-17 《为什么感染新冠后,得带状疱疹的人变多了?》
来源:云蘅不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