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男孩留证跳江?家属:家庭优越、人很阳光,三招拆解法律后果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8 18:51 1

摘要:浙江温州,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一位18岁的男孩在瓯北大桥附近走失,家属透露男孩很阳光,悬赏现金20万元找寻人。目前根据媒体最新报道称,温州18岁失联男孩已确认身亡!

浙江温州,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一位18岁的男孩在瓯北大桥附近走失,家属透露男孩很阳光,悬赏现金20万元找寻人。目前根据媒体最新报道称,温州18岁失联男孩已确认身亡!

#温州18岁男孩失联确认身亡#

根据相关新闻报道称,男孩最早失联是在3月26日,家属联系不上吴某某,报警查询监控发现,其于3月25日晚上10时02分骑电动自行车来到永嘉瓯北人桥,将手机和身份证等扔在桥上,随后步行下了大桥,然后就再也没有在监控中看到他。

吴某某家属梅先生说,男孩今年18岁,家庭条件优越,本不需要为生活操劳的他想出去闯一闯。高中毕业后,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平时喜欢锻炼的他在征得家人同意后,去考了教练证,想去社会上磨炼一下。出走前一天,他找到一份健身房的教练工作,上了一天班。

同时,家属还表示,他平时很喜欢锻炼,人也很阳光,不知道他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就突然失联了,大家都想不通。

据中国蓝新闻报道,4月7日下午,经过多日搜寻后,搜救人员在瓯江永嘉三江码头附近找到了一具男尸,经家属确定为此前失踪的吴某某。

评论区中,马上有不少网友留言:是个心地善良的小伙,把手机身份证都放在上面,告诉民警和家人这是自己的决定与他人无关,也免得网络侦探们又怒喷带节奏引起网暴伤害无辜。 愿他来世再无痛苦,走好

还有不少网友强调:现在的孩子压力太大了,哎,又一个年轻的生命,害怕这样的报道孩子,一路走好,愿你在那个世界开心快乐

也有不少网友质疑:为何18岁这么美好的年纪,为何要去自杀啦?高中毕业,现在不是还没高考吗?是辍学吗!只有他身边的人懂得他为什么要这样?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到底该怎么看呢?

第一,首先要搞清楚吴某某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

首先,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公安机关刑事立案的条件有以下:第一有违法行为发生;第二应该追究法律责任;第三属于管辖范围。

所以说,警方介入调查之后,大概率要进行死因鉴定,要搞清楚到底是跳江自杀,还是有其他人为因素!并且,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自杀本身不构成违法犯罪。但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本案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男孩将手机、身份证整齐放置的行为,在法律上属于自陷风险行为,排除了他人侵害可能。

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家属若发现自杀现场存在可疑第三人介入痕迹,可申请刑事立案!同时,公共监控视频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畴,家属有权调取完整记录!

二、既然家属此前发悬赏广告,大概率要兑现的!

首先,根据《民法典》499条规定: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特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的,完成该行为的人可以请求其支付。

从法律层面来讲,家属发布的20万元悬赏属于单方允诺,只要有人完成特定悬赏行为(如提供有效线索),家属就应当支付。但需注意:

若最终未找到有效线索,悬赏金可不支付

水上搜救队属于政府公共服务,不得向家属收取费用(《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条例》)

打捞公司若参与搜救,需签订书面合同明确费用标准

特别提醒:根据《民法典》第184条规定,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也就是说,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鼓励见义勇为。

三、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友该控制好自己的言行!

首先,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15条规定:个人有权撤回其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提供便捷的撤回方式。

同时,《民法典》1024条也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本事件中,男孩留下的"免责声明"虽不具备法律效力,但提醒我们注意:

个人信息保护:网友传播现场照片可能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5条规定,最高可处100万元罚款

网络暴力规制:恶意揣测死者动机可能构成名誉侵权,家属可依法起诉

特殊物品处理:手机等遗物需经公证才能解锁(《电子数据取证规则》),擅自破解涉嫌侵犯隐私权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精神卫生法》28条规定:疑似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安全行为的,其近亲属、所在单位、当地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将其送往医疗机构进行精神障碍诊断。

最后,这场悲剧提醒我们:法律能划定责任边界,却丈量不了心灵创伤。

当家长发现孩子突然处理个人证件、交代"身后事",应及时启动非自愿送医程序。

社会需要更多"心灵急救站",而不只是事后的法律追责。每个年轻生命的陨落,都是给成年人世界的警示钟。

对此,您怎么看?

下方评论区等候您的高见。

感谢点赞、转发、关注@何律普法,我们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来源:爱普法何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