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8日,在赤峰市松山区王府镇王府村的田地里,村民们正在种植早熟马铃薯。在这里,大型农业机械在田野上来回穿梭,播种、施肥、覆土、覆膜等工序一气呵成,呈现出一幅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春耕图景。
4月8日,在赤峰市松山区王府镇王府村的田地里,村民们正在种植早熟马铃薯。在这里,大型农业机械在田野上来回穿梭,播种、施肥、覆土、覆膜等工序一气呵成,呈现出一幅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春耕图景。
“我来自河北省,今年在这里承包了400亩土地,这里的气候、土壤都很适合种植马铃薯,从黑龙江购买的马铃薯品种薯形好、产量高,预计4月中旬全部种植完毕,种植前农技人员给我讲解很多病虫害防治等相关知识,我对今年的产量更加有信心。”马铃薯种植户范术会说。
农户正在种植早熟马铃薯。
播种机在工人娴熟的操作下,播种、施肥、覆土、覆膜。
今年以来,王府镇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为农户开展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指导,让农户熟练掌握科学种植方法,为马铃薯的优质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王府镇位于松山区西部,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块茎类植物生长,是种植马铃薯的天然温床。这里培育出来的马铃薯淀粉含量高、色泽好、品质佳,深受市场欢迎,产出的马铃薯主要销往四川、上海等全国各地。
王府镇王府村的农田里机器轰鸣,农机正在翻耕与起垄作业。
种植户正在为机器装马铃薯种子。
近年来,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王府镇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推行“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模式,聚焦市场导向,科学优选农作物品种,因地制宜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打造特色产业示范种植基地,引导农民开展多元种植,逐步走上科学化、订单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道路。目前,王府镇培育打造出马铃薯、“五色”小米、冷棚紫茄等特色种植产业。
工人们正在精选马铃薯种子。
一条条地膜横卧在田间,银光闪闪。
2025年,王府镇计划种植早熟马铃薯3000余亩,预计7月底收获,每亩地产量预计在1万斤以上,每亩地预计收入6000元左右。同时,早熟马铃薯春季播种、夏季抢收工作也将带动当地3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人均增收预计达6000余元。马铃薯收获后,该土地还能种植白菜,每亩地预计增收3000多元。
“下一步,王府镇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壮大特色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基础。”松山区王府镇副镇长姜厚彬说。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李雪瑶
新闻编辑:杨洁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