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实施“就业促进行动”见成效 一季度就业工作实现“开门红”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8 19:54 1

摘要:今年以来,乌兰察布市把就业促进行动作为“头号工程”,坚持早谋划、早行动、早见效,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60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2.02%,同比增加956人,增幅58.1%。失业人员再就业92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0.70%;

今年以来,乌兰察布市把就业促进行动作为“头号工程”,坚持早谋划、早行动、早见效,全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60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2.02%,同比增加956人,增幅58.1%。失业人员再就业92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0.7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43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7.25%。

聚焦强化就业优先,加快推进就业政策落实落细。以落实自治区“就业促进行动”为引领,印发《乌兰察布市落实就业促进行动工作方案》,制定22项工作措施。制定分级分类“就业促进行动”政策清单,涵盖30项政策,制定“规范统一”服务清单,涵盖19项服务内容,召开就业创业新闻发布会,通过“乌兰察布云”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宣传,线上发布政策清单18次,浏览量2.5万人次,直播解读政策12次,累计观看1.7万人次,线下发放政策宣传资料2.5万余份。

聚焦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就业扩容提质。推动产业与就业互促共进,结合各地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谋划以及企业开复工情况,广泛归集各行业就业岗位。2025年全市实施重大项目205个,可实现带动就业3.2万人。全市归集市场化就业岗位4.9万个次。健全产业发展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铁合金等重点产业,培优新能源、大数据、新材料等特色产业,全市第二产业征集用工岗位1400多个。扩大服务业就业容量,全市文旅产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家政服务等行业实现带动就业1万余人。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用足用好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全市企业总量新增1454户,总户数达到4.16万户,个体工商户新增4113户,总户数达到13.54万户。

聚焦破解结构性矛盾,持续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促增收。按照“提技能、稳就业、促增收”的思路,印发《“技能乌兰察布行动”(2025-2027年)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措施20项。围绕全市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按月征集培训需求、发布培训计划,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579人次,企业职工技能提升635人次,发放技能提升补贴90.05万元。全面落实“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大力推行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开展技能强企专项行动,加强高技能人才载体培育建设工作。全市新增技能人才2674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53.5%。推荐4人申报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家单位申报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基地。

聚焦强化重点群体支持,不断织密织牢就业保障网。稳定政策性岗位供给,挖掘公务员考录、人才引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等政策性岗位3704个。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展进校园“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活动,向高校推送岗位清单、政策清单、服务清单和乌兰察布就业线上服务二维码,根据毕业生所学专业情况,有针对性地将征集到的90家次企业近560个优质岗位推送给毕业生。组织全市重点企业赴区内外开展高校专场招聘会,各类企业提供招聘岗位792个,累计收到应聘简历1578份。促进农牧民就近就地就业,在农业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2025年争取中央以工代赈项目15个,预计吸纳就业900多人,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预计以工代赈吸纳农村劳动力2000多人。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实施“人员分类、服务分级、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对就业困难人员持续开展职业介绍、创业指导等就业帮扶,全市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3051个,人社部门开发(代管)乡村公益性岗位3611个。

聚焦加强全链条服务,着力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新模式。延伸就业公共服务链条,依托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零工市场等场所,已优化升级“家门口”就业服务站9家。发布“有人没活干”与“有活没人干”两张清单,归集发布143家企业1833个工作岗位,已完成岗位招聘353个,同时,收集并发布就业需求550人,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帮扶服务。全力促进供需精准对接,将400余家企业、约1.5万个次工作岗位精心整合成企业二维码招聘信息墙,张贴在“乌兰察布之夜”等人流量密集的商超和景区,求职者实现“逛街即选岗,求职即就业”。全市举办招聘会46场,2639家次企业提供就业岗位4.9万个次;直播带岗活动124场,累计观看45.43万人次;岗位推送活动400期,为2090家次企业发布2.84万个次岗位,累计浏览量达67.82万人次,各类招聘活动累计达成就业意向7000多人次。

下一步,乌兰察布市将持续推进就业促进行动落实落细,进一步密切部门间协同配合,不断拓宽途径、适应需求,把就业这项民生工程抓实抓细,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池建东)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