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打到现在,乌克兰的真实伤亡人数是多少?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8 20:00 1

摘要: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的炮火骤然袭击了乌克兰的天空。过去的三年里,关于乌克兰伤亡的数字始终难以准确把握。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的炮火骤然袭击了乌克兰的天空。过去的三年里,关于乌克兰伤亡的数字始终难以准确把握。

从最初的官方数字,到国际媒体的报道,再到卫星图像和战地医院的现场记录,每一份数据都像一块拼图,拼凑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全貌。

乌克兰军方的官方数字称,战争初期已有数千名士兵阵亡。

战地记者和情报专家通过分析坦克残骸、血浆消耗数据等,给出了与此大相径庭的估算。

前线医院的血腥画面、摧毁的装备背后的战士失踪,是否意味着死亡人数远高于官方统计?

乌克兰自苏联解体后,经历了与俄罗斯的长期摩擦。两国曾共同生活在苏联的框架下,长期的文化、经济和政治联系使得俄罗斯视乌克兰为其势力范围的一部分。

而乌克兰,尤其是西部地区,倾向于亲欧盟和西方的政策,强调国家独立和主权。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乌克兰发生亲欧的“广场革命”,导致亲俄总统亚努科维奇被推翻,克里米亚半岛并入俄罗斯。

因此,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但俄罗斯依然在乌克兰东部支持亲俄武装,局势持续紧张。

回看冷战结束后,北约不断向东扩展,多个东欧国家加入了这个军事联盟,这让俄罗斯感到极大的安全威胁。

尤其是美国和西方国家在乌克兰的支持,俄罗斯始终视其为西方阵营进一步侵蚀其势力范围的象征。

俄罗斯要求乌克兰保持中立,远离北约的牵制,但乌克兰在西方支持下,逐渐靠近了欧盟和北约,这激怒了普京政府。

2022年2月24日,当刺耳的防空警报声第一次划破基辅鲍里斯波尔机场上空。

几乎就在基辅警报响起的同一时间段,在莫斯科的权力中心,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这位在军旅生涯中以强硬著称、曾亲自操盘2014年克里米亚行动并被总统普京誉为“现代库图佐夫”的将军,正在一份作战指令上签下名字。

签署完毕后,他的目光聚焦在摊开的巨大军用地图上,用笔在图上清晰地勾勒出三个指向乌克兰境内的进攻箭头,目标直指战略要地:首都基辅、东部工业重镇哈尔科夫,以及亚速海沿岸的关键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

战争爆发后的第一周,乌克兰总参谋部对外公布了一份初步的阵亡数字,宣称有1372名乌克兰军人在最初的战斗中牺牲。

这份文件被标注为“机密”,但出人意料地,这个数字很快就出现在了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的头版上,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东京大学情报学教授佐藤荣作,一位擅长利用公开来源信息进行分析的专家,对这个数字提出了质疑。

他通过搜集和比对各种公开渠道能找到的信息,比如战场照片、社交媒体视频、新闻报道等,特别是针对哈尔科夫方向的战况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分析被摧毁或遗弃的俄军坦克装甲车辆的残骸照片和视频,结合一般军事常识中一辆坦克或装甲车通常配备的人员数量。

他的初步结论是,仅仅在哈尔科夫这一个战役方向上,被摧毁的装备数量所对应的潜在士兵死亡人数,可能就远超乌克兰官方公布的全国总数,他估算至少有3000名士兵可能已经阵亡。

几乎在同一时间,远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收到了一份令人心碎的报告,报告附带了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

图像清晰地显示,在已被俄军重重包围的乌克兰南部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当地的一家妇产医院遭到炮击后变成了一片断壁残垣。

初步的情报显示,在这片废墟之下,掩埋着的是最无助的生命——据报有23名等待分娩的孕妇和17名刚刚降生不久的新生儿。

冰冷的卫星图像无声地记录下了战争对平民、特别是对妇女和儿童造成的毁灭性打击。

时间推移到2023年春季,乌克兰方面正在积极酝酿和准备一场大规模的战略反攻。

此时,关于战争真实代价的讨论也从未停止。《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杰森·莱昂纳德深入到靠近波兰边境的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探访了当地的一家大型战地医院。

他所记录下的景象,提供了一个观察战争残酷性的直观窗口:医院内部,大约200张病床上躺满了在战斗中失去肢体、需要截肢的士兵,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还非常年轻。

医院的走廊里,空间显得异常拥挤,堆放着大量来不及及时清理、还浸染着斑斑血迹的绷带和其他医疗废弃物。

他根据这种“医疗废物推算法”得出的日均伤亡数据,竟然与一份据称是从乌克兰卫生部意外流出的内部文件——《血浆消耗统计表》上的数据高度吻合。

这份统计表显示,该医院平均每天需要消耗高达1600袋O型血。

按照医学常规推算,如此巨大的血浆需求量,通常意味着每天需要救治大约800到1000名遭受严重创伤、失血量大的伤员。

这份关于医院血浆消耗的报告以及莱昂纳德的报道,据说在被广泛传播后,引起了乌克兰高层的强烈反应。

有消息称,总统泽连斯基在总统府的一次会议上,对西方媒体过度关注和渲染乌军伤亡数字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愤怒。

他甚至言辞激烈地反问:“难道要我们每天向全世界直播阵亡士兵的名单吗?”

另外,关于乌克兰兵员压力的信息并非都如此间接和模糊。位于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这位经验丰富的挪威前首相,也正在审阅一份内部的《2024年度安全报告》。

据称,他用红笔特别圈出了报告中关于乌克兰军事人力资源的第47页。

该页的关键数据显示:乌克兰现役军人的平均战场服役周期,已经从2022年战争初期的约9个月,急剧缩短到了只有3.2个月。

这个数字的急剧下降,通常被解读为前线战斗减员率(包括阵亡、重伤、被俘、失踪等)显著升高的一个指标。

更令人关注的是报告中提到的另一个数据:在乌克兰新征召补充的兵员当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士兵比例,竟然达到了惊人的37%。

经过两年多的高强度消耗战,乌克兰在维持兵员数量、补充前线损失方面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人口结构性挑战。

2025年,尽管战场上的炮火声仍未停息,但外交层面的接触与博弈也在艰难进行。

在以中立著称的瑞士洛桑,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代表团在一张长条谈判桌前再次坐到了一起。这一次的核心议题是双方战俘的交换问题。

乌克兰司法部长丹尼斯·马柳斯卡在会上出示了一系列文件,包括乌克兰军方的阵亡证明。

他指出,在俄方此次提出的希望交换回的乌克兰被俘人员名单中,经过乌方核对,发现其中高达63%的人员,实际上早已经被乌克兰官方登记为“阵亡”。

这意味着,这些士兵的家属很可能已经按照阵亡标准领取了国家的抚恤金。

这种情况无疑给战俘交换谈判增加了极大的复杂性,它不仅涉及到双方在押人员的命运,更牵扯到阵亡确认、家属安抚、信息核实等一系列敏感而棘手的问题。

就在外交官们围绕着“活着”与“纸面阵亡”的士兵名单进行激烈交锋的同时,在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心脏地带——独立广场上,雕塑家奥列格·肖斯特,正带领着他的团队,进行着一项特别的艺术创作。

他们收集了大量在战场上被摧毁的俄军坦克装甲车辆的残骸,将这些曾经象征着入侵和杀戮的冰冷钢铁,重新熔化、塑形,计划浇筑成一座名为“无名战士纪念碑”的大型雕塑,以此纪念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乌克兰士兵。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肖斯特本人在2014年时,也曾在基辅创作过一座名为“和平天使”的雕塑。

而如今,那座曾经象征着对和平向往的“和平天使”,早已在连年的战火波及下变得伤痕累累,表面布满了弹片造成的坑洼。

战争仍在继续,而关于其代价的评估也在不断更新。

当《华尔街日报》等机构再次尝试发布关于这场冲突的人员损失数据时,乌克兰方面阵亡人数约为11.7万,因伤致残人数高达36.5万,另有约7.2万人被列为失踪状态。

这些不断累积的数字,成为了衡量这场发生在21世纪欧洲大陆上的大规模常规战争残酷程度的最直接标尺之一。

参考资料:苏磊.俄乌冲突迎来转机[J].中国报道

来源:元衡防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