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在2023年12月的工作会议上,已将拓展中间品贸易置于首位,为应对美国可能的贸易挑衅做好准备。
面对特朗普的挑衅,中国选择了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策略。
4月7日,特朗普威胁加征关税,中国仅以“奉陪到底”四字回应。
这背后,是中国早已布局的不对称策略——中间品贸易。
中间品,即生产其他商品的零组件,占据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六成以上。
中国在2023年12月的工作会议上,已将拓展中间品贸易置于首位,为应对美国可能的贸易挑衅做好准备。
中国连续十二年位居全球中间品出口第一,早已跳出传统关税博弈的框架。
中间品贸易的关税影响有限,美国海关难以追踪每一颗螺丝、每一块电路板的来源国。
通过中间品贸易,中国与全球发展中国家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关税挑战。
中国之所以能在中间品贸易中占据优势,得益于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最稳定的经济政策,以及庞大的工程师队伍。
中国中间品不仅价格低廉,而且质量稳定,供应可靠,成为全球客户的信赖选择。
在高科技零组件领域,中国更是掌握了关键资源和技术,如稀土材料,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在中国。
中国在中间品贸易中的优势,是基建、规模、技术、人才和资源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面对美国长期的贸易战,中国企业只是顺势调整,将组装环节分散至其他国家,产品依然出口至美国,甚至导致美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中间品贸易已成为中国外贸的稳定器和增长点。
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如同播下了产业链的种子,与各国形成了紧密的经济共生体。
无论美国关税政策如何变化,长期来看,只会让中间品贸易在中国外贸中的比重越来越高,而不会动摇中国外贸的基本盘。
总之,中间品贸易是中国应对贸易挑战的“定海神针”,也是中国走向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已成为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中间品则是主导全球贸易秩序的“小大王”。
来源:今日细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