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徽省的皖北,响彻着中韵豫腔。几年前鄙人掌握的资料是专业性豫剧团30多个。主要分布在亳州(1区、3县)、阜阳(3区、1市、4县)、宿州、蚌埠、淮北(3区、1县)、淮南(5区、2县),以及六安市的部分县六安市区等地。在宿州,张晓东成为梅花奖得主。马派弟子、一级演
陕西西安学者齐声唤贤原创:豫剧在安徽花絮
安徽省的皖北,响彻着中韵豫腔。几年前鄙人掌握的资料是专业性豫剧团30多个。主要分布在亳州(1区、3县)、阜阳(3区、1市、4县)、宿州、蚌埠、淮北(3区、1县)、淮南(5区、2县),以及六安市的部分县六安市区等地。在宿州,张晓东成为梅花奖得主。马派弟子、一级演员、亳州豫剧团李景芝,是一位难得的一线艺术家。等。淮北人杨莉是三连冠擂主和年度银奖,不仅成为当地政协常委、劳动模范,被河南省表彰为豫剧优秀传播人,而且开回了价值12万多的小汽车。
抗战时期安徽界首是战略后方,一度有“小上海”之称,还是戏剧的戏窝子。京剧、豫剧、评剧、京梆(河北梆子)、话剧艺人纷纷来此。当时尤以豫剧受欢迎。最红火的是河南漯河景乐班。走红的豫剧演员有:景乐班的田岫玲、徐文德、徐艳琴,密县班的马金凤(新中国6大名旦之一)和周海水(豫西调的一代宗师)、徐艳云等,后来又来了李耀卿、王松山、王同秀、陈玉珍等。一些京剧、评剧等演员争先恐后地前来配合豫剧演员演唱。有一公职人员胡静斋喜欢戏,会唱豫剧。他很捧毛兰花,将毛兰花改名为毛凤麟(取凤毛麟角之义)。特别是,阎立品、徐艳云、毛凤麟、马金凤还被群众评委“四大名旦”。
阎立品在此排演了几个新剧目,曾反串演过《双头马》中的田三元。她连续多日向京剧演员郝效莲学习段表演,像《冷雪雁》《元霄谜》《红娘》(酬简)中(如:“起霸”“趟马”)等,都反反复复练了许多遍。还实习一套舞剑的曲牌子“夜深沉”。阎立品成为最红的艺人,曾经有抽“加子(在原来票价的基础上,再加一定的钱。所加部分为其报酬)”的待遇。阎立品的代表作《秦雪梅》这个剧本是在界首诞生的。。解放后回到开封演出,被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厢记》,也是从在界首学习排演的《红娘》过渡而来的。当时,界首的沙河警备司令(员)李銑,看上了貌美如花的阎立品,采取请人说媒和威逼的办法,让阎立品答应。她宁死不应地立誓“三不”(不拜会;不唱堂会;不去官府演唱)。后来下决心“终生不嫁”。李銑调走后,又来了一位吕司令。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刚回到开封不久的阎立品,绝无想到又遇见了那位曾经是界首的警备吕司令。他拉来一汽车物品,要讨她做二房。说:“我家两门守我一个,我女人不会生孩子……自我在界首看了你的戏,就对他一见钟情。我要她给我生儿子。只要答应,什么条件都依他。”阎立品与母亲都不愿意,姓吕的又拿出一张阎立品的照片和一封说是阎立品答应这门亲事的信,说阎立品当初不答应,他不会来登门的。阎立品与母亲一看这信,不是阎立品的字体,发现有人私下里有人作梗出卖了她。一番唇枪舌战,吕长官又提出作阎母的干儿子……阎立品以死抗争……
《界首史话》(1988年第2期)的前后若干期,曾多期刊载阎立品等老一代豫剧人在界首的人文与艺术历程。
来源:齐声唤贤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