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8日,参加政协平利县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县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有关报告。委员们立足各自专业领域和工作实际,聚焦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科技创新等关键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4月8日,参加政协平利县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县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有关报告。委员们立足各自专业领域和工作实际,聚焦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科技创新等关键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中共、共青团、工会、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特邀界委员指出,要持续提升城市品质,聚焦短板弱项,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扎实推进查漏补缺工作,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要持续优化民生服务,完善村级卫生室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中共、农业界、妇联、特邀界委员指出,要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农业品牌建设路径,着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优质农产品品牌,以品牌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深入推进普法宣传工作,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推动普法活动向基层延伸,切实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中共、工商联、科学技术、特邀界委员指出,要着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积极培育夜间经济新业态,创新旅游产品供给,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切实增强旅游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要扎实推进教育、医疗、文化共同体建设,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构建优质均衡、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群众。
教育、体育、医药卫生界、工会、特邀界委员指出,要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薪酬激励和职业发展机制,着力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加强专业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预防-疏导-干预-管控”全链条工作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经济界、社会科学界、特邀界委员指出,要系统推进农村道路安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健全常态化养护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农民群众出行安全畅通。要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积极培育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乡村新风尚,不断提升农村文明程度。
无党派、宗教、科协、三胞及侨联、文化艺术、少数民族、新闻出版、青联、特邀界委员指出,要深入挖掘平利红色文化资源,系统梳理民俗传统和非遗项目,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持续提升平利本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要全面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健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管理体系,切实增强旅游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李长国、罗显平、刘政、边浩、张华、柯昌富、周芳、马亮、陈俊安、袁守波分别参加各组讨论。
来源:平利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