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观察:苹果也怕疯狂关税,库克的心拔凉拔凉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9 08:11 1

摘要:快!抢大件!买手机、买电脑、买汽车、买建材。过去几天,美国消费者陷入了恐慌,开始抢购一切他们认为可能大幅涨价的大件商品。那些还拿着老款iPhone的民众,则在抓住这最后的时机升级自己最常用的电子设备。

快!抢大件!买手机、买电脑、买汽车、买建材。过去几天,美国消费者陷入了恐慌,开始抢购一切他们认为可能大幅涨价的大件商品。那些还拿着老款iPhone的民众,则在抓住这最后的时机升级自己最常用的电子设备。

在加州圣何塞南部的一家苹果店,一位店员透露说,过去几天店内的客流量多了不少,销量明显高于以往。不过他也提到,或许更多人会去运营商买iPhone,因为会有更大的折扣。

这一个星期美国的iPhone销量,或许可能超过了每年的圣诞销售旺季。但未来会怎样,iPhone会涨价多少?谁也不知道。可以确定的是,这场美国挑起的关税大战中,没有哪家美国巨头公司比苹果更煎熬。

疯狂关税苹果暴跌

这一切的根源都是白宫。向全球开炮!全都加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宣布了令人震惊的关税大战:一方面对几乎所有国家开征10%的基准关税;另一方面根据美国的贸易逆差状况,再对特定贸易伙伴额外征收最高49%的“互助性关税”。

显然,特朗普政府希望以固有的强硬方式施压贸易伙伴,与美国重新贸易谈判和相关调整,以削减贸易逆差,同时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但这样极端的掀桌举动究竟能有多大成效,是否引发更大的混乱和破坏,则是个巨大的问号。

这一近乎疯狂的关税大战计划不仅将给美国经济带来重大冲击,更可能颠覆过去数十年的全球贸易体系。关税计划宣布之后,更是引发了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担忧。摩根大通已经将今年美国经济预期从此前的增长1.3%下调为萎缩0.3%。

受此影响,美国股市在过去几个交易日持续暴跌,市值蒸发了超过5.4万亿美元。而在企业层面,关税大战更是让那些业务全球化的跨国企业巨头们直接陷入了困境。消费电子巨头苹果无疑成为了风险敞口最大的企业,没有谁比苹果更依赖全球化和亚洲工厂。

这种恐慌也体现在了苹果股价中。4月2日苹果盘后大跌6%,4月3日暴跌9%,4月4日再跌7%,4月7日下挫4%,4月8日又跌5%。仅仅过去几个交易日,苹果股价就下挫了超过20%,市值蒸发了7000多亿美元。微软再次成为了全球市值第一。

分析师也坐不住了。Wedbush知名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周末大幅下调对苹果和特斯拉的目标股价,将苹果目标股价下调75美元,至250美元,目前苹果股价在172美元。

艾夫斯表示,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会给这两家企业带来重大冲击。”特朗普发动的关税经济末日对苹果将是场彻头彻尾的灾难,该公司在中国庞大生产基地。在我们看来,没有哪家公司遭受的负面影响比苹果更严重。90%的iPhone都在中国生产组装。”

多元生产逃无可逃

众所周知,苹果的供应链高度依赖海外,零部件主要来自中国、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等地,而组装则分布在中国、越南、印度等国,大部分组装都集中在中国。这意味着一旦开征关税,苹果产品在每个环节都将面临着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冲击,尤其是他们的核心产品iPhone。

虽然苹果目前在中国、越南、印度和巴西等地组装iPhone,但九成产能都在中国。按照目前特朗普政府对中国54%,对越南46%,对印度26%的税率,苹果几乎逃无可逃。根据摩根士丹利的估计,如果苹果没有得到特朗普政府的特别豁免,单是iPhone的成本每年就将增加约85亿美元,相当于财年利润将下滑7%。

虽然近年来苹果在推动产能多元化,但绝大部分产能依然留在中国。要在其他国家复制成熟的产业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多元化努力在政策变动面前毫无意义。就连生产电脑和手表的泰国和马来西亚在此次关税大战中也没有幸免,分别面临着36%和25%的关税。

而且,苹果的核心零部件来自于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也面临着特朗普政府的新关税:日本24%、韩国25%、中国台湾地区32%。这意味着苹果从零部件到组装,每个环节都会被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打压。

iPhone成本上涨五成

根据路透社的预计,苹果的潜在关税成本可能每年高达359亿美元。就算是富可敌国的苹果,也顶不住这样的冲击。苹果上一财年净利润为937亿美元,这相当于将近五个月的利润,因为白宫一纸文件就直接清零。

而且,这还没有考虑到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之后导致的营收和市场份额损失。若苹果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那么根据路透社预计,iPhone在美国市场的价格可能上涨30%-43%。例如,iPhone 16起售价599美元,可能升至780-860美元。

不涨价是不可能的。花旗银行分析,如果苹果完全吸收54%的中国关税,那么苹果毛利率将直接减少9个百分点(苹果2024财年毛利率为46%)。苹果若不调整价格,那么运营利润和每股收益可能减少32%。这将对其财务表现构成重大威胁。

更雪上加霜的是,如果美国经济因为关税大战陷入衰退,消费者会削减非必要支出。而苹果产品本就价格不菲,再因为关税涨价,势必会影响到市场需求,从而拖累苹果的营收和市场份额。

以一部256GB的iPhone 16 Pro举例,硬件成本价549.73美元。其中最贵的摄像头模组价值126.95美元,来自日本索尼;处理器价值90.85美元,由台积电代工;显示屏价值37.97美元,来自韩国;5G芯片价值26.62美元,来自于台积电代工的高通;内存价值21.80美元,来自美国美光;机身框架价值20.79美元,来自中国;存储价值20.59美元,来自日本东芝。(来自TechInsights预计)

除了内存,其他部件都会面临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如果加上关税,一部iPhone 16 Pro的硬件成本就从549.73美元飙升到了846.59美元,直接增长了296.86美元,涨幅高达54%。越是高端型号,关税影响就越大。而且在美国市场,高端型号iPhone出货占比接近七成。

美国制造并不现实

制造链全面回流美国,对苹果来说并不现实。虽然苹果在德州奥斯汀有一座Mac工厂,但只生产产量极小的高端型号Mac Pro。尽管苹果刚刚宣布要投资5000亿美元,在德州休斯顿建设一个新工厂,但那是生产支持苹果智能的服务器。

虽然美国科技巨头主导了操作系统、处理器等核心价值链,但美国并没有消费电子行业的成熟产业链,要把整条产业链都搬到美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WedBush分析师艾夫斯在研究报告中写道,“说一句‘我们可以在美国自己造’,完全低估了亚洲供应链的复杂性以及过去三十年对电子产品、芯片、半导体、硬件和智能手机生产的关键作用。”

他指出,这一供应链是整个美国科技世界的根基。他形容当前的关税计划就像是“把一艘船在海上掀翻,再把苹果、英伟达、微软、通用汽车、AMD 等公司扔进海里说:祝你好运!”

即便在美国组装苹果,都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任务。2017年富士康曾经宣布要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投资100亿美元,计划建造全球最大LCD工厂,创造1.3万个就业岗位,当时特朗普出席了奠基典礼,盛赞这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但仅仅一年之后,富士康就宣布因为美国劳动力价格太高,需要重新考虑投资项目。现在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工厂的实际投资额不到10亿美元,雇员仅有1000人,而且也不是生产LCD面板,而是组装数据服务器和主板。

连富士康都搞不定威斯康星工厂,更别提为苹果在美国代工了。制造业回流美国,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早在2010年乔布斯就斩钉截铁告诉奥巴马,那些工作岗位不可能回到美国,因为美国根本没有这么多个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乔布斯还没有提到劳动力成本。按照TechInsights的预计,如果苹果要把iPhone制造产业链完全转移到美国,那么一部iPhone的成本可能高达3000美元。因为美国工人的工资可能就是亚洲工人的十倍,而且接受不了高强度的加班加点。如果再组建工会进行劳资谈判,那更是制造业的噩梦。

紧急备货三个季度

那么苹果怎么办?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库克曾经宣布了350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创造两万个就业岗位,为特朗普政府带来经济政绩。他也因此获得了特朗普的赞赏,后者甚至亲自来到德州工厂参观,将其当成自己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样本典范。在这样的合作基础上,库克成功为苹果争取到了iPhone关税豁免,避免了iPhone成本上涨。

在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库克也以个人名义为总统就职典礼捐款了100万美元,飞赴佛罗里达与新总统共进晚餐,并且亲自参加了特朗普的就职典礼。就在上个月,苹果还宣布了5000亿美元投资计划,再次给特朗普送上了一份政绩大礼。

看起来,库克和特朗普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只是这一次,特朗普决意要发动关税大战,库克或许也很难给苹果再次带来关税豁免。库克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通过其他方式带领苹果走过这个“关税难关”。

紧急囤货是最直接的应对手段。据印度媒体报道,为了规避4月5日生效的10%基准关税,苹果从3月27到29日,紧急从印度运送了整整五架货机的iPhone等苹果产品。之所以从印度调货,是因为美国对印度的关税低于中国。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苹果还不知道特朗普政府除了10%的基准关税之外,还要对印度实施26%的互惠关税。如果库克知道还有新关税,或许会调用所有更多运输资源,在美国囤积更多的商品。

据美国媒体报道,目前苹果已经在美国仓库储备了总价值超过150亿美元的iPhone库存,相当于去年第四季度销量的三倍,已经足以应对秋季发布新iPhone之前的市场需求。但今年下半年的新iPhone怎么办?

涨价或许在所难免

或许iPhone涨价已经是在意料之中,问题是到底会上涨多少。Rosenblatt分析师表示,苹果需要将 iPhone 涨价 43% 才能完全覆盖这轮关税的冲击。这意味着,目前售价的1599美元的顶配版iPhone 16 Pro Max可能要涨价到2300美元。

按照惯例,苹果会在每年9月上旬正式发布新款iPhone,一周后全面上市发售。这意味着试产工作将在6月开始,而正式量产则会在7月开始,开始批量备货应对发货高峰。

但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看来,苹果将采取综合策略来减轻这些关税带来的影响。首先,他指出苹果可能会向其零部件供应商和制造合作伙伴施压,要求降低价格。其次,苹果可能会自行承担一部分增加的成本,这将侵蚀其通常约为 45% 的硬件利润率。

第三,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一点,苹果可能会考虑调整 iPhone 的价格。该公司此前已经在其他市场因税收政策、货币波动和通货膨胀等因素上调过价格。古尔曼写道:“我预计苹果会认真考虑 iPhone 的价格调整。消费者可能已经听说过这些外部因素,因此不会将其视为苹果在‘捞钱’。”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认为,美国市场高端iPhone型号占比接近七成,高端市场用户相对可以接受上涨。而且,苹果除了施压供应链之外,还有其他方式可以转嫁关税成本,降低消费者对涨价的负面观感,例如与运营商合作提高补贴金额,通过以旧换新方式等等。

在分析之外,郭明錤不由自主地感慨说,苹果又是多元化供应链,又宣布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做了这么多,结果还是无法豁免于关税。

iPhone在美国智能手机的市场接近55%,每年销量接近700万部,占据了苹果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更为重要的是,iPhone在美国市场用户忠诚度极高,升级换代周期稳定,在8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的份额超过八成。

如果iPhone被迫大幅涨价,美国民众会直接感受到关税战带来的压力,这是他们每天都要用到的商品。就连支持特朗普的GameStop CEO瑞恩·科恩(Ryan Cohen)也在社交媒体 X 上讽刺关税政策:“我等不及要买一台1 万美元的美国制造 iPhone了。”他还在前一天写道:“这些关税快把我变成民主党人了。”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