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护胃日】守护胃来健康 共筑生命防线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9 08:02 5

摘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胃病患者已超过5亿,胃癌更是位列全球癌症死亡率前三。然而,许多人对胃部健康的认知仍停留在“胃疼吃止痛药”“胃酸喝牛奶”等误区中。国际护胃日之际,让我们重新认识胃的重要性,用科学知识为健康保驾护航。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胃病患者已超过5亿,胃癌更是位列全球癌症死亡率前三。然而,许多人对胃部健康的认知仍停留在“胃疼吃止痛药”“胃酸喝牛奶”等误区中。国际护胃日之际,让我们重新认识胃的重要性,用科学知识为健康保驾护航。

胃不仅是消化系统的核心器官,更是情绪的“感应器”。它通过复杂的神经网络与大脑相连,长期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会直接引发胃酸分泌异常、胃黏膜损伤。

同时,胃承担着储存、消化食物的重任。胃黏膜分泌的胃酸和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质、杀灭细菌,但若胃酸过多或黏膜防御功能下降,便会引发胃炎、溃疡甚至癌变。

胃的警示信号不可忽视:频繁反酸、胀气、隐痛、食欲下降、体重骤减等,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需及时就医。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全球约50%人口感染Hp,它是导致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的“头号杀手”。通过共餐、接吻等途径传播,定期检测(如C13呼气试验)和规范治疗可根除。

2.不良饮食习惯。高盐、腌制食品(如咸鱼、腊肉)含亚硝酸盐;暴饮暴食、三餐不规律导致胃酸分泌紊乱;过量饮酒、咖啡刺激胃黏膜。

3.滥用药物。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会损伤胃黏膜,需遵医嘱并配合护胃药物。

4.忽视早期症状。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超90%,但多数患者因拖延就诊错过最佳治疗期。

1.饮食护胃“三字经”:

“慢”:细嚼慢咽,减轻胃负担;

“温”:避免过烫、过凉食物,减少刺激;

“淡”:少盐、少辣、少油炸,多吃新鲜蔬果和全谷物。

2.生活护胃“四准则”:

分餐制+公筷:阻断幽门螺杆菌传播;

戒烟限酒:酒精和尼古丁直接损伤胃黏膜;

舒缓压力:规律运动、冥想、深呼吸调节情绪;

定期筛查: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者建议每年做胃镜检查。

家庭:践行分餐制,为孩子树立健康榜样。

企业:关注员工饮食健康,避免“996”文化催生“外卖胃”。

政策:推动胃癌早筛纳入公共卫生项目,降低医疗负担。

作者:刘希

编辑:柴杨 王玉苗

校对:陈泽明

初审:李秋爽

审核:崔乐文

来源:年年有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