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广东深圳,中国移动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让无人机作业更精准,误差控制在厘米级,播种、喷药、施肥一步到位。
春耕时节
田间地头的画风彻底变了!
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伯伯
如今拿着手机,遥控无人机
化身“数字新农人”
中国移动5G-A、AI、物联网等
“黑科技”赋能
让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在广袤的乡村田园
一场数字革命正在沃野上悄然发生……
今天
一起解锁农田里的“科技密码”!
无人机化身“空中农夫”
“以前春耕全靠人工,
劳作一天腰酸背痛,
现在用上无人机,效率高多了!”
如今农民干农活用上了无人机
大大解放了生产力
无人机在进行喷洒作业
在广东深圳,中国移动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让无人机作业更精准,误差控制在厘米级,播种、喷药、施肥一步到位。
无人机在田间穿梭执行植保任务
在山东,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打造的5G植保无人机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的厘米级导航能力,结合全域3D航图规划的精准航线,每架无人机每天可完成数百亩地的植保任务,相当于20个人工的工作量。同时,拥有AI视觉识别系统的智能无人机还能自动规避电线杆、树木等障碍物,使作业效率提升,农药使用量节省20%。
农田里的“智慧之眼”
在河南兰考仪封镇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田间密布的气象站、
虫情测报灯、墒情监测站等设备
如同农田的“智慧之眼”
高标准农田的5G农业环境监测站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捕捉
空气温湿度、土壤水分、病虫害等关键信息
并通过移动5G网络传输至
兰考县5G+高标准农田指挥调度平台
无人机在田间作业
中国移动河南公司联合兰考县搭建了5G+高标准农田指挥调度平台,基于空天地一体化技术,可实现对高标准农田农作物长势、冠层含水、实时气象、巡田指导等的监测;植入自主开发的“农田易管家”小程序,能够对灌溉设备、水肥设备进行远程控制;通过无人机与物联网设备,系统可针对异常地块数据进一步评估,实现了农田数据采集与农情问题诊断,助力农田增产、农民增收。
农田里的智能灌溉设备
在广东梅州蕉岭县文福镇乌土村的数字农田,5G+土壤湿度监测站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变化,5G物联网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结合土壤湿度数据,智能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移动人在智慧农田进行设备维护
农户在手机上登录数字农田信息化管理平台,就能随时了解土壤墒情,一键进行一体浇灌施肥,让肥料随着水分精准地输送到作物根部,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农民不再需要频繁地往返于田间进行浇水施肥操作,每天可以节省约2-3小时的劳动时间。
“自己打工”的无人农机
在江苏连云港新坝镇魏口村的水稻田里
无人插秧机“自己打工”的场面
堪比科幻大片
在空无一人的农田里
插秧机的方向盘自动调整方向
前进、插秧、转弯等一系列操作
行云流水,娴熟流畅
无人插秧机在进行水稻插秧工作
无人驾驶插秧机“慧”种田的背后,离不开中国移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的有力支持。目前,中国移动江苏公司连云港分公司已为6个区县近万亩良田提供无人农机驾驶服务,相比传统机械作业,“无人农场”进一步打通“耕、种、管、收”四大环节,作业效率提升20%,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莓园里的“电子哨兵”
土壤EC值异常?
水肥设备秒级响应
光照不足?
补光灯自动开启叠加“光合Buff”……
在山东济宁高新区的草莓产业园里
智能传感终端化身“电子哨兵”
实时监测土壤EC值、
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参数
现代化草莓产业园里,智能传感器星罗棋布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5G专网将200余个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数据,秒级回传至智慧农业大脑,AI生长模型自动生成精准调控方案,智能调控风机、补光灯等设备,将环境波动精准控制在±0.5℃范围,适时启动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这种“全周期智慧监护”让草莓生长环境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提升了种苗成活率,水肥用量平均可节省20%以上。
小程序“点单式”种田
试想一下
打开手机上的小程序
像点外卖一样勾选耕地、播种、
收割、施肥等服务
还能进行线上“云监工”
太酷了
原来种田还能这么潮!
在浙江嘉兴,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嘉兴分公司为斜桥镇农事服务中心搭建了智慧农事服务中心平台和农事服务预约小程序,为农户和涉农企业提供从耕种到收获的全程数字化服务。
农事服务预约小程序
该平台采用“点单式、菜单式、全程式”的服务模式,通过小程序提供耕地、播种、收割、施肥、加工等多种农机服务选项,农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下单,还能设定农机数量、作业时间、地点和面积,小程序会生成预估费用,帮助农户规划预算。此外,平台还具备实时监控功能,农户可以随时查看订单进度,从下单到作业完成的全过程一目了然。
小伙伴们
说不定下次回老家
你也能用小程序给自家菜园
“一键施肥”啦!
科技兴农,沃野“耕”新
从“弯腰挥锄”到“云端点屏”
改变的不仅是劳动方式
更是万千农民奔向美好生活的加速度
为农田里的“硬核科技”打Call!
来源:中国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