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1年,他有缘来到台北慧日讲堂,见到低眉慈颜的佛像及出家人自在的行仪、佛法博大精深的人生哲理,当下领悟深刻,如穷汉进入宝山。于是,他依依于法振老法师成在家弟子,后更因崇仰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的理想而发心出家。
他原本是基督教徒,认为上帝才是世间的救世主。
他早年不学无术,但受众多女性追捧;他长相英俊帅气,能力出众,经商赚到人生财富,又娶得漂亮贤妻,他的人生风生水起,令人羡慕。
后来,他为寻找生命的意义接触到各大宗教,最终他的脚步停留在佛教。
再后来,他在佛教界崭露头角,成为网络弘法第一人…
他就是——海涛法师,一位致力于弘法的佛教重要人物。
1958年,海涛法师出生于中国台湾高雄市一户人家,俗名叫做黄荣享。
他出身在富贵之家,接受过高等教育,是台湾省名副其实的富家子弟。
上学的时候,他放纵不羁,谈恋爱,混夜场,与社会帮派交往,拥有与众不同的经商头脑,深受众多女性追捧。
大学毕业后,他下海经商,赚到人生财富,又娶到了漂亮的妻子,事业爱情双丰收,令人羡慕不已。
可是,他并不满足于当下,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他认为富人有富人的烦恼,穷人也有穷人的快乐,人生的意义是来自于心灵上的知足。
于是,他开始在宗教里寻找答案,从基督教徒到道教,再到佛教,他最后把心思永远停留在佛教,认为佛教才是人生最后的归宿。
那一刻起,他渐渐地深入佛教经典的研究和修习,开始淡忘世俗名利,受持八关斋戒,由此疏离了患难与共的贤妻关系。
1991年,他有缘来到台北慧日讲堂,见到低眉慈颜的佛像及出家人自在的行仪、佛法博大精深的人生哲理,当下领悟深刻,如穷汉进入宝山。于是,他依依于法振老法师成在家弟子,后更因崇仰印顺导师人间佛教的理想而发心出家。
第二年,因缘成熟之际,他毅然放下繁忙的事业,甘愿舍小家为大家,于新竹福严精舍礼拜师公真华法师剃度出家。
他冲动的决定一时引起社会争议,亲朋好友的议论,漂亮贤妻的不理解,可面对世俗的眼光他毫不在意,一心坚定内心的佛道,默默地往前走。贤妻无可奈何,甘坚守妇道,支持他的选择。
出家后,他一路追随如虚法师精进苦修,不久便于高雄六龟妙通寺戒德法师座下受具足戒。谁也不敢想象,一个事业有成,有家庭的男人在佛门默默地吃着常人所不能吃的苦。
不久,他经常来到慧日讲堂及恒春五公寺参学问道,后蒙香港观宗寺上觉下光长老慈悲印证,允授以天台正宗第四十七代法脉,以冀传法心灯,续佛慧命。
他深感自己是出家人责任重大,理应以身作则,默默奉献佛教与众生,一路秉持佛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精神入世弘法,长年奔走于各机关学校、监狱、看守所、海外各处实行其“生命教育”的弘法理念。
为了更全面的利益于社会,他又先后成立了佛陀教育中心、中华印经协会、中华护生协会、生命电视台等组织,这些组织在他的带领下发挥关键作用,吸引各界人士纷纷参入其中,感化无数…
随着科技的创新发展,他还特别推动在网络平台上弘法,劝导人类向善,倡导世界和平,常率领弟子来往大陆弘法,主张两岸统一一家亲,认为台湾佛教的根在大陆,教导在台的信众爱国、爱教,促进两岸以及世界各国佛学文化友好交流和发展。
出家弘法几十年,他一路倡导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精神,入世弘法常为众生广设方便,致力推动赈灾、助学、扶贫、救助孤寡等公益慈善事业在社会上的发展,善行远播万里,受益者数不胜数。由此体现出佛门广大,无所不容的宽广胸襟。
法师从商人到出家人,将利益众生视为己任,弘法修行不辞劳苦,一路总结丰富经验,无论是对佛法研究还是世俗生活,皆能见解独到,其所著出的《圆满:海涛法师的人生创意课》一书对世俗社会万千的人和事,即人生观、价值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心理等诸方面进行阐释,勘破纷扰表象,指向自省自在的人生幸福。
多年来,海涛法师真正深入世间,牢牢抓住弘法渠道,经常通过网络平台讲经说法,其效仿佛陀方便之说,演讲开示幽默风趣,善巧譬喻,深入浅出,深得广大信众喜爱,受众人推崇与认可。
从有家到出家,出家到无私,他成为了佛教一代名僧大德,获得至高荣誉,他也曾先后担任过基隆法严寺住持、苗栗弘法禅院 住持、生命基金会董事长、生命电视台 台长、中华印经协会理事长、中华护生协会理事长、嘉义生命佛学院暨苗栗生命佛学院院长、怀海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慈悲佛曲传播协会理事长、马来西亚海涛生命基金会董事长等职。多重身份让他弘法修行毫无障碍,所到之处皆能如愿圆满。
他就是海涛法师,一位积极弘扬佛法的佛门大德,他虽一路专注于个人修行,重视实修实证,但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他讲经说法,虽然有时屏幕相隔,但总能感受到法师的慈悲与大爱。他的出发点是在分享正能量,激励我们一步步提升自己。
来源:大吉大利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