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济南高新区东部的一所中学,济南高新区雅文学校从学生特点入手,“启动”学生学习兴趣。该校校长魏庆峰说,学校鼓励各班级积极开展班级活动,旨在让老师更好地掌握学情,积极开展教学工作。
作为济南高新区东部的一所中学,济南高新区雅文学校从学生特点入手,“启动”学生学习兴趣。该校校长魏庆峰说,学校鼓励各班级积极开展班级活动,旨在让老师更好地掌握学情,积极开展教学工作。
近日,该校七年级3班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话剧表演——经典文学名著《孔乙己》。这场由学生自导自演的话剧不仅展现了学生们的艺术才华,更体现了对鲁迅先生笔下经典人物的深刻理解。
活动筹备阶段,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研读《孔乙己》原著,精心设计剧本。从情节编排、角色设定,到台词创作,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学生们的心血。饰演孔乙己的学生说:“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我反复阅读小说,揣摩孔乙己的矛盾心理——既清高又卑微,既可笑又可悲。希望通过我们的表演,能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小人物的命运。”
演出当天,学生们用精湛的演技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将鲁迅笔下咸亨酒店的孔乙己、掌柜、店小二、短衣帮等角色“搬”到了校园。孔乙己的“茴香豆”“之乎者也”、酒客们的哄笑、掌柜的冷眼……一个个经典场景被生动还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隔壁的七年级2班则用《骆驼祥子》开展主题阅读活动。这场以“经典新读,青春同行”为内核的读书分享会,不仅展现了少年与经典的深度对话,更见证了跨学科素养在阅读实践中的生动融合。
分享会上,传统阅读与现代技术展开奇妙共振。AI复原的民国街景与手绘四合院思维导图相映成趣,人物关系大数据模型与传统文本细读形成对话,心理学曲线图与文学意象分析碰撞出新的解读维度。这些跨越学科疆界的尝试,不仅深化了对祥子命运的理解,更让同学们在实践中领悟到创新思维的魅力。
活动特别设置的“三维评价体系”掀起思维浪潮——小组互评聚焦逻辑建构,个人点评关注独特视角,教师总评启迪价值思考。在这场没有标准答案的讨论中,既有对“个人奋斗与时代局限”的哲学思辨,也有对“经典作品的现实映照”的深度追问,少年们用多元视角编织出一张立体的文学认知网络。
在该校,这样的班级活动还有很多。
各班主任在总结中认为,“真正动人的不是成果的精致度,而是同学们在协作中展现的包容力,在创新中突破的勇气,在思辨中成长的锐气。”这样的班级活动播下的不仅是文学的种子,还是终身学习的火种。
记者:李鹏 编辑:曹梦佳 校对:杨荷放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