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律师一定要强势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9 13:20 3

摘要:我记得有一次开一个建设工程案的庭,对方律师是一个文文静静的小女生,说话声音不大,但听得清楚。

作为律师,我们要经常出庭,也经常和对方律师产生对抗,这其实也是可以相互学习的机会。

在一些庭审中,一些强有力的同行对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记得有一次开一个建设工程案的庭,对方律师是一个文文静静的小女生,说话声音不大,但听得清楚。

重要的是,她在庭审中的发言直击要害,简短而有力,逻辑清晰,反应又快。

本来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案件,但双方在关键争议点上有来有回,庭审进行得比较顺利,看似激烈却又不失平稳。

她对证据和事实的熟悉程度,让人肃然起敬。

开完庭后,我跟同事一起感叹:我们还真得好好学习人家的认真态度,有理不在声高,还得学习人家的庭审表达语言,简洁有力,尽量避免太多的情绪化表达。

与此相反的是,有的律师有个误区:以为在庭审上一定要先声夺人,要咄咄逼人,最好能让对方无法招架,语无伦次,这样就才算赢了。

但这样真的有用吗,则未必。

这样的做法,充其量只是表演给当事人看的,其实于事无补,关键还是要看说的是不是有理,诉讼策略是不是得当。

我们在开庭中,有时确实会见到某些律师声音洪亮,气势强盛,甚至还爱插话,但说出的话满嘴跑火车,离题千里,这就不太好了。

尤其是,有的同行喜欢装逼,还没开庭就大放厥词:"你们赶紧撤诉吧,这个案子你们赢不了的!"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的自信。

还有的把人身攻击当作庭审风格,更是离谱到家,开个庭搞得跟吵架一样,乌烟瘴气。

这类同行的特点大抵都是:不在业务上下功夫,盲目自大、自信,庭审中乱说一气,企图浑水摸鱼,扰乱法官思维,让当事人误以为自己的律师很有气势,能够轻松拿捏庭审。

但其实这样的风格是非常败人品的,也许某些当事人喜欢看这样的热闹,自以为得意,而事实上这对当事人的案件处理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帮助,有时候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比如本来可以调解成功的,结果就因为对方律师这样乱搞一气,调解进行不下去,或者干脆就不调了。

这样的律师,也不见得会得到己方当事人的尊重,因为当事人在利用完律师后,说不定他在心里还会暗暗鄙视律师的人品。

我始终认为,做好律师的前提必须是做人,学不会尊重别人,那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做律师,不是一定要强势,不是一定口若悬河。

事实上,每个人的性格、阅历等都是存在差异的,别人能够强势,你去学未必也会得会,别人口才了得,你也未必修炼到如此地步。

所以,把心思放在案件本身上,尽量多熟悉证据和事实,尽量多做准备,总比去搞人身攻击要强,总比去强行装逼要强。

来源:何正斌律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