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许有杰:在宝洁39年我想明白了这些事情 | 《Ivy遇见你》系列01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9 14:11 1

摘要:也许当时许有杰第一次推开宝洁办公室的门时,也想不到自己会在宝洁度过整整39年的职业生涯,从品牌经理,一路到总经理,最后成为宝洁大中华区首席可持续发展官、传播与公关部副总裁,再到如今“杀青”。

采访 | 曾巧

编辑 | 曾文静

“我是从‘石器时代’加入公司,到现在已经走到“AI时代”,在访谈过程中,许有杰调侃。

也许当时许有杰第一次推开宝洁办公室的门时,也想不到自己会在宝洁度过整整39年的职业生涯,从品牌经理,一路到总经理,最后成为宝洁大中华区首席可持续发展官、传播与公关部副总裁,再到如今“杀青”

“个人认为杀青这个词比退休更贴切。感觉退休这个词跟时间有挂钩,感觉你到某一个年龄就应该这样,我认为杀青的意义更深,因为杀青是说你在某个剧组里的戏份杀青,先离开了。还有下一个剧组不同的角色值得期待”。

而这类长远思考,在跟他的对谈中,频频出现。

“年轻的时候,会觉得我必须在第10年,15年,要做到什么样的职位,这不太跟年龄本身挂钩。当然也会把自己弄得非常非常焦虑。后来我就发现比别人早一点,晚一点,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不会有人记得你当年比谁升得更快。如果你把生命看成一个职业生涯,更重要的是,谁更持久,谁一直有产出”。

“从来没有想离开过宝洁——那是骗人的!”

曾巧:中国人会常讲“你这个人有没有长性”。我刚毕业的时候,在两三年内转换了好几份工作,当时怀疑过自己是不是一个没有“长性”的人。但你从毕业到现在,39 年在宝洁,这件事情本身就让我这类人感到震惊,感慨能做到坚持这么久,本身就很厉害,很值得人尊重。

许有杰:我比一般人幸运,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小时候我爸爸希望我成为一个医生,他觉得功课好的孩子一定要读医,而且家里有医生很好。但我自己知道我不是学医的材料,而且当时在中学辅导老师有给我们做测试,那会我就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会从事跟创意、广告有关的行业,所以我大学就报了“大众传播和市场营销”专业,打算去一家广告公司。

因为小时候常常会看很多广告片,我也想做这样的工作。

曾巧:在什么机缘巧合下去了宝洁?

许有杰:到大学,学了Marketing后,刚好有一个学长比我先毕业两三年,他去了宝洁,他说我非常适合宝洁品牌部门这份工作,能够结合创意跟生意。

他给了建议后,我就一直留意宝洁。

所以我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只申请了“宝洁、和另外两家跨国公司的”品牌管理,那时候宝洁做决定很快,我第一个offer 是来自宝洁,而且它又是我的第一选择。

曾巧:所以,两个“第一”就促进了你和宝洁长达39年的“好缘分”,为什么可以坚持这么久?

许有杰:我觉得有三个原因。第一,我很认同宝洁的价值观。我从来没有违背良心做事,没有灰色地带,宝洁就一直坚持要做对的,哪怕对的比错的困难大,成本更高;第二,每天能跟一些同频率的伙伴们一起共事;第三,不断被栽培跟成长。

我常说,自己是从石器时代加入公司,那会都没有什么手机、电脑,我能一路从“石器年代”走到“AI时代”,宝洁给了我很多机会成长。

以前有一个老师跟我说“如果你在做一件你喜欢又擅长的事,可以事半功倍”,我非常认同。所以有这么好的土壤,再加上做自己擅长或喜欢的事情,坚持就没有那么难了。

曾巧:事半功倍,意味着你有更多时间可以做其他事情?

许有杰:对。我就有更多的精力去尝试更多不一样的东西。

有一段时间,我在公司做传播与公关,又做招聘,同时还做可持续发展。就是因为我的主业可以事半功倍,让我有精力去学习新的东西。

曾巧:你应该是优等生,学习成绩很好。你说上学的时候就想明白自己要什么,一下子让我回忆起我自己高考的那一刻,在考场上,我还在思考未来要做什么,其实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那么早明白,知道自己未来要干嘛。

许有杰:我觉得有一部分是幸运,因为我真的没有走太多弯路。

曾巧:那你工作39年多,没有遇到过困难吗?或者想换个环境之类。

许有杰:没有那是骗人哈哈哈,还是有的。

有一两次真的已经到要跟别人签约,但每一次都是公司拿出满满的诚意,又把我给留住了,因为我不是只看眼前,或者只看Title的人,我更在意的是土壤好不好,能不能让我发挥,能不能让我有很好的成长。

其实很多大学生会在微博问我,“快毕业了,我要选一份薪资高的公司但公司小,还是选一个大公司”。这不是公司大小的问题,是这个公司的土壤能不能让你有成长,他愿不愿投资在你这个人上面,这才是关键。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对当时想走的印象很深刻。

我跟公司讲决定离开,回顾导火线,是对某个老板有一点不开心,或是对工作环境有一点疲惫,但是公司第一时间聆听,并给我指出一条路,于是就留下来了。

我听说在业界,很多猎头公司对我的印象就是:“这个挖不动”。所以最近十几年,几乎没什么人来挖了

曾巧:被贴标签了,挖不动的不用考虑了,浪费时间。

许有杰:其实也不是,我觉得很多都是缘分,因为我一直在成长,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做有趣的事情,所以就没有足够的理由离开。

曾巧:宝洁给到你足够的诚意和一路上的栽培。

许有杰:我非常感谢。

曾巧:你的定力也是持续坚持的理由。

许有杰:对。如果你问我。回顾有没有后悔,我是怀着一份感恩的心。当然每个抉择是一种取舍。我选择留在宝洁,一定有Miss掉一些东西,但没有后悔,而且我真的觉得公司给我的一切,已经超乎我当初的预期了。

因为我是一个中国华侨家庭成长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要很努力,才能出人头地,给家里人更好的生活,在宝洁我做到了。另外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回到我爷爷出生的地方来,回到祖国,因为我爷爷是在清末的时候就下南洋了,再也没有回来。

以前我觉得中国就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有武侠、侠客、有龙之类的。

但是我没想到宝洁会让我有机会来到广州。回到中国寻根,因此我非常感激。

曾巧:所以也是广州?

许有杰:我是福建。我是2017年元旦的时候,跟哥哥跑了一趟厦门,带着妈妈去找我们家乡在哪里。真的是找了大半天才找到。

曾巧:那个时候感受怎样?

许有杰:就感觉,这是爷爷生长的地方,因为祖屋还在,然后还有一个观音庙。当时非常的感动,祖父没有机会回来,我们做孙子的替他回来了。

曾巧:所以你未来也是坚持会在国内?

许有杰:我会有一个很开放的心态。

曾巧:选择一个方向,当然有他的丰富多彩,但如果选择多个,可能更加的丰富多彩?

许有杰:没有,如果选择做一件事情,我就不会再去想“我为他放弃了什么”,而是全力以赴就好。

“我想经营有营养的微博,

每件事情从长远出发。”

曾巧:你刚开始做品牌经理,跟你毕业的时候想做的事情完全吻合和搭配。但纵观整个职场,适配度很高的案例占比都会比较少。刚开始的时候,没有过一些迷茫?

许有杰:我从来没有发生过方向性的迷茫,都是一些工作上的迷茫。

但我还是很感恩一些贵人,或师兄师姐帮我解惑,这也对我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当我的职位变成有机会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也非常乐意给我们公司的年轻人一些指导,如果他们有什么问题,我也可以帮他们解惑,这是我很乐意做的事情。

说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公司每年的“新生日”,我都给他们做培训的时候,就会很多人跑来跟我说,我是看着你的微博长大的,那时会觉得微博做的还是蛮值得,做对了,有帮到人。

曾巧:我知道你的微博粉丝量和带动效应很大很强。

许有杰:以一个非艺人还可以,这也要感谢我的一些同事。

我大概是在2010 年注册了微博,当时我已经负责管理部门了,但我跟部门的同事有很大的年龄差,为了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我定期会找年轻人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在做什么,对什么感兴趣。

后面有一位年轻同事就说,我帮你下载微博,对咱们的工作会有帮助,我就下载了,下载前几个月一直在潜水,因为我看到很多人都是在分享自己吃什么、去哪里。

这引发了我一个思考,怎么用微博帮到人?

当时就有很多年轻人,他们都很向往加入宝洁,但他们会觉得简历投到宝洁要很长时间才会有音讯。那我不如在微博做一个师兄,陪伴他们,让他们觉得这条路没有那么漫长,后来我就尝试在微博写一些关于职场的分享,在宝洁的经历,招聘小贴士等等。

突然间粉丝就开始上涨,从几百个到几个月之内变成四五万。这些有关给年轻人建议的内容,引发了很多人进行互动或转发,于是之后每一个星期一 会固定有一条“给社会新生人的建议”,也因此收获了很多向往加入宝洁的大学生的关注。

我还记得当时自己在微博的标签是“我想经营有营养的微博”。

曾巧: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做微博这件事情上,你每一步都想得很清楚。

许有杰:不敢说想得很清楚,但会尽量想得比较清楚。跟我做品牌那么多年有关。我觉得品牌你要很清楚自己的定位,有一个比较长期的目标跟思维,对此我在做事情的时候,都会考虑到做的长远。

曾巧:你觉得品牌管理到底是做什么?

许有杰:我记得刚进公司的第一天,老板问“你在大学也学过Marketing?”——我说有。

他问“你有学过产品生命周期?”——我说有。

他说“你先忘掉这些”。因为产品生命周期的理念,就是“有兴起就一定有衰弱”。但作为一个品牌人,你的目标就是要让你的品牌长青,让你的品牌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管哪一个世代的人,都会觉得你这个品牌在他们的生活里有存在的意义。

所以我会反思,做很多事情都会想到长远。连微博也是这样,我要经营有营养的微博,而不只是分享吃喝玩乐,希望大家是带着养分走。

曾巧:“生命周期”跟“长期”确实有悖,品牌长青还是要回归到最核心的是“有人在供养他”。

许有杰:打造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品牌很困难。宝洁有好几个百年品牌,一路上经营很不容易,一定会有起伏,但是只要有这个理念跟决心,就能让每一代人都视他的品牌如宝,这是宝洁厉害的地方。

“领导者不能只动嘴,

也要撸起袖子做事。”

曾巧:回顾一下你过去 39 年的职场,有没有一个清晰的主线?

许有杰:不断地走出舒适圈,不断地争取成长、学习。

最开始我在菲律宾,后来去新的市场“台湾”,再到大陆市场,又从做营销到做品牌,做香港总经理,做传播与公关,每次都在跳出我的舒适区。

其中最难的是,从品牌转到总经理。

需要学习很多之前没有碰过的事情,比如管理供应链,客户生意发展,挖掘新商机,以及带动“300-400人”的团队,这些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经历。而且我接手的时候,刚好还是1997年,经济金融危机之后的香港,非常困难,需要重新去激发大家的热情。

很荣幸当时碰到一个很好的 HR 伙伴,他说大家都在看着你呢,你一个没有做过 GM 的人,只做过Marketing的人,凭什么来做我们的GM?

他就说我们来一起计划,一定要有目标,要在最短的时间让大家看到你能够为这个组织带来什么价值

这个举动也影响了我整个职场生涯,后续我每到一个新的岗位,会规划100天能够完成的目标,让大家觉得这个人值得加入组织。

曾巧:实际上这两年大家的士气也有点下滑。就像你刚才提到在香港市场时,大家的状态不太好。那你去做GM,怎么调动团队可以打一场好的仗?

许有杰:这是一个管理者跟领导者的分水线。

做领导的关键是,能够画一个愿景给员工,并且让他们觉得这个愿景值得期待,值得为之而努力。同时要让大家认同你的愿景,另外你也要鼓舞,也要赋能他们,更重要的是——你也要能够撸起袖子做事

很多人会觉得领导高高在上,动嘴、动口,不用动手。但我是跟团队一起撸起袖子做事,这也是宝洁的理念,一个领导不能只是在旁边动动嘴巴、动动脑筋。

这么多年,很多人会觉得说你已经是副总裁了,很多事,包括你对外对内的演讲PPT, 你都会自己参与做,甚至自己做,这是我认为卓越执行很重要的一部分。

曾巧:这个确实我感触很深,还是要去做一些具体的事。你在整个职场过程中有很多角色转变,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如何去克服?

许有杰:要懂得求助。

没有一个人是万能的,你要懂得跟什么人能成为好的拍档,我很荣幸能够在每个岗位都找到一些可以跟我并肩作战的伙伴。他们愿意教我,我也当然愿意教他们,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

比如可持续发展的岗位,是我自己争取来的。因为我觉得公司必须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策略之一。

我跟老板说,如果你需要人来带领这个团队,我很愿意,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我对可持续化很有热情。这个过程中,你就需要知道哪些人你必须把他们招进来,跟你并肩同行。宝洁这几年可持续发展做得比较亮眼的是“供应链创新中心”(让电商更环保,减少电商包装的团队)的创新,我觉得他们的工作很重要,我会常常跟他们一起做头脑风暴,团队伙伴每有一个新的想法就会跟我探讨,我看到后就会思考如何去“讲故事”。像记忆蜂窝、空气胶囊,还有最近的记忆魔方这些都是我们一起碰撞出来的。

我不是包装设计专家,但我对命名、讲故事很有经验。这样的配合,就会是 1 + 1 = 3。

曾巧:你兼着公关、可持续,还有雇主品牌很多不同的工作,如何平衡时间与效率?

许有杰:要抓重点。

一、我清楚知道在每个领域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什么;二、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人来配合我;三、懂得适当的放手,适当的赋能,适当的给团队空间,只跟紧哪些我必须要跟紧事情。

曾巧:你怎么对团队进行赋能?

许有杰:你要赋能,就要确保他们有成就感。

我不是喜欢邀功的人,所以这是很微妙的一个领导角色。我团队做好,我一定会归功于他们。

我常常会换位思考,我第一次带团队我也没经验,就做了一件事,把历年来带领过我的老板,梳理出他们做的那些事情最鼓舞我,那些事情最让我讨厌,我就明白要多做什么,少做什么。

曾巧:这是一种很高阶的换位思考逻辑。

许有杰:这可能是一个愚蠢的方法,但我觉得还蛮有效。

曾巧:不,这才是高阶的情商,“换位思考”是一种很重要的共情能力。通常我们说管理会有人、钱、组织,你刚才说的细节更像是“共同创造”。

许有杰:对。就拿宝洁来说,公司招的人都是对自己有期待的人。他做错了事,我相信他比任何人更难过。那你再打骂干嘛?

当然偶尔也会遇到一些例外,但大部分都是自驱型。所以你要给他足够鼓励。我也会定期给我的同事试错空间,他如果很想去尝试,而且失败的代价并不是很高,那就让他去试,可能他会记得更久。

记得我们去年有个内部的“地球日”小活动”,我们想让员工参与。有一位同事提议,让同事们用我们的一些再生材料,给家里的猫、狗,做猫屋等等。

我就说“真的吗?我们员工有这样的时间做吗?”

他说,“我们很多爱猫爱狗的人,这个可以work。”

虽然我心里觉得,“哇,我们员工很忙了,你要叫他参与这么复杂的活动,不会有太多的人参与”。但是看到他那么坚持,我说“那你就去试试吧”。

一个礼拜后,只有8个人交作业。我就告诉他,idea很好,但你要考虑到它的可执行性,你要了解你的受众,他们有没有这个时间。

其实,多年来我们“地球日”最火的活动是:你希望你的子孙看到什么样的地球,鼓励大家把他们拍过地球美好的照片参与进来。

因为每个人的手机里至少有几张他们去旅游的照片。如果你要员工或者伙伴参与,就要考虑到每个人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不能把门槛弄得太高,做任何事情就要换位。后来他就说,“我学到了,我以后会记住了。”

“我更重视服务性的领导力。”

曾巧:撞了南墙才更记性。总结下来,你在宝洁对于好领导有没有定义?

许有杰:在公司一直教育我们,好领导的定义要有这五个第一。

首先,envision,给大家画一个愿景;

其次,engage, 把大家拉拢到你身边,让他们认同你的想法;

然后,energy,鼓舞大家跟着你的方向走;

再者,empowerment,赋能团队,他们愿意跟你走了,你要让他们在这条路走得更顺、更好;

最后,execution,要跟他们一起撸起袖子干活。同时注重想法的落地性,因为最终消费者看到的是落地的想法。

曾巧:你的职场生涯让你已经掌握了很多不同方面的能力,没有想过要创业吗?

许有杰:我有自知之明。个性不适合,创业者需要具备前瞻性的胆量,可能我那个时候还没有。还有不是我的兴趣所在。

或许未来吧。过去觉得自己没有,但是并不意味未来不会有。

曾巧:我知道你在宝洁里面,引导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我经常会看你的朋友圈,感觉他们跟你可以玩在一起,很好奇你怎么跟年轻人能够玩在一起?尤其是现在经常可以刷到过一些00后整顿职场的视频。

许有杰:我更重视服务性的领导力。

领导除了把愿景画出来,更重要的是能够怎么样协助他们,帮助他们把路上面临的障碍挪开,或解决。

很多年轻人会觉得,我跟他们的级别差距太大,但你不要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在这方面我是非常刻意的,尽量拉近我跟团队的距离,了解他们每个人,愿意跟他们聊天,让他们觉得你不是遥不可及。

我发自内心的想知道年轻人在做什么,定期了解他们在做什么,才比较能够抓住他们的脉搏。

曾巧:你觉得自己跟年轻人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许有杰:凡事要有无惧跟无畏的精神。

当你在一个公司越久,越资深,就会觉得身上有太多的枷锁了,绑手绑脚。如果万一不成功,我要付出的代价会越来越高。

但每次看到那些年轻人,你就会说多解开一个枷锁,去尝试。以及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去发挥想象力,最终受益的也是我们的团队,我们的公司。

这也是我从另外一个领导身上学习到的。当时我们一共四五个人升职做品牌经理,但被安排到了最小的品牌。那时很年轻,心理觉得好不平衡,凭什么他们做大品牌,我做小品牌。

但我很快地就把这个抛在脑后,用心去做,你会发现好多机会点,所以岗位不在于职位,不在于大或小,你投入一定会有回报。

而因为那一年生意增长很好,老板有一天就跟我沟通,让我去菲律宾市场进军洗发水的项目,其实这件事之前尝试过几次,但都失败了,因此必须成功,不许失败,他说我只相信你做这件事情。

我说,“哇,这个责任太大了”。美国人很喜欢用棒球比喻当时他和我说,“没关系,他说你就尽情的挥棒,没打到的那些都不算,我只算你的全垒打”有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后面我也一直记得,跟我下面的人说去挥这个棒。

曾巧:只记功,不记错。

许有杰:对我影响太深刻。

曾巧:从你身上听到很多宝洁背后的长期理念。但这两年确实特别卷,KPI 压力超级大。从一个企业老板角度来讲,如果真的到了很恶劣的环境,就会先保命,再追求其他,所以市场上必然会出现很多短期行为。而宝洁也经历过多次经济周期,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怎么看?

许有杰:宝洁虽然是长期主义,但并没有完全忽视短期。我们会把一个长期目标,化为阶段性目标,这样大家可以更容易地把目标融入他自己的工作。

平衡长期与短期,很重要的一点是,确定我们的底线,不能妥协的事情。比如品牌定位,我绝对不会因为市场的卷,做一个和品牌定位、核心价值不一样的产品或营销手段。

因为宝洁探过很多潮起潮落。为什么SK-II还只坚持神仙水?这个坚持背后是有底气,因为用过神仙水的人就会发现它真的会带来不一样。而宝洁要做的是让每一代的人能够重新认识神仙水,而不要让他觉得这是我妈妈或姐姐用过的神仙水。

所以不要因为市场觉得你已经过时了,而是你要做到让一款产品,一个品牌,永远有它存在的意义。

曾巧:回到更落地来讲,面对短期的时候,比如消费降级,很多高价位的品牌,通过直播或其他方式进行降价,其实,这种降价会损害品牌,“作为消费者会觉得它可能真的也就值这个低价”。

许有杰:因为很多人对价值的定位等于价钱。但是价值是一个综合体。这个品牌在大家心目中值不值得。

曾巧:所以这是心智的问题。但很多品牌确实在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失去了坚守的东西,甚至价格也让出很多。

许有杰:我不敢说公司没有犯过这方面的错,但很重要的是,你敢很快地去意识到错误,同时把它再引入正道上。

“如果把生命看成一个职业生涯,

更重要的是谁能一直产出。”

曾巧:谈到专业,你说做品牌要忘掉周期,做公关你觉得做的是什么?

许有杰:品牌人是公司的C位,他比较像一个全才,都要兼顾。公关比较像专才,是协助品牌达到长期主义的路径,我们是通过保护品牌的声誉来带动生意。

这就需要你找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品牌的可靠性,可信性,让品牌口碑变得越来越好。

曾巧:你经历的角色比较多,比如可持续化需要很多部门的协同,但调动协同或者资源本身很有难度,也是普遍的职场中常遇到的情况,你怎么促进别人跟你协同?

许有杰:这件事情前提要融入到公司的重点策略或项目中去,不然真的很难去调动。有了这份加持,你再去拉拢或带动更多不同的部门一起向前会变得更容易,这个过程中一定要组织有共识。

曾巧:如果给你的公关生涯打分,100 分是满分,你会打多少分?

许有杰:80-85分,因为我是半路出家,跟传统公关人不太一样。公司游说了我很多年,来做传播与公关,我说为什么?一方面是因为我学传播,讲故事的能力比较强;另一方面是懂生意,可以把做过生意的经验带进来,不是为公关,而是永远站在公司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再去想公关怎么进行辅助。

曾巧:当职位升的越高,很多时候几乎一天到晚连轴转,你怎么去权衡生活和工作?

许有杰:跟你分享一个故事,我工作的前十年,几乎没有放过假,没有什么生活照,没有什么旅行,当时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太重了,一天不都能缺席,直到第十年,我有一次生病做手术,被迫休息了五六个礼拜,我发现公司还是照样运转。

所以要聆听自己的身体,适当的休息,避免完全被掏空,因为只要一旦被掏空,就会变成一个没有生产能力的人。后来我就通过运动和饮食,适当的休息,去经营自己的能量,这样才会有更多的精力去扮演人生中多重的角色,并且把每一个都做到最好。

哈哈,但我还是很拼,只是不暴饮暴食,给自己足够的休息时间,该喝水就要去喝水,该去洗手间也不要憋住。因为差那一分钟,对整体来讲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曾巧:之前也有人问我创业和生活怎么平衡,我当时就说有失就有得,牺牲掉了生活获得了工作。但今天从你这里获得另一份答案,你需要去经营,而不是24小时间内做时间分配,要保持自身的体能够像滚雪球一样持续变好。

许有杰:不要用“一天”来衡量平衡,可以把时间放长远。比如一个季度,你有小孩,暑假的时间多一点时间在家庭,平常上课时间多一点时间在工作,而且我们的工作至少也有季节性。而且所谓平衡不一定是50:50. 这会根据自己的人生阶段而有所不同。

曾巧:现在职场很多人到35岁会有些年龄焦虑,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许有杰:年轻的时候,会觉得我必须在10年,15年,必须要做到什么样的职位,这不太跟年龄本身挂钩,而是自己在职的时间。当然也会把自己弄得非常非常焦虑。

后来我就发现比别人早一点,晚一点,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也不会有人记得你当年比谁升得更快。如果你把生命看成一个职业生涯,更重要的是,谁更持久,谁有一直产出。

职场不要只关注纵向的发展。比如宝洁是一个非常扁的公司。一个新加入的同事,到大中国区的总裁不过五、六个级别的距离。你哪怕成绩再好,也最多4年-6年升职一次,更何况不是每个人都能变成CEO。更重要是你自己有没有不断的升值,提升自己的价值,不要只在意升值的职位。

曾巧:在宝洁39 年,你觉得它给你留下最重要的资产是什么?

许有杰:在宝洁的经历和学习到的知识,这是别人都拿不走的东西,因为他已经融入我整个身体里了。

曾巧:你对自己“杀青”的节点满意吗?

许有杰:我觉得是满意的,没有遗憾,反而很有成就感、幸福感,要不然我也不可能坚持 39 年多。

曾巧:你说自己是从石器时代到 AI 时代。现在deepseek、open AI很火,大家很担心被AI代替,你作为资深的职业人,有没有一些建议给年轻的职业人?

许有杰:第一个不能失去好奇心;第二个不能失去学习的能力,丢失学习的敏捷度是最致命的;第三个要有开放的心怀来拥抱新的东西。

我认识一个人,大家都在用智能手机的时候,他很排斥与抵触这类智能产品。他没跟上变化的脚步,就失去竞争力。

曾巧:那他会错过很多东西。

许有杰:我都会尽量第一个去尝试,deepseek出来我就开始在用了。

曾巧:感觉怎么样?

许有杰:我觉得很好用。很多人会问我人类会不会被AI取代,你可以问deepseek这个问题,你猜他的回答。

曾巧:是什么?我还真没问过。

许有杰:他说目前没办法取代人。因为人有情感,有想象力,人跟人之间的互动是AI没办法取代的。

曾巧:但这可能也是现阶段?

许有杰:我相信AI再怎么聪明,人类还是有他的优势,是没办法被机器取代。

曾巧:你“杀青”后,在生活上有什么变化?

许有杰:我还没有进入真正杀青的状态,目前为止七八个礼拜,又逢过年、春节,很多手续要办。

但有两件事情有很明显的改变:我每天能够睡多一到两个小时,甚至我终于体验什么叫做回笼觉,之前就像军训一样,虽然设了闹钟,但永远都比闹钟早起;另外就是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以前总是因为有工作的原因没办法给家人适当的陪伴。

曾巧:未来你会想做些什么?

许有杰:还会做一些跟内容有关的东西,今天对我来说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起点,因为我六七八个礼拜,没有做任何跟工作有关的事情,突然间我的工作群什么都没了。我跟你的微信群是我七八周以来第一个工作。

曾巧:哈哈哈,我给你带来了新的工作内容。

许有杰:还蛮有仪式感。现在我也在期待下一个剧组是什么。

来源:Morketing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