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剩不足3成! 1993年新疆引进苗木,让亚洲最大原始果林被啃近20年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9 16:26 2

摘要:这片野生果林是亚洲大陆最大的原始野生果林,也是最密集的一片,主要分布在新源县、巩留县境内。

文|万象硬核

编辑|万象硬核

«——【·前言·】——»

在广袤的中国西北角,新疆天山脚下,生长着一片第三纪幸存下来的原始野生果林。

这片野生果林是亚洲大陆最大的原始野生果林,也是最密集的一片,主要分布在新源县、巩留县境内。

众所周知野生的植物向来都是“种质资源库”,保留着很多原始并且多样的基因,这片野生的果树也不例外,所以它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这片野生苹果林的面积大概在14.4万亩左右,也是我国境内唯一保存下来的天然果树基因库,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从1993年开始,这片珍贵的原始果林就开始饱受病虫害的折磨,而这样的摧残居然持续了将近20年的时间。

在这20年的时间里面,很多野生果树的皮层被严重破坏,最后干裂变色,最终枯死。

截止到2014年,这片野生果树林中的70%以上的树都枯死了,最后就剩下不到3成的果树还在苟延残喘。

其实在2006年之后新疆当地政府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们每年都安排一批人去给这些树打孔注药,还会将病枝修剪掉。

但仅仅是这样还是没能彻底杜绝果树们被虫子困扰,所以林业部门还聘请了一批社会上的专业人员进入果林进行驱虫。

这些工作人员用了很多种方法进行驱虫,但最终也是降低了害虫的密度,并没有将这种害虫彻底消灭。

那么这些害虫究竟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么厉害呢?

«—【·远道而来的果树“杀手”·】—»

这种害虫并不是凭空出现的,1993年的时候,新疆引进了一种苹果苗木,谁知道这批苗木上携带了一些虫子,就这样来到了伊犁河谷。

伊犁河谷的气候很适合这种小虫子生长,所以它很快在当地的果树中蔓延开来,就这样进入了原始果林里面。

这种虫子叫做小吉丁虫,又名串皮虫,它的体型小巧玲珑,成虫体长约5-10毫米。

它的身体狭长,呈扁平状,犹如一把精巧的柳叶刀。

小吉丁虫的头部较小,前端尖锐,触角呈锯齿状,体色通常为紫铜色,它的翅膀坚硬,上面布满了细密的刻点。

小吉丁虫平时生活比较隐蔽,它一年发生1-2 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皮层内或木质部表层的蛀道中越冬。

当春天来临,气温逐渐回暖,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它们在皮层内继续蛀食,形成蜿蜒曲折的蛀道。

4 - 5月间,幼虫老熟后,在蛀道末端化蛹,蛹期一般为10-15天,之后成虫羽化而出。

成虫羽化后,会在蛹室内停留一段时间,待身体充分硬化后,便会咬开树皮,钻出树洞,飞向外界。

成年的小吉丁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喜欢在晴朗、温暖的天气里活动。

它们常常栖息在果树的叶片上,以叶片为食,补充营养。成虫的寿命较短,一般只有20-30天。

但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它们却肩负着繁殖后代的重要使命,雌成虫在交尾后,会选择在果树的枝干上产卵,卵多产在树皮的裂缝、伤口或芽的基部。

卵呈椭圆形,初产时为乳白色,随着胚胎的发育,逐渐变为淡黄色。卵期一般为7-10天,孵化后的幼虫会立即钻入树皮,此时它就能危害果树了。​

小吉丁虫原产于北美洲,由于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和传播能力,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扩散。

目前,它已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等多个地区。

在中国,小吉丁虫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陕西、宁夏等北方省份,其中新疆的伊犁河谷地区由于其适宜的气候和丰富的果树资源,成为了小吉丁虫的重灾区。

随着全球贸易的日益频繁,小吉丁虫还有可能进一步扩散到其他地区,对更多的果树资源造成威胁。​

小吉丁虫对果树的危害堪称毁灭性的,它通过钻注果树枝干的皮层形成蛀道,这一行为就如同在果树的血管中制造堵塞,阻碍了树液的正常流通。

树液是果树生长和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一旦树液流通受阻,果树的各个部位就无法得到充足的养分供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果树的皮层开始干裂变色,形成坏死伤疤。

起初,这些伤疤可能只是零星分布,但随着小吉丁虫幼虫的不断蛀食,伤疤逐渐扩大、连接,最终导致整株果树枯死。​

在天山野果林,由于野果林内的果树大多为自然生长,树龄较大,自身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更容易受到小吉丁虫的侵害。

想要防治小吉丁虫也有一些方法,例如,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成虫,通过释放人工合成的小吉丁虫性信息素,吸引雄成虫前来交配,然后将其诱捕消灭,从而减少成虫的交配机会,降低虫口密度。

此外,还有引入小吉丁虫的天敌,如寄生蜂等,通过生物之间的自然制衡关系来控制小吉丁虫的数量。

但不管怎么说,想要彻底消灭小吉丁虫还是不现实的。

而且苹果小吉丁虫已经在新疆建立了种群,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环境,彼时正处于处于扩散及爆发期,这意味着未来野果林面临的防治形势将更加严峻。

尽管目前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但要彻底消灭小吉丁虫,恢复野果林的生态健康,仍然任重道远。

尽管天山野果林目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但我们不能放弃希望。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通过科学的防治手段和持续的保护行动,这片珍贵的原始果林有望逐渐恢复生机与活力。

它将继续在天山脚下绽放绿色的光芒,为地球的生态多样性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

参考:

新华网《新疆亚洲最大原始野生果林仅剩不足三成》2014-12-5

来源:牧子说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