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暴涨的收益率美债市场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剧烈震荡。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关口的时刻,整个交易大厅陷入一片死寂。交易员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看着那根红色曲线几乎以垂直的姿态向上攀升。短短数小时内,收益率暴涨25个基点,创下2023年末以来的最高水平。更令人震
暴涨的收益率
美债市场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剧烈震荡。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关口的时刻,整个交易大厅陷入一片死寂。交易员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看着那根红色曲线几乎以垂直的姿态向上攀升。短短数小时内,收益率暴涨25个基点,创下2023年末以来的最高水平。更令人震惊的是,仅仅三个交易日,30年期收益率就上涨了56个基点。这种剧烈程度的变动,即便是经验丰富的交易员也表示闻所未闻。与此同时,被称为"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债收益率同样出现剧烈波动,单日上涨21个基点至4.503%。市场恐慌情绪开始蔓延,投资者纷纷寻求避险。
历史性的异动
著名研究机构BiancoResearch的创始人吉姆·比安科指出,如此剧烈的市场波动上一次出现还要追溯到1982年1月7日。然而,当时的市场环境与现在有着本质的不同:彼时美债收益率高达14%,56个基点的波动在当时的高位基数下显得相对温和。而在当前的低利率环境下,如此剧烈的波动无疑反映出市场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比安科认为,这轮暴跌背后极可能是由强制清算引发,市场已完全脱离了正常的波动范畴。各大金融机构的风控部门纷纷拉响警报,市场参与者开始为可能出现的连锁反应做准备。
基差交易的困境
万亿美元规模的美债基差交易正面临严峻考验。这个高度杠杆化的交易策略,在正常市场环境下能够提供稳定的套利空间。然而,当市场波动加剧时,这种策略的脆弱性便暴露无遗。据业内统计,主要参与这一交易的对冲基金,包括千禧年、城堡、Balyasny等,平均杠杆倍数高达20倍。这意味着仅仅5%的损失就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的局面。目前,这些基金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不得不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被迫平仓,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流动性的考验
市场流动性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枯竭。野村利率交易员Ryan Plantz在其内部备忘录中警告,美国国债市场正经历着职业生涯中从未见过的大规模平仓潮,一个危险的流动性真空已经形成。这种状况正在向其他市场蔓延:股市面临抛售压力,债券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外汇市场也出现剧烈波动。特别是日元等避险货币出现异常走势,预示着市场避险情绪正在升温。
美联储的两难
市场的目光现在全部集中在美联储身上。然而,美联储面临着极其棘手的困境:如果迅速采取行动,可能被解读为对特定市场参与者的救助,引发道德风险;如果坐视不管,可能导致市场动荡进一步加剧。多位市场分析师认为,美联储可能不得不考虑启用常备回购便利(SRF)、暂停量化紧缩(QT)等措施。有专家甚至提出了采用"对冲式购债"的创新方案,即在购买国债的同时卖出等量国债期货合约进行对冲。
市场的期待
未来48小时内的两场美债标售将成为检验市场信心的关键时刻。虽然由于一级交易商的托底义务,理论上不会出现正式的标售失败,但如果一级交易商的获配比例过高(达到40%或50%),实质上就等同于标售失败。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这两场标售的结果以及美联储的反应,可能成为美国近代金融史上最重要的时刻之一。
风险的蔓延
系统性风险正在各个市场间传导。回购市场的融资压力开始显现,银行通过房利美等机构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这些都是需要密切关注的预警信号。市场参与者担心,如果这些指标继续恶化,可能促使美联储不得不考虑采取更激进的政策措施,包括紧急降息等。然而,在当前通胀压力仍存的情况下,这种政策转向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应对之策
面对当前的市场动荡,各方参与者需要保持高度警惕。金融机构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密切关注交易对手风险。投资者则需要重新评估投资组合的风险敞口,为可能的市场剧烈波动做好准备。政策制定者面临着在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道德风险之间寻找平衡点的艰巨任务。一些专家建议,可以考虑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市场干预措施,而不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危机应对方案。
#金融市场#美债危机#流动性风险#金融稳定#市场监管#系统性风险#政策应对
来源:炎哥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