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思南(ID:AG.Lsn)第一次登上VCT CN联赛舞台时,赛事给观众抛出了一个讨论话题:Lsn作为电竞老将,初登VCT CN赛场能否打出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在许多观众心目中,被誉为“FPS天才”的李思南能否在无畏契约赛场继续书写他的故事看点十足。但对李思南
作者:二闹
图片:源于网络
1月12日,李思南迎来自己在VCT CN联赛的首秀。那是2025 VCT CN联赛启点赛的第二个比赛日,他所在的队伍AG对阵NOVA。
选手登场环节,从选手通道走出的李思南看起来十分轻松,他嚼着口香糖,面带笑容和等待他的观众一一击掌。围在通道旁的观众明显更兴奋了些,当李思南走过人群的时候,许多观众都冲他喊着什么。
在无畏契约这个“新赛场”上,我们仍不难发现李思南在FPS领域影响力的蛛丝马迹。
他在VCT CN联赛中的首秀是有戏剧性的。当AG与NOVA的选手们登场完毕,主持人的声音适时响起:“这是一场变与不变的对决。”
这样的描述来自两队阵容,NOVA保持着原班人马,而AG则在新赛季迎来了包括李思南在内的多位“新面孔”。而且,这样的描述也十分贴合李思南的经历:他的电竞赛场经历断断续续已有15年之久,曾辗转于多支职业俱乐部,甚至横跨多个FPS电竞项目,转战《无畏契约》的他,正又面临着一场关乎于自己的“变与不变的对决”。
01 “就这么简单”
在整个电竞行业中,李思南算得上“异类”。
许多FPS“老兵”都很熟悉,李思南的电竞生涯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2010年,在整个行业中,能够比他职业生涯更长,并且如今仍然以选手身份征战赛场的人寥寥无几。而且现在,《无畏契约》是他职业生涯中横跨的第三个竞赛项目了。
今年1月2日,AG无畏契约分部正式官宣李思南加盟并担任首发选手,这则消息在FPS圈子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大家最好奇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什么?
站在“行业观察”的角度,我们的疑问也更多。大多职业选手只专精于一个电竞项目,且在年龄逐渐上升、竞争力逐渐下降的阶段,通常会选择退居幕后(转型教练或俱乐部管理层)或者转型游戏主播。这背后有一个很直白的逻辑:选手会将多年征战赛场积累的经验与影响力“二次利用”,不至于在职业转型上从零开始。
在笔者看来,李思南跨项目的选择存在风险。在4月7日的对话中,我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在之前的项目,不管是世界赛还是联赛,可能(自己)该拿的成绩基本都拿过了,所以自己想有更多的突破。”李思南说,“电竞人生就这么短,肯定想让自己有更多的创新,想展现更多不同的自己,就这么简单。”
他对自己跨项目的动机解释得轻描淡写。而《无畏契约》与其他传统FPS项目的差异性,也为他提供了一些底气。
在李思南看来,《无畏契约》由于英雄及技能机制等设定,竞赛对抗的博弈点并不局限于单纯“刚枪”和相对直给的固定道具应用与团队协作。根据英雄角色的不同,团队技能搭配的不同,战术与策略往往更易左右一场对决的局势走向。
“这些东西(博弈)会让敌人所在的优势点位变成劣势点位,为你的‘对枪’提供更多优势,我个人觉得这个游戏不是特别吃年龄的。”他说。
游戏项目提供的“客观条件”,加上自身对“创新”的追求,李思南转战《无畏契约》看起来顺理成章,但实际上,他所面临的挑战并不如上述一样轻描淡写。
《无畏契约》的对抗节奏与传统FPS项目有所差异,例如前者的“屏障”机制将对抗节奏的下限拉得更低,这意味着在职业比赛中,选手需要面对不同战术带来的更多变的节奏压力。适应完全不同且多变的竞赛节奏的是李思南“初来乍到”遇到的核心困难。
另一个挑战来自他多年形成的“肌肉记忆”。“我之前玩的游戏可能(枪械道具)可以点射可以扫射,但这个游戏(无畏契约)大多数枪械只能点射,它需要你改掉很多以前的游戏习惯。”李思南说。
在这一点上,李思南丰富的职业赛场经历反而像是成了自己的“短板”。
也正是因为这些困难,以及身兼队伍指挥位,他需要适应学习的内容更加庞杂。日常训练中,他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在练枪上,与此同时,还需要多看同位置选手以及其他强队的各类技战术。
“包括学习别人为什么在这个点位,为什么会这样打,自己去举一反三,然后长时间地练习,把这些技巧全部运用上,也让自己养成一个(学习进步)的好习惯。”李思南说。
02 不再痴迷“又是李思南”
在李思南成名的那片赛场上,“又是李思南”是一个浓缩着他无数高光表现与荣誉的梗,也记载着他曾经的年少轻狂。
十多年之后,他身份实际上没有太多变化,但自己眼中的电竞已经与以往不同。
“现在,电竞对我来说意味着是人生的事业了,可能我年轻的时候把它当一个爱好,把拿成绩当作一个梦想,现在可能我是把它看作一个事业去发展了。”他说。
在后续的对话中,“把电竞看作事业”这一模糊的描述逐渐清晰起来,这种观念的变化也体现出他的成长。
“我刚开始打职业的时候,更多是以个人的状态和打法为中心去赢得比赛,现在想得更多的是以团队的方式去赢得比赛。”说起这些年自己的变化,他觉得自己的心态更成熟了。
这样的成长与成熟体现在更多对话的字里行间。笔者当时提到一个问题:现在你个人的目标是什么?
“我的短期目标就是想先帮助我们队伍度过‘阵痛期’,让队伍阵容等各方面情况先稳定下来。”他说,“长期目标肯定是想让我们AG成为CN赛区一支有竞争力的队伍,包括像EDG一样,去争取世界冠军。”
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他的定位也和以往完全不同。他坦言,自己如今在满是年轻人的队伍中扮演着“老大哥”的角色,“当他们遇到游戏中的问题、生活上的问题、情绪上的问题,我都很乐意去用我的经验帮助大家”。
他口中的个人目标以及角色定位已经与团队发展紧密相关。
“我觉得自己唯一不变的就是享受在赛场上的感觉,坐在舞台上,粉丝的加油声,戴上耳机之后,我的身体,包括我的大脑会特别兴奋,我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比赛中,这种感觉让我特别享受。”
相比于在无畏契约赛场续写“又是李思南”的故事,这位32岁的“老兵”如今更愿意陪伴团队成长,并享受当下。
来源:体育产业独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