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9日上午九点,首届守真中医文化节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拉开帷幕,这场以"守真"为名的文化盛宴,不仅是对金元名医刘完素(守真先生)的致敬,更在仝小林院士的阐释下,将千年医学智慧与现代生命哲学熔铸成照亮时代的精神灯塔。
晨光穿透薄雾,将保定市中医院东侧的守真中医药博物馆染成琥珀色。
4月9日上午九点,首届守真中医文化节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拉开帷幕,这场以"守真"为名的文化盛宴,不仅是对金元名医刘完素(守真先生)的致敬,更在仝小林院士的阐释下,将千年医学智慧与现代生命哲学熔铸成照亮时代的精神灯塔。
一、祭典: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在博物馆前的广场上,一袭素衣的仝小林院士手持花篮,缓步走向刘完素雕像。青铜像前的供桌上,艾草、黄芪等36味中药材摆成北斗七星状,氤氲药香与晨露交融,仿佛将时光拉回八百年前。
守真先生以'六气皆从火化'破局千年医道,以'一针救两命'诠释医者仁心。"仝小林院士特别提到刘完素"三拒金章宗征召"的典故,"这种'守真'精神,恰是当代医学最稀缺的品质。
在场的三十多名中医药学子们纷纷垂首,仿佛感受到历史的重量。
二、论道:院士解码守真思想的三重境界
在随后的主旨演讲中,仝小林院士将刘完素的医学思想提炼为"守真三境":
1. 守自然之真
"刘完素提出'天癸之精,禀于父母',这与现代系统生物学的'基因表达调控'不谋而合。"院士展示了守真博物馆珍藏的《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复刻本,"防风通圣散中20味药材的配伍,暗合现代药理学中的多靶点协同机制。"
2. 守生命之真
讲到刘完素六气皆可化火,引申到六欲皆可化火,创新六通态把治疗,由感冒说起,到消渴病,由古及今,删繁就简,大道至简,不失大家风范!
3. 守医者之真
"刘完素拒绝做太医,却在保定乡间行医四十载。"院士展示疫情期间自己在武汉方舱医院的工作,"真正的守真,是在名利诱惑前守住初心,在时代浪潮中锚定方向。"
三、传承:当古老智慧遇见年轻力量
祭典结束后,30名青年中医师在刘完素像前庄严宣誓:"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这一幕让现场观众动容,而随后的文化市集更展现了传统医学的现代活力。
在"守真实验室"里,学生们用AI技术分析《素问玄机原病式》的用药规律;在"本草工坊",孩子们用3D打印技术复刻古代药具;最热闹的"药香直播间"里,主播正在演示用刘完素经典方制作驱蚊香囊,在线观看人数突破10万。
四、启示:守真思想的当代回响
当被问及"守真"对现代人的启示,仝小林院士走到博物馆的"守真树"前:"这棵槐树已有千年树龄,它的根系深扎地下,却不断向上生长。这就是守真的真谛——在坚守中创新,在传承中突破。"
此刻,博物馆外的香樟树正随风摇曳,药香与书香交织成动人的旋律。这场文化节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在院士的阐释下,为当代医学指明了方向:唯有守住"真"的内核,方能在科技浪潮中保持定力,让古老的中医药智慧在新时代绽放异彩。
来源: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