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级冲击波!比亚迪汉L和唐L上市,售价20.98万元起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0 00:16 2

摘要:4月9日晚,比亚迪在深圳总部正式举行发布会,王朝网技术旗舰车型汉L与唐L横空出世,这场被业界称为"技术深水区攻坚战"的发布会,不仅展示了中国智造的全新高度,更以"激光雷达全系标配+兆瓦级快充+高阶智驾"的技术组合拳,在20万元级高端市场投下战略级产品。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白热化竞逐中,中国品牌正以技术创新重构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4月9日晚,比亚迪在深圳总部正式举行发布会,王朝网技术旗舰车型汉L与唐L横空出世,这场被业界称为"技术深水区攻坚战"的发布会,不仅展示了中国智造的全新高度,更以"激光雷达全系标配+兆瓦级快充+高阶智驾"的技术组合拳,在20万元级高端市场投下战略级产品。

当传统豪华品牌还在为电气化转型踌躇时,比亚迪已用硬核技术参数与颠覆性定价策略,在高端市场树起中国品牌的科技标杆。

其中,汉 L EV 701km 激光雷达尊享型 21.98 万元、701km 激光雷达旗舰型 23.98 万元、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 27.98 万元;

汉 L DM 200km 激光雷达尊享型 20.98 万元、200km 激光雷达旗舰型 22.98 万元、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 25.98 万元;

唐 L DM 215KM 激光雷达旗舰型 22.98 万元、200KM 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 24.98 万元、无人机玩家版 28.58 万元;

唐 L EV 670KM 激光雷达尊享型 23.98 万元、670KM 激光雷达旗舰型 25.98 万元、四驱激光雷达旗舰型 28.98 万元。

据介绍,汉 L 和唐 L 为比亚迪王朝网的技术旗舰车型,EV 版本首搭超级 e 平台,搭载全新的兆瓦闪充技术,设计上采用了全新的家族化语言。比亚迪还为两款新车推出专属权益,6 月 30 日前置换购买可享 1 万元置换补贴,比亚迪用户 6 月 30 日前置换购买可享 1.5 万元置换补贴。

比亚迪汉 L 长宽高分别为 5050 × 1960 × 1505mm,轴距为 2970mm。


比亚迪汉 L

外观方面,新车采用了家族式升级的 "LOONG FACE",设计仍由比亚迪全球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团队操刀打造。该车外形主打大气、动感,前脸配备主动式通风口,翼子板上的 " 龙须 " 与隐藏式前门把手在视觉上形成一体,车尾搭载 " 凤翎尾灯 "。

配色方面,提供琉光银(定窑白瓷)、墨竹青(龙泉青瓷)和端砚灰(建窑建盏)等灵感来自中国瓷器的配色。

内饰方面,新车采用新款内饰设计,提供棕、白两款配色,中控面板上运用了竹木饰板融合形成的切割型面,也保留了部分物理按键。

配置方面,该车前排座椅支持加热、通风、按摩,后排座椅则配备了较大尺寸的中央扶手、老板键,四门均搭载双层玻璃,还配备车载冷暖箱、香氛系统、前排手机无线充电、丹拿音响等舒适性配置。

动力方面,新车提供纯电和插混动力可选。

纯电版本基于 " 超级 e 平台 " 打造,搭载全新刀片电池,单电机最大 500kW 功率,双电机分别拥有 230kW 和 580kW 功率,零百加速最快 2.7 秒。

混动版搭载第五代 DM 技术,1.5T 发动机最大功率 115kW,电机最大功率 200kW(DM-p 车型为双电机),提供 145km、170km 纯电续航,零百加速最快 3.9 秒。

比亚迪唐 L

比亚迪唐 L 长宽高分别为 5040 × 1996 × 1760mm,轴距为 2950mm,并会配备 20 英寸低风阻轮圈。

外观方面,新车前脸调整了龙须的比例,营造出一种流动的运动效果。另外,车辆的 D 柱造型采用了特殊设计。

尾部方面,比亚迪唐 L 采用了简约设计风格,灯组设计灵感源于中国文化中 " 方瞳 ",尾灯对中国结贯穿尾灯设计进行系列性延展,其中," 凤翮 / 凤翎 " 尾灯取形凤凰羽翼的形态;而 " 竹韵 " 尾灯灵感源于中国传统技艺中的编制工艺,有着不错的辨识度。

内饰方面,新车采用 " 庑殿构型 ",结合立体 3D 切割形面的设计特征,运用在整车架构和局部细节上,前舱主仪表面板采用竹木饰板融合形成的切割形面。

动力方面,新车提供混动及纯电两种供选择,与汉 L 相同。

从汉L将旗舰纯电轿车零百加速推进到2.7秒俱乐部,到唐L无人机玩家版开辟智能出行新场景,比亚迪的这次技术迭代远超出产品升级的范畴。在欧美车企因补贴退坡放缓电动化进程的当口,中国品牌正以每月甚至每周一次的技术跃进重塑游戏规则。

值得深思的是,两款旗舰产品在20万+的区间实现2.7秒破百,这种"性能平权"策略或将重构高端汽车的价值评估体系。当激光雷达从选配变为标配,当兆瓦快充开始挑战燃油车补能效率,这场由技术革命引发的市场变局,正在比亚迪的引领下进入深水区。

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而言,这或许正是从市场领跑到技术制胜的关键转折。

来源:互联网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