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亲爱的班主任老师们:大家中午好!今天咱们聚在这里,既是一次工作的交流,也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作为校长,我特别想对大家说一声:辛苦了!每天早上七点多钟,我们在校门口执勤,总是最先看到咱们班主任们的身影,大家一进入校园就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在教室开窗通风,有的在走廊轻
亲爱的班主任老师们:
大家中午好!今天咱们聚在这里,既是一次工作的交流,也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作为校长,我特别想对大家说一声:辛苦了!每天早上七点多钟,我们在校门口执勤,总是最先看到咱们班主任们的身影,大家一进入校园就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在教室开窗通风,有的在走廊轻声提醒孩子收作业,有的弯着腰帮孩子整理红领巾……这些画面都是学校最美的风景。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班主任工作的三重身份——班级的“当家人”、学生的“引路人”、学校的“顶梁柱”。
一、班主任是班级的“当家人”
把常规做到极致就是特色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因此班主任理所当然是班级的“当家人”。一个班级搞不搞得好,与班主任有着莫大的关系。我们希望“一班一品,班班有特色”,但特色不会凭空而来,得从扎扎实实的日常管理中生长出来。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需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我校一直重点推进学生“六好常规”(即读好书,出好操,午好静,写好字,保好洁,放好学),归根结底就是要求老师们,要把孩子们的基础打牢,习惯养好,把小苗扶正,让每个班级都能成为学生成长的沃土。
1. 读好书:让书香浸润童年
如果我们把小学生的一天比作一列出发的小火车,晨读就是“启动引擎”的时刻。短短的10-15分钟,看起来只是读读书,背背诗,实际藏着很多“神奇功效”,比如,给大脑“开机”,唤醒学习状态;给学科“打底”夯实各科基础;给班级“定调”,培养规则意识等。
因此,每天早上7:50,当美妙的晨读音乐响起,教室里就该有琅琅书声,孩子们或读,或背,或诵;读的形式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小老师带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分角色读等百花齐放。同时,我们还可以创新评价机制,如我了解到有的班级发放“金嗓子”贴纸,评选“晨读之星”等激励方式就很可取。
总之,咱们老师要做的,就是要让15分钟既有书声琅琅,又有笑声阵阵,更有点点星光在孩子眼里闪亮。
在日常的阅读推广中,有的老师创新了“三分钟好书推荐”,有的班级设置了“阅读存折”,这些金点子特别值得推广。但我也想提醒大家:不要只盯着“读了多少本”,也要关注“读进了多少心”。比如在共读《夏洛的网》时,有老师布置让学生给蜘蛛夏洛写感谢信,我认为这样的阅读是走心的。
2. 出好操:用脚步丈量成长
我们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落实学生在校阳光运动两小时,上午下午各安排一个40分钟的大课间。目前在学生成长中心和课程管理中心两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搞得热火朝天,有声有色。
班主任在落实大课间活动和出好操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组织与监督,确保活动有序开展;教育与引导,强化学生认知;榜样示范,以身作则带动参与;反馈与改进,优化活动效果。通过系统管理,班主任能将大课间出操,从“被动执行”,转化为“主动参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3. 写好字:一笔一画见功夫
最近听三年级(2)班张靖宇老师的课,孩子们的生字本让我眼前一亮——每个字的顿笔、回锋都像小书法家。通过了解,班主任张老师透露自己的秘诀就是“每天午书15分钟,落实师生同练字”。咱们不妨都来学学这法子,预备铃响后的三分钟,老师在黑板上规范写,学生在座位上认真练,师生静心书写同框的画面多美好!
4. 午好静:养出精气神
午休管理是块“试金石”。有的班级学生能安静阅读,有的班却总有人窃窃私语,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班级管理是否有序。这里分享个小妙招:建议每班设置“午休值日生”,每天选一个孩子戴“静音小卫士”胸牌巡查,师生齐抓共管。我想请大家明白:午休不是压抑学生天性,而是为了下午的学习更好地积蓄能量。
5. 保好洁:细节见品格
前段时间,我在五年级(1)班陪餐,发现一个细节——每个孩子离座前都会低头看看地面,发现垃圾顺手捡起。听班主任邓茜老师介绍,她们班实行卫生包干制,并有个“三秒钟自查清洁”的习惯,即上课前和下课后,每个孩子都要花三秒钟,检查一下自己的座位下面是不是有纸屑,如果有,立即处理。
“校园是我家,保洁靠大家”,我们要把劳动教育融入班级日常,发挥小干部的作用,实行责任包干:窗台谁来擦?绿植谁来浇?图书角谁来整?每个岗位都要做好安排, 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份“责任田”。
6. 放好学:安全无小事
放学路队最能看班风。上周下雨,我发现二年级(2)班的路队依然整齐,秩序井然,因为班主任邓小娥老师,对打雨伞的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并未雨绸缪,提前在班级准备了一批一次性雨衣,因此全班无一人淋雨。我认为这些细节,体现的是班主任的用心。
班主任需将安全理念融入日常点滴,如放学前的“一分钟叮咛”不能省——检查书包、提醒安全、整理桌椅,这些内容看似琐碎,实则重要。我们要通过规范化、人性化、常态化的管理,真正实现“放好学,安全无小事”的目标。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们要在关键处发力,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除了常规管理,本学期还有几项重点任务需要咱们共同落实,这些工作关乎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
1. 视力健康“六个一”:守护心灵之窗
每天上午下午两次眼保健操保质保量、每周一次座位轮换坚决执行、每月一次视力自测落实到位、每学期一次专题讲座不可或缺、每学年一次视力筛查按期完成、每个家庭一张护眼贴士宣传到位。特别提醒:课间十分钟必须“赶”学生出教室,远眺绿树远方比多做两道题重要得多。守护孩子们的心灵之窗,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2. 体质健康达标:为未来储能量
体质健康达标,对于个人的未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就像是为未来储存能量,能在多个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挑战,实现个人目标。而良好的体质需要从小锻炼。
我们要优化体育课程与活动设计,提高学生参与度与运动实效;优化大课间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空间,采取集中与分散的方式,保证运动的趣味性和灵活性;通过优化体育活动课程,盘活体育场地资源,既要灵活运用“上天入地”,也要综合利用“金边银角”,因地制宜开展“集体运动”+“微运动”,保证体育活动课场地需求。
重点落实体质健康项目如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50*8折返跑等。确保各班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不低于95%,优良率达到60%以上。体育组会积极配合咱们做好数据跟踪。
各班主任要重点关注“小胖墩”和“豆芽菜”。建议每班开展学生体育项目公示栏,日日练,周周测,月月评;设立“运动挑战赛”——比如“21天打卡计划”,同时也要积极发动家长关注孩子的体质健康,可适当布置一些体育家庭作业,鼓励家长拍孩子运动视频,利用人人通活动广场打卡落实。
3. 劳动育人:在汗水中成长
本学期学生成长中心安排了一次爱心义卖,准备用义款购买蔬菜种子和种植筐,学校也将逐步完善种植园,争取每个班都能分到“一畦责任田”。据我所知,304班方典老师,505班陈鑫老师,所在的班级种植活动就做得很不错。去年我还亲自品尝过他们种植的小番茄、小草莓,味道好极了!
我们既要培养孩子们会琴棋书画,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能识五谷六粟。新的学期,我们要带着孩子翻土、播种、浇水,希望每个班都能和孩子们一起举办“丰收节”,享受劳动带给我们的快乐。我希望老师们不要把劳动教育当做一场作秀,只有让孩子手上沾泥、脸上淌汗,他们才会真正懂得“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意义。
4. 家校共育“四个一”:携手托举希望
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尤其是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家长是我们最好的合作伙伴。因此,我提议咱们每月要开展一次家长微课堂(请家长分享职业故事)、建议家长每学期组织一次亲子实践活动(比如共读、共厨,户外踏青等)、坚持每学年给每一个孩子提供一次家庭教育诊断服务(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每周一次“阳光家访”(电话、微信、入户相结合)。
记住:和家长沟通时,少说“你家孩子”,多说“咱们孩子”,少说孩子的不足与缺点,多说孩子的优势与潜力,始终用赏识和鼓励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拥有无尽的可能性。
三、班主任是学校的“顶梁柱”
擦亮五道风景线
班主任是学校的“顶梁柱”,学校的文化品牌,需要你们来擦亮,而文化品牌就藏在日常的细节里。今年我校要在继续擦亮“四道风景线”的基础上,再新增“让校园每一个课间充满孩子们跃动的身影”这道风景线。让每个走进校园的人都能感受到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量。
1. 让红领巾永远飘荡在孩子们胸前
上周有个家长对我说:“在校门口看到孩子们清一色戴红领巾,像一片跳动的火焰,真精神!”但我也偶尔发现有些孩子的红领巾脏了、皱了,还有个别孩子红领巾带反了。建议每周五设为“红领巾清洁日”,教孩子自己清洗、熨烫,我们注重的不仅是仪容仪表,更是对少先队的敬意。
2. 让微笑和问好声成为学校开不败的花朵
上周江夏区教研室及一所知名学校领导老师一行人来校调研,领导所到之处,一群孩子们驻足鞠躬说“老师好”,客人感慨:“这样的教养是装不出来的。”本学期咱们要继续推行“微笑问好三步骤”——停步、注视、鞠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想强调老师们的示范很重要,如果我们能做到主动问好,孩子自然会跟着学。
3. 让孩子们静心阅读的身影在校园随处可见
教学楼转角处的“漂流书屋”、楼梯间的“好书推荐卡”、教室里的“阅读树”,这些都要成为常态。听说有的班最近搞了“图书盲盒”活动,把书包上报纸,写三个关键词,学生凭兴趣借阅,这个创意值得点赞!
4. 让师生的作品绽放在校园的各个角落
班级里,走廊里不能总是挂着那几个“小画家”的作品。建议大家把孩子们数学作业中的统计图、科学课上的树叶标本、英语课上制作的手抄报等优秀的作品都展示出来,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被看见”。记住:展示不是为了比较,而是为了点燃孩子的自信。
5.让校园每一个课间充满孩子们跃动的身影
下课铃声响起,走廊操场立刻热闹起来。扎马尾的小姑娘跳着皮筋,篮球场上的男孩们你追我赶,低年级小朋友,丢出的沙包在空中划出欢快的抛物线。有人蹲在墙角打弹珠,有人倚着栏杆上数云朵,有人趴在花坛看蚂蚁,校园里四处传来欢声笑语。这才是童年该有的模样——每个角落都在冒着热气,每寸阳光里都住着欢腾的童年。
最后,我想说:班主任工作很苦,但也可以很甜。当你发现某个“小刺头”开始主动捡垃圾;当家长发来信息说“孩子最近变得懂事了”;当毕业多年的学生不期而至,返校看望你……这些美好的瞬间,这些意外的惊喜,都是岁月给我们最好的奖赏。
新学期,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到: 眼中有光——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手中有法——用智慧化解琐碎的难题; 心中有爱——把班级变成温暖的大家庭。
老师们,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让我们像农夫一样,精耕细作,静待花开。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每个班级都会成为校园里最亮的星,每个孩子都能在这里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 我们也可以做有温度的班主任,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来源:火力咆哮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