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星城时序 非遗万象”长沙市非遗传习与实践活动在长沙非遗馆启动,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奇妙旅程就此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非遗馆承办,融合《橘颂》精神与长沙非遗,通过沉浸式非遗体验、非遗集市、公益课堂、旅游线路发布和研学直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湘平 通讯员 宋林
日前,“星城时序 非遗万象”长沙市非遗传习与实践活动在长沙非遗馆启动,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奇妙旅程就此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非遗馆承办,融合《橘颂》精神与长沙非遗,通过沉浸式非遗体验、非遗集市、公益课堂、旅游线路发布和研学直播等形式,带领市民游客感受“可触摸的非遗之美”,线上线下结合,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提供多样化文化服务,打造可触、可感、可传于一体的文旅新消费模式。
馆园携手,非遗文旅组CP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橘子洲,堪称中国最具人气的洲。长沙非遗馆便坐落在橘子洲,距离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仅几百步的路程,也是前往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的必经之处。长沙非遗馆,堪称一座非遗藏品的璀璨宝库,与橘子洲紧紧相拥,相得益彰。
在文旅加速融合的当下,长沙非遗馆依托景区地理优势,用活非遗资源,推动“馆园”千万级流量转化,着力打造优质文化传承共享空间。“跟着非遗游长沙”活动发布的“花开放时 橘洲深处去”研学路线就像是一场为求知若渴的学子量身定制的橘子洲研学盛宴。
研学路线融合橘子洲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体验。来到首站的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前,感受伟人的风采与抱负,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长沙非遗馆呈现的生活风俗则是青年毛泽东成长的社会文化土壤,是对红色文化的补充和丰富,两者结合能让游客更全面地了解青年毛泽东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走进非遗馆,通过体验和感受当年的生活风俗,能进一步拉近与青年毛泽东的距离,仿佛穿越时空,更真切地感受到他当年的生活点滴,使情感体验得到延伸和深化。在长沙非遗馆,游客可以亲手参与湘绣的一针一线,在穿针引线间体会传统技艺的精妙;体验湘剧的韵味悠长,在婉转唱腔中感受古老戏曲的魅力。
在长株潭都市圈展示馆一览长沙的发展蓝图;美孚洋行旧址则是历史的见证者,斑驳的墙壁诉说着往昔的风云变幻,同学们在此探寻近代长沙的商业发展与历史变迁,增强对城市历史的认知。《沁园春·长沙》诗词碑前感受伟人笔下的家国伟业;朱张古渡虽历经岁月变迁,却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在橘洲学子青春剧场,丰富的文艺表演和文化活动轮番上演,为研学之旅增添别样的艺术氛围。
馆园融合的这片天地里,学子们不仅学到了书本外那些生动鲜活的知识,更在心中悄然种下了非遗传承的希望种子,让湖湘文化的基因在新一代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对于普通游客市民来说,这也是一条既能欣赏自然美景、又能饱受文化熏陶的绝佳“CityWalk”路线。
创新之举,激活非遗发展源泉
文化场所与公园景区结合在一起,会催生很多有意思的新玩法,深挖“在地文化”也成为非遗创新性发展的关键密码。长沙非遗馆充分发挥本土特色,将《橘颂》精神巧妙融入非遗,以更加“潮玩”的面貌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打卡、游憩。
在长沙非遗馆前坪的“星城时序 非遗万象”非遗新空间,湘绣代表性传承人指导游客在团扇上绣橘子花纹样,长沙窑铜官陶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演示釉下彩绘,游客提笔在素坯上题写《橘颂》诗句,体验“瓷上写意”的独特雅趣。这种将非遗与本地文化深度融合的方式,让非遗不再是冷冰冰的展示品,而是充满生活温度、富有情感内涵的文化载体,仿佛给非遗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也为非遗创新性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橘香”非遗公益课堂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悉心传授技艺,无论是传统手工艺的精巧制作,还是特色美食的独特烹饪方法,都让学员们沉浸在非遗的奇妙世界中,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技艺的大门。线上的“橘颂千年韵,非遗一纸春”和“雨过天‘青’时与长沙非遗一见‘青’心”专场直播征文比赛,打破了时空限制,目前已收到上百篇征文稿件。
非遗展演与互动工作坊则是热闹非凡的文化现场。舞台上,非遗表演精彩绝伦,演员们的精湛技艺让观众大饱眼福,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工作坊内,游客亲自动手,制作夏布香囊、体验金井绿茶制作手法……欢声笑语中,非遗的魅力深深扎根在每个人心中,让人们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仿佛在心中种下了一颗颗非遗传承的种子。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张军表示,此次活动能让游客“感受‘湘江北去’的豪迈意境,又能走进非遗馆,亲身参与湘绣、湘剧等非遗体验,深入了解橘子洲因橘得名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
清明谷雨,一场雨后,橘子花开,全球游客参考研学路线预约,在花开花落间,聆听自然的低语,品味文化的醇厚,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