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几十年来,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环境中的微塑料/微塑料变得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这些 微塑料/纳米塑料可以在人体内积累,科学家们已经在肺、肾脏、肝脏、生殖系统,甚至是大脑中发现了 微塑料/纳米塑料的存在。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最近几十年来,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环境中的微塑料/微塑料变得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这些 微塑料/纳米塑料可以在人体内积累,科学家们已经在肺、肾脏、肝脏、生殖系统,甚至是大脑中发现了 微塑料/纳米塑料的存在。
现实生活中, 微塑料/纳米塑料无处不在,我们所呼吸的空气、瓶装水、食品包装袋、外卖盒等等,导致我们不可避免地接触并摄入 微塑料/纳米塑料。
除了上述途径外,植物也可能吸收 微塑料/纳米塑料,导致 微塑料/纳米塑料进入食物链。之前的研究还发现,土地中的 微塑料/纳米塑料会被植物根系吸收,然而,进入根系的 微塑料/纳米塑料向上迁移的速度很慢。与此同时,空气中广泛存在着 微塑料/纳米塑料,但目前仍缺乏植物直接吸收空气中 微塑料/纳米塑料的直接证据。
2025 年 4 月 9日,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汪磊团队 、孙红文团队及 麻省大学邢宝山团队合作,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 : Leaf absorption contributes to accumulation of microplastics in plants 的研究论文。
大多数研究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土壤和水作为微塑料/纳米塑料进入食物链的途径上。而这项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表明空气是微塑料/纳米塑料进入植物的主要途径——空气中的微塑料/纳米塑料会进入植物叶片,从而最终进入我们的食物。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采用质谱检测法进行的分析表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苯乙烯(PS)聚合物及低聚物在植物叶片中广泛存在,并且其含量随大气浓度的升高以及叶片生长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在所研究的高污染区域(例如涤纶厂和垃圾填埋场),植物叶片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苯乙烯(PS)聚合物的浓度可高达 104 纳克/克干重,而在露天种植的叶菜中,可检测到 102 至 103 纳克/克干重的 PET 和 PS。
研究团队通过高光谱成像和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法,对叶片中的纳米尺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苯乙烯(PS)颗粒进行了可视化检测。利用高光谱成像、共聚焦显微镜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确定了玉米叶片通过气孔途径吸收主动暴露的未标记的、荧光标记或铕标记的塑料颗粒,而且这些塑料颗粒通过质外体途径向维管组织转运并在毛状体中积累。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在玉米叶片中的分布及推测的运输途径
微塑料/纳米塑料进入作物叶片的途径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叶片对空气中微塑料/纳米塑料的吸收和积累在环境中普遍存在,这在评估人类和其他生物对环境微塑料/纳米塑料的暴露时不应被忽视。
Nature期刊同期发表了题为:Airborne microplastics enter plant leaves and end up in our food 的“新闻与观点”文章,文章指出,空气中的微塑料会进入植物叶片并积累,从而进入我们的食物中,这提示了我们不应忽视这种微塑料进入食物链的途径对生态学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来源:老田的科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