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岁的钱学森问儿子:支个电视行不行,贵不贵啊?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0 09:49 1

摘要:但是,钱学森的回国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美国政府深知他所掌握的前沿知识与关键技术,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而言,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因而处心积虑地设置重重障碍,妄图将他困于美国。面对美国政府的百般刁难,钱学森并未退缩。一方面,他积极与国内取得联系,寻求祖国的支持与

当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钱学森耳中时,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回国的决定。

但是,钱学森的回国之路,充满了艰难险阻。美国政府深知他所掌握的前沿知识与关键技术,对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而言,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因而处心积虑地设置重重障碍,妄图将他困于美国。
面对美国政府的百般刁难,钱学森并未退缩。一方面,他积极与国内取得联系,寻求祖国的支持与援助;另一方面,与美国当局巧妙周旋。
历经数年艰苦卓绝的抗争钱学森终于在 1955 年冲破美国的重重封锁,携家人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回国后的钱学森,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在他的工作与生活里,有一只极为普通却又意义非凡的公文包。这只公文包因长期频繁使用,提手磨损严重,已被更换过,包身四周也开了线,显得破旧不堪。

秘书多次关切地建议:“您回国后参加了众多重要会议,收到的公文包质量上乘、容量充裕,这只包已然如此破旧,是否考虑更换一个新的呢?”
钱学森每次都微笑着婉拒,平静地说道:“开了线找裁缝缝补一下便可,这包还能继续发挥作用。”
这只公文包内曾存放着大量与国家科学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紧密相关的重要资料和文件。
钱学森常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1957 年 1 月,钱学森的科研成果荣获中国科学院科学奖一等奖,奖金高达一万元。在当时物质匮乏的年代,这无疑是一笔巨款。但钱学森拿到奖金后,立刻响应国家号召,将这笔钱全部用于购买国家发行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公债。

1961 年,公债到期,连本带息共计 11500 元。钱学森将这笔钱捐给了学校,希望帮助学校购置急需的教学设备。
出行时,钱学森从不追求豪车接送的奢华排场。他常常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
在工作中,钱学森同样秉持着节俭的原则,将每一份资源都利用到极致。他经常用旧纸张撰写材料,将纸张的正反两面都充分利用起来,让每一张纸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对于收到的旧信封,他也不会随意丢弃,而是小心翼翼地剪开,把信封的纸张平整地整理在一起,用来剪贴报纸上的重要资料。在他看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实则是在为国家节约宝贵的资源。

在娱乐生活方面,钱学森的选择极为简单纯粹。直到 2008 年,已至 97 岁高龄的他才购置了一台电视机。
有一次,在一场学术交流活动中,他听到同行们热烈讨论电视上播出的一档关于国外前沿科研成果的节目,节目中提到的一些与他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的新观点、新技术,让他眼前一亮。
然而,在购买电视之前,他还反复询问儿子,支个电视行不行?贵不贵?
即便决定购置电视机,钱学森依然坚守着一贯的节俭作风。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货架,最终落在一台价格相对亲民、款式简约朴素的电视机上。

他指着这台电视机,认真地对钱永刚说:“这台就很不错,咱们买电视机主要是为了获取信息,功能不需要太复杂,能满足基本需求就行了。” 钱永刚心中虽然有些失落,但他深知父亲一生都在践行节俭之道,对此也表示理解。
最终,钱学森和钱永刚齐心协力,将那台普通的电视机搬回了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会偶尔打开电视机,收看新闻节目,关注国内外大事。

来源:历史伟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