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9日,记者从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获悉,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为民服务效能,宁夏创新“吹哨报到”基层治理机制,将党建引领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高效。
4月9日,记者从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获悉,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为民服务效能,宁夏创新“吹哨报到”基层治理机制,将党建引领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让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更加畅通高效。
据了解,宁夏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区市县党建引领协调机制,自治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协调机制并制定《工作规则》,由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挂帅,23个成员单位协同联动;同时指导5市22县(区)建立相应机制,实现从“九龙治水”到“攥指成拳”的转变。在优化乡镇(街道)内设机构设置方面,根据不同类型乡镇和街道特点,分别设置“五办四中心”“四办四中心”“四办三中心”,理顺与县(区)部门沟通衔接关系。此外,厘清基层权责事项,通过建立职责事项清单和工作事务指导目录,实现“清单之外无事项、列明之外无责任”,让基层治理权责明晰。
为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宁夏精准施策对接群众需求。组织实施特殊困难群众关爱帮扶工程,聚焦8类特殊困难群众,确定12项针对性帮扶行动和20个落实部门,已帮扶211户711人。同时,通过编制社区服务“三清单”,覆盖了664个社区居民需求,推动公共服务资源下沉。银川市于去年9月下旬作为“吹哨报到”试点,制定试行工作机制,截至去年年底,共“吹哨”2382次,解决问题2223件,有效回应了基层群众诉求。
“该如何确保‘吹哨报到’机制长效高效运转,我们也做了充分的统筹和完善的保障。”宁夏党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说,除了定期通报问题,还召开调度会集中解决重点难点,通过序时管理机制要求“接哨”部门项目化推进任务,杜绝推诿;同时,建立调度评估机制赋予社区和群众参与赋分权、评价权,提高该机制在年终综合绩效考核中的比重。截至目前,“吹哨报到”机制在基层治理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向新高度。(宁夏日报记者 刘惠媛)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