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亿中国人,困在肥胖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0 11:18 1

摘要:不信?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就显示,2020年成年人的超重肥胖率高达50.7%,差不多是10个成年人,就有超过5个是“胖子”。

导语:我们为什么越来越胖?国家为什么要喊你减肥?我们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现在,“胖子”实在是太多了。

不信?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就显示,2020年成年人的超重肥胖率高达50.7%,差不多是10个成年人,就有超过5个是“胖子”。

有研究预测,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

可怕,10个人中将可能有超过7个人超重肥胖。

那怎样就算是超重肥胖了?最直观的判断标准是体质指数(BMI):

BMI=体重(千克)/身高(米)²。

比如,体重60公斤,身高1.75米,那么BMI就是60÷1.75² ≈ 19.6。

而BMI大于24小于28是超重,BMI大于或等于28是肥胖。也就是说,一个 1.75米高的人,体重超过147斤就是超重,171.5斤及以上算肥胖。你的数字是多少?是胖还是瘦?不妨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交流。

我不知道你们看到上面的这个肥胖率是什么感受,反正我是很震惊。

不单是我,连国家也看不下去了。就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宣布: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号召全民“管住嘴、迈开腿,三年后健康再相会”。

什么意思?简单理解,就是国家喊你减肥了,减肥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按理来说,体重是一个人的私事,只要自己不嫌弃,是胖是瘦自己管好就行,那国家为何要出手呢?这背后有什么深意?

肥胖,是一场公共危机

当超过半数的成年人都有肥胖问题的时候,这就不是个人的问题了,它变成了社会问题。

而面对社会问题,国家必须要出手。

这一次,卫健委可不是喊喊口号,而是科学长线作战:

从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到引导医院开设体重门诊,再到给单位食堂推荐健康食谱,还有学校体育课也可能加码......国家动真格的了。

为什么国家这次这么重视你的体重问题?有两个原因。

第一,肥胖真的容易致病,也给医疗支出带来沉重负担。

科学研究早已证实,体重异常容易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肥胖,是200 种疾病的导火索。

很难想象,在不久的将来,医院里挤满了糖尿病、高血压等病患者,各类护工比患者还少......这是一副怎样的境地?

况且,中国人越来越胖的腰围,撑爆的不只是裤腰带,还有医疗的底线。

研究预测,到2030年,我国因超重肥胖的医疗费用可能为4180亿元,约占全国医疗费用总额的21.5%,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在持续呈上升趋势。

相反地,如果将肥胖率降低10%,预计全国每年可减少数百亿元的直接医疗成本。

防范肥胖,真的是刻不容缓了。

第二,肥胖会直接影响经济。

试想一下,如果越来越多的人被肥胖困扰,必须接受治疗,那么,工厂里的生产谁来维护?办公室里的创意谁来创造?如果70%的成年人都被肥胖拖垮,那国家的经济大旗谁来扛?

很明显,这是一个会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大事。

《世界肥胖地图2025》就已经调查出,2020年,中国因身体超重造成经济损失2833亿美元;2025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4589亿美元......

我想,不必再继续多说了,大家心里都明白:肥胖,已经成了一场公共危机,国家必须出手,把趋势扭转过来。

可是问题又来了,刚刚从吃饱穿暖中走过来的中国人,怎么突然间就有了这么严重的肥胖问题?

这轮“危机”,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往下继续说。

肥胖,是一场多方合谋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胖了不好,但就是管不住嘴,迈不开腿。

网上有个段子就是调侃这事儿的:

“上班是椅子上的钉子户,下班是外卖软件的VIP,周末是床铺的灵魂伴侣”。

这就是当代职场人的生活画像,大家都知道这个困境,但是都逃不出它。

因为,这是一个多方“合谋”的结果:食品企业、减肥产业、加班文化的合谋,才导致了很多人的逃无可逃。

1.食品巨头:一手喂胖你,一手卖你健康概念

现代食品加工业的最大特征,就是让食物超级好吃,以至于你根本停不下来。

表面上看,他们在满足你的胃口,满足你的需求,而实际上,他们早就把你困在了一个“吃得越多,买得越狠”的闭环里——

你焦虑,越吃,他们就赚钱;你若是追求健康,他们则换个包装,换个概念,继续拿捏你。

①多巴胺工程,精准俘获你的大脑

大家都说,食品企业卖的不是食物,而是情绪;他们做的事情,不是烹饪,而是调配“成瘾药方”......

一个脆响的频率、一种入口即化的错觉、一缕熟悉到哭的味道背后,是一整的套行为心理和感官设计。

这些完美的设计,持续地刺激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让你以为你想吃,但其实你只是被“调教”出了自动反射。

所以,这不是你嘴馋,是他们早就算准了你会忍不住。你以为你在吃零食,其实你正在被精准操控。

②健康概念,新一轮“认知谎言”

你觉察到自己胖了?感觉自己不能再胡乱吃下去了?开始嫌弃高糖高油食物了?

没事,他们换了种方式继续喂你:把热量负担包装成“健康”、“绿色”,很多人对此又是新的一轮“趋之若鹜”。

但是,你看到的是“0糖”“轻食”“天然”,你没看到的是加倍的代糖、多倍的利润和你悄悄长胖的体脂率。

也许,你会因为一杯低糖奶茶而感到自律,也会因为一盒沙拉觉得健康。

但所谓的“健康食品”,多数不过是用更高明的方式让你觉得“没那么罪恶”,从而吃得更多,花得更狠。

他们不需要骗你,他们只需要顺着你的“自我安慰”,把商品塞进你的购物车。

结果就是,你以为你在“自律健康”,其实是在“高价增肥”。

③营销算法:算计你的人性

食品工业,深谙人性。

美食的营销,从不求说服你,而是“预测你”。

深夜的推送、饥饿的折扣、直播间的冲动带货,你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停顿,都是他们训练算法的机会。你的口味、作息、情绪波动,早就被他们“建模”。

就比如有的直播间,主播一边吃炸鸡,一边安利酵素片,然后单场GMV破200万。

他们算计的,就是你内心那点藏都藏不住的“想吃又不敢胖”的焦虑。

你看,你被如此“精心地对待”,还能不胖吗?

2.减肥产业:一边减,一边胖,一边赚

人的身体一旦交出去,就很难再收回来,不是被这个诱惑,就是被那个恐吓。

知道你控制不住嘴,也知道你不喜欢胖,所以,毫无悬念地,他们又有了新的坑等你去踩。

你看,前面食品工业用各种方法诱惑你吃,你不知不觉成了胖子。

而这边,减肥产业又开始对你下手了,你越痛恨自己肥胖的身体,他们越有机会卖你“解药”。

他们最擅长的,就是一边制造你的痛点,一边给你卖解药,让你在“自我毁灭”和“自我安慰”之间不断轮回。

①医药黑科技:制造一夜变瘦的幻觉

知道你想瘦,但是你不爱动是不是?行,那咱就来减肥针。

一针下去,瘦是瘦了,但代谢被打乱,反弹的力道更猛。

你想瘦,他们想赚钱。你停药,他们发力。他们从来不关心你能不能瘦下来,只关心你有没有一直在买。

那些所谓的“黑科技”,不过是把你的身体当作下一个风口。

所以你看,瘦不是终点,而是赛道,是风口,是一个循环收割点。

而很多人,因为有了能一夜变瘦的可能性兜底,于是更放肆地吃,再变胖。

②流量经济:玩命收割你的减肥数据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算法,是极其的精准。你一旦说,要开始减肥,马上就被算力围堵了:

从社交挑战赛到减重冲刺,从步数监控到饮食打卡,你的每一个焦虑、每一次崩溃、每一个念想,都是平台的转化入口。

就比如很多人带智能手环,发现自己不足8000步目标,手环红色警示,于是开始焦虑性跑步,而手环厂家,则进一步收获了你的更多在线时长和各项数据,用于他们的经营售卖。

总之,你起心动念要减肥,不知不觉又成了别人的生意,他们在意的是你有没有晒出对比照、有没有点开广告、有没有掏出钱包。

所以你看,减肥不再是个人意志,而是被舆论、流量、数据裹挟的生意模式。你不知不觉被卷入一场身体焦虑的算力战争,而你连退出键都找不到。

③各行各业:围着“胖子”转

现在,我邀请你停下来想一想:

健身房、服装、美妆、医疗、外卖平台、保险……是不是各行各业都在“围着胖子转”?

你越想减肥,他们越赚钱。但是,没有人真的希望你瘦下来。因为你一旦瘦了,这场由焦虑驱动的亿万市场,就塌了。

就拿服装行业来说,你减肥,你穿上某件衣服,你以为瘦了,其实你只是沉浸在“看起来变瘦”的幻觉中。

他们要的,是你持续不断的身材焦虑,以及,你有没有为“变瘦的幻觉”付过钱。

所以你看,肥胖,是一场多方合谋。

一方喂你发胖,一方再卖你“瘦身的幻觉”,看似你在反抗,其实你在按他们的剧本挣扎。

当技术、资本和人性达成共识,消费者就只剩下一个角色——越减肥越胖。

难怪国家要出手了。

肥胖,是一场文明病

聊到这里,我不禁有点恍惚:

曾经,我们的文明传统一直都是信奉“身体即修行”,而现在,却突然变成了了“身体即消费工具”。

我记得哲学家福柯曾说:“身体是权力的战场。”

是的,你的身体交由谁控制,谁就对你拥有权力。

今天,我们很多人都把自己的身体交出去了,给了垃圾食品,被食品企业控制着自己的食欲;

同时又由于抵御不了加工食品的诱惑,很多人开始超重和肥胖,乃至于又不得不再次把身体的权力让渡出去,交给了减肥产业。

中国人的身体,正悄然成为全球食品工业、医药资本、内容平台、算法广告的战场。各方势力都在这里角逐,唯独自己没有对身体的控制权。

可以说,跟肥胖的对抗,已经不是你和脂肪之间的战争,它俨然成了你和这个时代之间的较量。

因为,这个时代鼓励你放纵,却又利用焦虑来兜售救赎。

你拿起的是薯片,放下的是身体控制权。你吃下去的不是“美味”,而是经过精算过的多巴胺陷阱。

所以,对抗肥胖不仅仅是为了变瘦,而是为了健康,更是为了在这个被操控的时代,找回身体的主权。

走上领导岗位,如何养成好的习惯,带团队,做业务?

如何深度思考,抓住本质,找到做事的方法?

不追过程就拿不到结果,具体该怎么追?

又该如何奖优罚劣,激励员工创造更大业绩?

如何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管理效率?

如何写周报、开周会,开启动会,做业务复盘……

来源:张丽俊说管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