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的“武昌答卷”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0 11:13 1

摘要:行走在望江县高士镇武昌村,一幅和美乡村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掩映在绿树丛中,宽敞的沥青路蜿蜒至田间地头,果蔬飘香的种植大棚里农户忙碌不停,农家乐门前游客络绎不绝……

行走在望江县高士镇武昌村,一幅和美乡村的生动画卷徐徐展开:错落有致的农家院落掩映在绿树丛中,宽敞的沥青路蜿蜒至田间地头,果蔬飘香的种植大棚里农户忙碌不停,农家乐门前游客络绎不绝……

作为“安徽省美丽乡村重点示范村”“安徽省森林村庄”,武昌村以党建为引领,以生态为底色,以产业为支撑,探索出一条“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筑基 助推强村富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武昌村依托武昌湖畔的沃土良田与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旺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优势,将绿色稻米产业打造为富民强村的“金钥匙”,集中流转3250亩土地发展再生稻米、虾田香米、稻鸭生态米等特色种植。村集体以“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过去村民守着土地种传统作物,收益微薄。如今土地流转后,每亩年租金达550元,还能在家门口务工,年收入翻了番!”村党总支书记张中来算起经济账。

为提升价值链,村里成立产业公司,推动稻米、菜籽油、土鸡蛋等农产品品牌化。通过网红直播带货、平台展销、订单农业等“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模式,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带动200余户村民户均增收超万元。

生态提颜 绘就诗意栖居

走进张屋省级中心村,文化广场上健身器材齐全,乡村大舞台时常上演文艺演出,太阳能路灯照亮整洁的巷道,房前屋后绿树成荫,3A级旅游厕所与青砖灰瓦的民居分外和谐。

“以前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现在村里像公园一样!”村民张怀中的感慨道出了变迁。

这场“颜值革命”的背后,是武昌村“党建+治理”的创新实践。村“两委”以“清洁望江”行动为抓手,发动党员带头拆违建、清沟渠、改厕所,安装路灯215盏,完成户厕改造318户,硬化道路3.5千米,房前屋后种植“摇钱树”6200余株,新增“四小园”2150平方米。年轻党员组成志愿服务队,每周开展环境评比,214户“美丽庭院”挂牌示范,网格化管理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

从“脏乱差”到“绿净美”,武昌村用生态画笔勾勒出宜居宜业的乡村新貌。

文明塑魂 凝聚治理合力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在武昌村,“乡贤理事会”的成立,扭转了红白喜事攀比之风。理事会制定宴席标准、简化流程,每年为村民减负超百万元,节俭新风浸润乡里。

“小积分”撬动“大文明”的探索同样亮眼。村口的“爱心积分超市”里,村民用参与环境整治、孝老爱亲、志愿服务积累的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星级文明户”评选、送戏下乡、家风家训展示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从“文件要求”变为“群众自觉”。

如今的武昌村,矛盾纠纷少了,互助氛围浓了;牌桌酒局少了,文化队伍多了。由老党员、乡贤组成的“人民调解员”队伍,协助村“两委”为广大村民排忧解难,党群同心谋发展的合力日益增强。“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党群共治共享’,文明乡风成了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张中来总结道。

站在新起点,武昌村正朝着“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目标迈进。未来,稻香湖畔的民宿集群、农耕体验园、生态研学基地等蓝图将逐步落地,一幅业兴村强、民富人和、美丽宜居的“富春山居图”将从愿景变为现实。

来源:安徽经济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