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家老宅后面有个铁架子,至今已有50多年了,今年清明回来上坟,我照例来看它,不禁又想起关于它的一些趣事,就从建造开始讲起吧。
我家老宅后面有个铁架子,至今已有50多年了,今年清明回来上坟,我照例来看它,不禁又想起关于它的一些趣事,就从建造开始讲起吧。
记得是上世纪74年前后,我上二年级。一天中午放学回家,碰到一小队解放军,大概7、8人,在紧靠我家后面的生产队麦田里指指划划。不一会,一行人跟着我们朝庄子上走,其中一人挑着担子,里面有仪器、工具,好像还有米和菜,比较重,走路时扁担吱吱作响,两头的担子上下起伏。从我家右边巷子进来,就听他们在嘀咕,左边这家房子少(我家),估计住不下,右边房子多,就住这家吧,原来他们是在找住的地方,这样他们就住到了我家隔壁的本家叔叔家了。
当时还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人家也不说,有人问都说是军事秘密,后来知道是军事用的航空航标之类。原来的选址不在这里,在我们前面一排人家门口,地址选好,准备动手施工了,前面人家妇女同志们联合反对,说造在家门口小孩子会爬上去玩,有摔下来的危险。由于反对激烈,只好另辟新址,朝后移了百十米。
而新地址却没人反对,原因说来话长。我们庄子的后面,有一条土堆,我们称之为后堆,后堆上是密密麻麻的坟墓。是从解放前就开始形成的,那时候人们认为庄子上阴气太重,于人不利,就请了一位游方的道士来破:在排水沟的南岸,正对我家的地方,垒起一座大土堆,上面栽满树,说这就是山了,可以镇住阴气,保村坊无碍,人畜平安。这个土堆我还记得,很高,小时候经常爬上去,使劲的喊一嗓子,三公里外的唐庄都能听到。
到了七十年代初,大队破除迷信,也认为土堆占地了,就组织社员把土堆挑平了。这在我们小孩子看认为是好事,土地增加了,关键路也好走了,但不少年纪大人却感到不安。从此以后,庄子上但凡发生一些事情比如谁跌坏了腿,谁家老母猪掉粪坑淹死了,谁得重病了等都和挑了土堆联系起来,都愚昧的认为是破坏了风水所致。
正巧,铁架子新的选址就在原土堆上,庄子上一个老人,懂点风水,说可以起到原来土堆的作用,老庄上人都很高兴,全力支持,现在想想也可能是他变着法子支持解放军工作。工作非常顺利,解放军安顿下来,就开始忙了,看他们清理场地,定点划线,很快挖了一个大坑,埋下一个非常大的水泥墩,就开始造铁架子了。我们每天上下学路过施工现场都要站着看一会,看着它天天变高,时间不长就造好了。
记得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他们都是自己干,挖土、做地基,一层一层的安装铁架子,不要生产队帮忙,惟有在放大水泥墩时,因为太重几个人控制不了,借了生产队的牛拉绳子,把水泥墩慢慢放进大土坑里。
因为造铁架子的解放军就住在我家隔壁,所以我们经常去玩。他们几个人很有意思,施工时很辛苦,记得都是赤膊干活,汗流浃背,休息了就高兴的唱歌、说笑、打闹,晚饭后每天固定的要集中学习。有一次我看他们都认真地在写什么,探头一看,竟然写的是0 - 9的阿拉伯数字,一行一行的写,没有别的字,我问他们每天写这个干什么,一个年轻的战士笑了笑,说就写这个,等于没回答。
他们中有一个领导,好像是排长,他不苟言笑,每天晚上都要到施工现场转一圈,估计是怕阶级敌人破坏。有一次我看他在擦着什么,走近一看竟然是手枪,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手枪,乌黑、锃亮。
还有一名炊事员,专门负责买菜、做饭,整天乐呵呵的。那时候农村困难,一天三顿吃稀的,他们伙食好,天天大米饭,还有肉,也吸引了附近要饭的,经常看到有要饭的去讨饭,他们也总会给一点。我叔叔家有老有小,有时候他们也会盛一点送过来,叔叔觉得这样下去不妥,后来他家吃饭时就把门关上了。
铁架子造好了,在风水上起没起作用、起多大作用没法知道,也没有人计较这事,因为本身这就是不靠谱的迷信话,当不了真,但心理作用应该是有的(我小时候就这样,走在后堆上害怕,看看铁架子就不怕了,这是解放军造的,看到它就像看到解放军,胸脯不觉地就挺了起来),还有确实从造好到现在五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爬铁架子摔下来。有人还说铁架子造好后包括我及后来的几个小孩子学习都开窍了,当然这就牵强附会了。而我们小孩子却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多了一个玩耍的地方。铁架子大约20米高,六边形,南面有梯子把手可以爬上去,最上面一层有木板,可以坐5 - 6人,顶子上有一个圆柱状的木桶子,时间不长变成了喜鹊窝。铁架子四周没有任何围栏,完全开放,大家可以随意攀爬。一开始我们不敢爬,最多爬两三层就害怕下来了,后来胆子越来越大,能爬到最上面一层木板上了。其实爬也有技巧,就是不要朝下面看,就不怕了。白天几个小孩爬上去玩,打牌,夏天晚上爬上去乘凉。铁架子也吸引了外庄上的小孩,有不少小孩星期天专门来爬铁架子。我有一个表哥,一次他下午过来爬,爬上去了,朝下面一看,害怕了,不敢下来,只好等到天黑才下来,这事他记得很清楚,上次还和我说起。
庄上大人对小孩子爬铁架子也是见多不怪,极少数几家一开始不准小孩爬,后来看小孩子都爬了也没见出什么意外,便也就不管了。但是有一次把庄上人吓的不轻,还不是本庄小孩爬,是外庄上一个小女孩,十来岁吧,她爬到铁架子最上面的顶子上,坐在上面大声唱歌,庄上没老没少的围过来,呼喊让她赶紧下来。铁架子造了几十年,这是唯一一次有人敢爬到顶尖上,现在想想我腿都发软。
铁架子造好的头几年,不时有解放军来检修,刷刷油漆,紧紧螺丝,后来就没有人来了,可能是废弃不用了。现在铁架子锈迹斑斑,顶上的圆筒、木板都没有了,但它仍然顽强地矗立着,在风雨中,五十年如一日。
我从79年起到外地求学、工作,离开了家乡,但不时想起铁架子,只要回老家都要来看看它,拍几张照片。现在我们老庄子早就没有了,一大排老房子荡然无存,而铁架子依在,孤零零的,如同一名坚守阵地的老兵。
看着铁架子,心情比较复杂,有温馨的回忆,有物是人非的伤感,还有对铁架子的崇敬和感激。铁架子,承载了我们儿时的欢乐,见证了老庄子的变迁和时代进步。以前,解放军的铁架子给我们庄子带来精神力量,今天铁架子从军事航标变成了游子怀念家乡的精神坐标,心底里的温暖牵挂。谨以此文记铁架子,也致我们逝去的少年时光和回不去的儿时故乡,我们会永远记住家乡的铁架子,让它伴随我们一路前行。
END
作者简介
左长方
,1980年毕业于淮阴县渔沟中学,邮电系统工作40余载,高级经济师,爱读古诗词,有时写写打油诗。往期荐读
▼▼▼
二姨奶
电校记忆
尺翰之美 家国记忆
“白加黑”的完美体验
三次步行
有线广播和电话机
黄鼠狼
乡村趣事
小学记趣
童年吃事
庄子上的狗
瞎子老石
张三轶事
胖子张四
姜老师
生产队的驴
我与书
运河摄韵
用光影叙述
呈运河万象
诉两岸风情
投稿邮箱:
友情提示:
1.散文、微小说1200字以上;诗歌成组,现代诗每组不少于五首,格律诗不少于十首。投稿时请附个人百字以内简介和照片1张。(简介字数太多请自行删减)
2. 投稿请自己校对好,不要有错别字,小编不负责校对;
3. 投稿务必原创且未在其他公号发表过,二者缺一不可。
你会更好看哦
来源:做个开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