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新能源车市那叫一个热闹,不过对于问界来说,日子可有点不太好过。3 月份的销量数据一出来,好家伙,同比暴跌 45%,直接被挤出新势力第一梯队了。想当初,也就半年前吧,问界靠着华为的 “智驾光环”,那可是稳稳坐在销冠的宝座上,风光无限啊。可现在呢,市场变得太快
最近新能源车市那叫一个热闹,不过对于问界来说,日子可有点不太好过。3 月份的销量数据一出来,好家伙,同比暴跌 45%,直接被挤出新势力第一梯队了。想当初,也就半年前吧,问界靠着华为的 “智驾光环”,那可是稳稳坐在销冠的宝座上,风光无限啊。可现在呢,市场变得太快,真让人有点猝不及防。
你看,现在问界不仅要面对外部一堆竞争对手的围追堵截,还得应付 “自家兄弟” 的挑战。像智界 R7、尊界 S9 这些新品牌,都是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它们的出现,分走了不少原本可能属于问界的用户。这就好比一个大家庭里,突然多了几个能干的新成员,大家都在抢同一块蛋糕,问界的压力可想而知。
更让问界难受的,是 15 万 - 25 万元这个价格区间的竞争。零跑汽车在这一块下了狠招,直接把带激光雷达的智驾系统下探到 13 万的价格,这一招太猛了。3 月份零跑狂卖 3.7 万辆,直接把理想都给超了,成为新的月度销冠。这也说明,在这个价格区间,消费者对性价比那是相当看重,只要价格合适、配置给力,大家就愿意买单。
说到问界销量下滑的原因,我觉得品牌认知的问题得占很大一部分。2024 年华为把 “HUAWEI” 标识从问界车尾撤下后,好多消费者都迷糊了,这到底是华为车还是赛力斯车啊?就因为这个,很多人在买车的时候开始犹豫,这一犹豫,直接导致问界 M7 的销量从单月破万,一下子跌到不足 3000 辆,这下滑速度,太惊人了。
还有啊,华为的 “四界” 战略,虽然从大的方面看是在拓展市场,但对问界来说,负面影响也不小。智界、尊界等新品牌分流了问界的核心用户。智界 R7 靠着 24.98 万的起售价,再加上空气悬架这些配置,吸引了不少原本打算买问界 M7 的消费者。尊界 S9 呢,用华为高阶智驾系统,把价格压到 30 万区间,也抢走了一部分高端用户。华为这广撒网的策略,虽然出发点是好的,想让更多车企用上自己的技术,但结果却让问界的独特性被稀释了。
再看看零跑,它的成功可不仅仅是因为价格低。人家把主战场放在三四线城市,这一招就很聪明。零跑 C16 靠着无框车门、座椅通风加热这些实用配置,单月销量能冲到 1.2 万辆。而且,零跑还把售后网点开到县城,维修师傅直接穿着工服上门服务,这服务太贴心了。相比之下,问界一直引以为傲的华为售后体系,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零跑这 “渠道下沉 + 技术普惠” 的组合拳,打得相当漂亮。
再讲讲华为生态内部的情况,现在已经是 “四界混战” 的局面了。智界用华为 ADS 智驾抢问界用户,享界 S9 用华为 HarmonyOS 生态对标问界 M9,尊界又瞄准年轻群体推出 15 万级轿跑。这么一来,华为系的资源被分散得厉害。原本给问界预留的激光雷达产能,现在得分给智界 R7;华为门店的黄金展位,也被尊界 M8 抢占了。长此以往,问界面临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我觉得,问界现在得赶紧想办法找出新的竞争优势。价格上,得更有竞争力,毕竟现在消费者对价格都很敏感。产品方面,也得不断创新,不能再只靠华为的技术吃老本了。还有品牌建设,得重新树立起消费者对问界的认知,让大家知道问界的独特价值。
要是让我选,我可能得好好考虑一下。问界以前确实不错,但现在这情况,有点让人担心。智界和尊界这些新品牌,有华为的技术支持,产品也有亮点,挺吸引人。零跑的性价比又那么高,配置也不差。所以,还真不好说该选谁,得综合多方面因素,再看看未来市场的发展情况。总之,新能源车市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问界想要重回巅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壹8撩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