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军东欧,美防长表态!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0 15:17 2

摘要:当特朗普高调重返白宫、再度挥舞“美国优先”的旗帜时,欧洲终于意识到,那些被他们当作“安全命脉”的美军基地,可能只是华盛顿手中可以随时收回的棋子。4月9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驻欧洲美军的结构和未来“只能由总统特朗普决定”。这句话掷地有声,却不无

文丨陆弃

当特朗普高调重返白宫、再度挥舞“美国优先”的旗帜时,欧洲终于意识到,那些被他们当作“安全命脉”的美军基地,可能只是华盛顿手中可以随时收回的棋子。4月9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驻欧洲美军的结构和未来“只能由总统特朗普决定”。这句话掷地有声,却不无警告意味:欧洲的安全,不再是“共同防卫”,而是“取决于特朗普的意愿”。

而就在这番表态的前一天,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援引多名美欧官员爆料,五角大楼正在认真考虑从东欧撤出多达1万名美军的提议,特别是在罗马尼亚和波兰方向。而这项提议的背景,是特朗普试图促成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达成某种“停火协议”,以“重新定义”美俄关系。换句话说,特朗普在谋求以一纸停火协议打包换取战略缓和,却打算让东欧盟友为此埋单。

从赫格塞思的表态中可以看出,美国防部已明确将驻军问题完全交由总统单方面掌控,军方将“不置可否”,只执行命令。这无疑再次证实,在特朗普主导下,美国正将全球安全承诺彻底工具化,把军力部署变成政治筹码,甚至不惜牺牲同盟关系。

从冷战时期至今,驻东欧美军一直被北约视为“震慑俄罗斯”的前沿力量。尤其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波兰、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成为美军扩军布防的重点区域,防空雷达、导弹系统、快速反应旅一应俱全。这些国家为此让渡主权、付出巨额军费、承担舆论代价,只为换取“美式安全伞”的覆盖。

但特朗普上台后的操作完全颠覆了这种共识。他从不把安全承诺当作义务,而是将其视为“交易品”。盟友是否“听话”、是否“出钱”、是否“买单”,成了美军驻扎与否的评判标准。赫格塞思那句“总统会决定什么最符合美国利益”,实际上已经给欧洲敲响了警钟:你的利益,不在考量范围内。

美军撤离东欧,不仅仅是军事调动,更将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首先是信任危机。如果连面对俄罗斯“直接威胁”的东欧盟友都不能获得驻军保障,那北约的核心条约“集体防御”条款就成了一纸空文。其次是战略真空。美军后撤将迅速削弱北约在黑海—波罗的海战略走廊的联动能力,为俄军战略突破打开空间。第三是地缘重构。法国、德国等西欧强国早已意识到美方靠不住,开始推进所谓“欧洲战略自主”,未来东欧也势必加速向欧盟安全机制倾斜,而不再死守北约“美国主导”的单边结构。而美国撤军的受益者是谁?答案显而易见——莫斯科。

就在五角大楼传出撤军计划的同时,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与北部战线展开新一轮攻势,布良斯克与别尔哥罗德方向战火频繁。此时美军突然释放“撤出1万人”的信号,无疑将被俄方视为战略松动,甚至是谈判诱因。特朗普一贯主张通过“交易”解决问题,他或许会把驻军撤离作为对普京的谈判礼物,换取“冷却乌克兰战场”的承诺。但这笔交易的成本,明显由东欧盟友承担。

华盛顿内的强硬派对此已感到焦虑。欧洲司令部司令卡沃利8日刚刚公开呼吁“继续维持当前驻军规模”,显然是在试图拦住这股撤军之风。然而,赫格塞思随即以“总统全权决定”为由予以回绝,等于彻底撕破了美军“战略一致性”的伪装。这不仅是对军方专业判断的蔑视,更是特朗普对个人权力集中的再次强化。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随后给出的回应更具“特朗普风格”——“总统正不断审查部署情况和优先事项,以确保美国优先”。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别指望我们照顾你们的安全诉求,美国只看自己的政治账本。

欧洲必须清醒,所谓的美欧军事联盟,在“特朗普主义”第二轮回归之后,已然变味。今天是撤出罗马尼亚的1万人,明天就可能是关闭德国的空军基地,后天或许是“让北约自谋生路”。这不是假设,而是正在上演的现实剧本。

特朗普执政的“新美国”,正在彻底抛弃“全球领袖”的责任,把整个地缘安全结构变成零和游戏的筹码池。对欧洲而言,现在是时候摆脱“战略依赖幻觉”,建设真正的自主防卫体系,否则在下一个“白宫电话”拨出前,可能已经失去了选择的权利。

来源:陆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