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做生意的说利润薄了;打工的说工资低了;开店的说没客流了;做投资的说行情冷了。
这几年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
大家赚钱越来越难了。
做生意的说利润薄了;打工的说工资低了;开店的说没客流了;做投资的说行情冷了。
经济大环境虽然不能靠一个人去改变,但我们能做一件事——控制自己的欲望,降低生活的期待值。
这不是让你过苦日子,也不是让你不思进取,而是要明白一个道理:
不是你赚不到钱,而是你想要的太多了。
接下来,我想和你聊聊,在未来几年,我们最好在哪些方面,保持“低欲望”。
一、对“消费”的欲望,低一点
过去十年,中国人消费能力肉眼可见地提升了。
什么“人均月薪过万”、“95后整顿职场”、“30岁开保时捷”刷满全网。
不少人跟着风潮买买买:
手机一年一换,
包包鞋子看网红推荐就下单,
一个茶杯恨不得买四五个颜色,
朋友圈天天晒咖啡、晒高端下午茶。
但这些真的需要吗?
大多数时候,是我们**“心痒痒”**了,不是生活真的缺这个东西。
鲁迅说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已久,而表现之一,就是特别爱炫耀。”
现在很多人的“消费”,本质不是为了生活舒适,而是为了**“面子”和“认同”**。
你不晒咖啡,怕别人说你“掉队”;你不穿名牌,怕被说“不时尚”。
但未来几年,最怕的不是你不时尚,而是你没存款、没余粮、没安全感。
花得越多,压力越大;压得越重,越难翻身。
不如从现在开始,练习一种生活态度:需要才买,想要等等。
二、对“赚钱捷径”的欲望,低一点
你有没有被某些标题吸引过?
“某宝店主靠副业月入20万”
“00后炒鞋月入十万”
“她靠写作逆袭人生,年入百万!”
你点进去一看,心里立马一个声音:“我也想试试。”
于是你跟着学写作、学炒币、学短视频、学摆摊、学做副业、学开直播……
结果半年下来,钱没赚多少,时间和情绪搭进去一大把。
现实是:人家晒出来的是结果,你看不到过程;人家有资源、人脉、经验,你只有一个“想赚快钱的心”。
古人早就告诉我们:“欲速则不达。”
真正赚钱,从来都不是靠一夜暴富,而是稳扎稳打,靠积累,靠长期主义。
未来几年,经济不确定性会更多,如果你总是想着走捷径、赚快钱,很容易被割韭菜。
什么理财产品、暴利副业、灰色操作,十有八九是坑。
建议你把这句话贴在手机屏保上:“老老实实赚钱,踏踏实实花钱。”
三、对“社交”的欲望,低一点
这一点,说出来可能有点扎心:
很多人其实没那么喜欢你,只是刚好需要你。
有人加你好友,是为了拉你进群卖货;有人主动找你,是想借你资源、搭你人脉。
以前觉得“人脉就是钱脉”;现在才懂,“社交太多,容易失控”。
朋友圈里点赞的人多了,但真正能帮你的人却没几个。
一个成年人,最该明白的是:社交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真越值钱。
未来几年,别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社交上。
能不应酬的饭局就别去;
没必要寒暄的人就不用硬聊;
发了消息不回的人,就别再打扰。
省下时间去陪家人、看书、锻炼、早睡,这才是能让你活得更踏实的事。
人情社会没错,但也别把自己搭进去。真正的朋友,三五个就够了。
四、对“生活标准”的欲望,低一点
房子越换越大,车越换越豪华,吃饭必须下馆子,穿衣要追潮流,孩子要上贵的补习班……
这些都不是错,但错在——我们把“好生活”理解成了“高花费”。
其实,真正的生活质量,不是你花了多少钱,而是你是不是过得舒心、身心健康、有自由感。
一口热饭、一个好梦、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说笑笑,哪怕住在50平的小家里,也是一种幸福。
未来几年,大环境不会像以前那么“风口不断”,风过去了,靠的就不是“追”,而是“稳”。
别再拿别人的标准给自己加压了。
生活不是比出来的,是过出来的。
五、对“完美人生”的欲望,低一点
我们活在一个“高期待”的时代。
仿佛30岁就该有车有房、有娃有事业;女人要既貌美如花又赚钱养家;男人要能扛事还会带娃会煮饭……
结果呢?
大家都活得又累又焦虑。
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人生?
你看到的朋友圈里的“别人”,只是他们的高光时刻,不是全部。
你以为别人顺风顺水,可能人家也正为房贷发愁;你以为人家轻松年入百万,可能他家一堆债务压力。
所以,别再逼自己做“完美人”,要学会接受人生的“凑合”。
能吃饱穿暖、身心健康、有亲人相伴,这已经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幸福了。
写在最后
李嘉诚有句话我很喜欢:“想要的太多,反而一无所有;知足的人,反而拥有一切。”
未来几年,最聪明的活法就是:降低欲望,提升自己。
不是不追求好生活,而是知道什么才是值得的。
记住一句话吧:
“不贪,是一种远见;不争,是一种智慧。”
愿我们都能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活得清醒、活得简单,也活得心安。
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欲望太高?留言区说说,咱们一块练习“低欲望生活”。
来源: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