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二月二的一声惊雷,麦苗从酣睡中醒来,伸一伸懒腰,抖一抖身上的尘土,揉一揉惺忪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万物复苏、莺歌燕舞、桃红柳绿、欣欣向荣的新世界。麦苗经过一个冬天的养精蓄锐,在东君召唤下返青拔节,释放能量和活力,向未来冲刺。
浇 麦
□杨社军
伴随着二月二的一声惊雷,麦苗从酣睡中醒来,伸一伸懒腰,抖一抖身上的尘土,揉一揉惺忪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万物复苏、莺歌燕舞、桃红柳绿、欣欣向荣的新世界。麦苗经过一个冬天的养精蓄锐,在东君召唤下返青拔节,释放能量和活力,向未来冲刺。
时光如水,缓缓而行,眨眼进入春分时节。农谚云:春分麦起身,雨水贵如金。偏偏这个时候,老天爷冷若冰霜,没有丝毫同情心,没有一点施舍甘霖的意思,我命由我不由天,活人不能让尿憋死,于是借用机井浇水成了天经地义又无可奈何的抉择。
河东三月,春和景明,舒适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天气不冷不热,恰到好处,惬意极了!3月22日,在熟谙农事的老父亲连声催促下,摩拳擦掌,投入浇麦运作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首先备好化肥,扯好软管,开闸放水,望着清粼粼的井水喷薄而出,顺着麦垄缓缓而流,润物细无声,经地下水滋润过的麦苗精神抖擞,焕发出绿油油的神态。此时,麦田东侧两行的老梨树气沉丹田,含苞待放,西侧一溜儿排开30个西瓜温室,在阳光下闪着耀眼光芒,大棚内最早的瓜秧已延伸一米多长,蔓上开出淡黄色小花。几只花喜鹊在田间飞来飞去,更有胆大的落下来喝水,距人几步之遥,一点都不害怕,给沉寂的田园奏响灵动的音符。这段时间地里活不忙,田间少行人,只遇见一个发小在崖头挖枸杞,距此几百米的药材地里人声嘈杂,一群妇女叽叽喳喳,不知在干嘛?
这次浇麦用的是堂弟新置的帆布管(一米3.5元),水管隔两米有出水口,左右对称,使用时解开绑带即可,浇哪边解哪边绑带,用毕系紧绑牢,不用担忧漏水,不过分隔堰要堆厚实,以免被水渗透,水两边乱窜,浪费资源。
从上午十时开闸,一直到晚八时关闸,十小时略浇了一多半,因地开了,浇地相当费水,一亩小麦耗时两三个小时很正常。又要看水,又要施肥,一个人有些力不从心,这次五亩地追施三袋专用肥,一袋80斤(售价90元),撒化肥借用脸盆,左手托住盆底,触到腰部,右手抓一把前扬后甩,形成“之”字弧线,抛撒出去,活脱脱天女散花,为麦苗“锦上添花”。这几扇地不算难浇,口一开,任由流水哗哗,坐地头刷视频,估计差不多了,过去一查看,过来回口得了,不用考虑堰裂缝漫水。
次日早六时,天光放亮,再次开闸,满以为午时利利索索浇完。水放进最后一扇地后,麻烦来了,这是靠近西瓜温室的一扇地,地势高于其它地块,再加上塑料管引在地里,水量増加,致使隔堰开裂,流向低扇地,铁锹使不上,没地方铲土,只能赤脚下田,左右开弓,手抓泥巴堵裂口,这一折腾就是半个多小时,这一处堵上了,那一处又开裂了,脚陷在泥里,嗤溜嗤溜越陷越深,拔出很费劲,就这般顾此失彼,手忙脚乱,似乎越堵裂口越多,越出力越不讨好,好在离闸房近,干脆先关了再说,后用塑料袋装上土勉强堵上了,过一会又冲开了,堵来堵去,徒劳无功,算了不浇了,剩二十米没接上,多浪费至少一个小时,水“二返长安”把低扇地又浇了一遍,好比渴的渴死了,撑的撑死了,想开点吧,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
最后一扇地紧挨西瓜棚,之间近乎一米,还是一条壕沟,通行困难,那天天公不作美,刮起了风,吹得瓜棚的塑料布哗啦啦作响,塑料布鼓起来后,空间更加逼仄,看一回剩三十米,过半小时再看还剩三十米,好像水不走,其实流到低扇地了。
这次浇麦历时两天约17个小时,施肥270元,电费345元,人工忽略不计,此前播种带投资已达1500元。谷雨麦含苞,近期天气持续干旱,麦苗长高了,天气陛下不开恩,很快又要再浇水了。正是:
春分麦起身,浇水施肥频。
天雨迟回访,井泉早探亲。
额头生汗滴,手上染泥尘。
稼穑不容易,可怜庄户人。
作者:杨社军
责编:张国平
备案编号:运城网信A00236号
来源:运城之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