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害怕自律的人,就像害怕那些凌晨四点起床的人一样。他们让我感到不安,因为他们活成了我不敢活的样子。
我害怕自律的人,就像害怕那些凌晨四点起床的人一样。他们让我感到不安,因为他们活成了我不敢活的样子。
他们用行动告诉我:"这个世界正在惩罚那些不愿改变的人,同时也在悄悄奖励那些持续精进的人。"
而我,却还在用“明天再说”的借口,应付今天的生活,透支明天的可能。
自律的人身上有一种可怕的能量,他们像一台永不停歇的引擎,从不需要外部激励,从不为自己的懈怠找理由。
和他们相比,我就像个电量不足的玩具,总是被各种诱惑按下了暂停键。
1. 自律的人,把习惯变成本能
我初次在简书上日更时,有5个人已经在简书上日更1000多天,让我很是震撼,直到今天,已经有84人在简书上日更了2000多天。自律的人从来都不是个例。
记得第一次看到某位博主的晨间清单时,我本能地怀疑:四点半起床,然后就是冥想、阅读、运动、社群维护、工作计划——这么多事情怎么可能在一个早上完成?
最让我怀疑的是,她已经坚持早起1000多天,这么多年如一日的作息,她怎么可能做到?一定是作秀吧?
直到我亲身体验才发现,当习惯形成后,这些动作就像刷牙洗脸一样自然。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写道:“清晨5点起床,晚上10点前睡觉,这样的作息我坚持了20多年。”
村上春树20年如一日的"5点起床10点睡觉",不是靠意志力硬撑,而是已经融入了生命节律。
最可怕的是,这种本能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可怕的复利效应。
坚持早起的人,用清晨时间完成了别人两倍的工作量;坚持晨跑的人,不知不觉就甩掉了亚健康;每日阅读的人,知识一点点在融入自己的血液。
比尔·盖茨曾说:“大多数人高估了自己一年能做的事,却低估了十年能做的事。”自律的人深谙这个道理,他们不追求速成,而是用日复一日的积累,把平凡变成非凡。
2. 自律的人,把时间当武器
时间是最公平的东西,但自律的人能让它变得不公平。
我大学时认识一个同学,每天雷打不动去图书馆,哪怕是周末、假期,风雨无阻。
为了考英语四六级,她的习题册到处都是笔记,错题本写了一本又一本。
我当初为了考四级英语,一个人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去翻看她的朋友圈,看她每天的图书馆打卡,我总能获得一点点动力。
曾经一个同学得知她读书这么用功,居然还是复读之后才考到的专科学校,同学嘲笑道:“如果我有她一半的努力,我绝对不会出现在这所学校里。”
那时候,同学是看不上她的努力和用功的。
结果,大学期间,她获得了数学建模一等奖、拿到国家奖学金,拿到了英语四六级证书,实习一年,拿到专升本毕业证,离职考研,半年考上某高校研究生,如今她正在读博士。
她现在的圈子,经常是和导师去参加某某活动,和师兄师姐探讨什么课题,她早已通过默默努力,改写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有句话说得好:“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但真正决定未来的,是学习力。”
自律的人从不停止学习,因为他们知道,今天的积累,就是明天的爆发。而我们,却总在吃老本,还抱怨时代变化太快。
3. 自律的人,把失败当养分
罗永浩欠债6亿时,所有人都等着看笑话。结果他用直播带货上演了教科书级的逆袭。
他成功的秘诀就是:“只要不下牌桌,就还有翻牌的机会。”
我关注的一个作家,连续写了3年没人看的公众号。第4年突然爆红,现在每篇阅读量都是几万阅读量。
那些无人问津的日子,都是在给未来的爆发蓄能。
自律的人不是不会跌倒,而是每次跌倒都能多学一个站起来的姿势。
成长不是直线上升,而是螺旋前进。每一次挫折,都是升级的必经之路。
写在最后:
看着那些自律的人,我终于明白:害怕是因为看到了差距,而改变要从承认差距开始。
从今天起,与其害怕他们,不如学习他们。哪怕只是先做到准时睡觉,哪怕只是先戒掉一个坏习惯,哪怕只是先坚持21天。
因为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我做不到,而是我本可以,却没有开始。
最后,很喜欢的一句话分享给你:“奋斗的意义,就是每一天很难,可一年比一年容易,不奋斗就是每天都很容易,可一年比一年难。”
来源:晴空向伊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