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糯米条:江南山野无名客,欧美庭院座上宾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0 18:37 3

摘要:夏末秋初,别的花都开始倦了,它却开得正欢——细碎的白花挤挤挨挨地聚成团,风一吹,甜丝丝的香气就飘过来,有点像糯米发酵后的香味。

第一次见到糯米条,是在江南的一个老园子里。

夏末秋初,别的花都开始倦了,它却开得正欢——细碎的白花挤挤挨挨地聚成团,风一吹,甜丝丝的香气就飘过来,有点像糯米发酵后的香味。

难怪人们叫它“糯米条”,真是又贴切又馋人。

糯米条的学名是Abelia chinensis,直译叫做中国六道木。这名字背后,还藏着一个曲折的故事。

1816年,英国医生克拉克·阿贝尔(Clarke Abel)随阿美士德使团来华,除了外交任务,他还要在中国采集植物。

在华南的山野间,他发现了这种开着小白花的灌木,觉得新奇,便小心翼翼地收集了标本。

可惜,返航时船只遭遇海难,辛苦采集的植物大多葬身海底。幸运的是,同行的画家提前绘制了部分植物图像,其中就包括糯米条。

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Robert Brown)根据这些资料,在1818年正式命名了这种植物,属名“Abelia”正是为了纪念阿贝尔。种加词“chinensis”则点明了它的中国血统。

有趣的是,后来欧洲人又陆陆续续“发现”了几次糯米条,每次都给起个新名字,比如Abelia rupestris、A. hanceana,折腾了几十年,最后才发现——原来大家都是同一种!

罗伯特·布朗

糯米条的花并不艳丽,它的花冠像个小漏斗,白色或淡粉色,花蕊细长,俏皮地探出来,仿佛在逗引蜂蝶。

我最喜欢它的香气——清甜不腻,尤其在傍晚时格外浓郁,像是特意为夜行的蛾子准备的晚餐。

花谢之后,糯米条还有“后招”——它的萼片会变成鲜艳的红色,挂在枝头久久不落,远看像一串小红灯笼,一直能坚持到深秋。

这招不仅好看,还能吸引鸟儿来啄食果实,顺便帮它传播种子。

糯米条原产中国长江以南,山野间常见,但真正让它扬名的,却是欧洲人的园艺热情。

19世纪中期,它被引入英国,很快因其耐寒、花期长、花香迷人而成为庭院新宠。

后来,园艺师们还用它和美洲l六道木杂交,培育出了几十个园艺种,有的花朵更大,有的花期更长,有的花色鲜艳,如今在欧美花园里随处可见。

在中国,糯米条也常用于园林绿化。哪怕只是路边随意种几丛,夏秋时节也能招来蜂飞蝶舞,热闹得很。

品种名特点‘Kaleidoscope’彩叶品种,叶片春天为黄绿色,秋季转橙红,非常抢眼‘Edward Goucher’花粉紫色,花期长,株形低矮,欧美地区广泛使用‘Sherwoodii’矮化品种,枝叶浓密,适合作地被或矮篱‘Radiance’银白边叶,色彩对比强烈,观叶效果极佳‘Francis Mason’金黄色叶片,阳光下极为明亮,适合打造亮色庭园‘Hopleys’紫红色新叶,搭配粉花,花叶俱佳‘Mardi Gras’粉绿相间的斑叶,颜色丰富且生长紧凑

园艺种‘Kaleidoscope’

园艺种‘Edward Goucher’

园艺种“Radiance”

糯米条不算名贵,山野里自生自灭,花园里甘当配角,但它有自己的生存智慧——花不争艳,但香得诱人;

下次若在园子里遇见它,不妨凑近闻闻——那甜香里,或许还飘着两百年前的故事呢!

来源:青山因雪白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