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9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显示,武田(Takeda)申报的注射用阿帕达酶α上市申请获得受理。阿帕达酶α是武田研发的酶替代疗法apadamtase alfa(Adzynma),已经于2023年11月获美国FDA批准,为首款获FDA所批准用
4月9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显示,武田(Takeda)申报的注射用阿帕达酶α上市申请获得受理。阿帕达酶α是武田研发的酶替代疗法apadamtase alfa(Adzynma),已经于2023年11月获美国FDA批准,为首款获FDA所批准用于治疗先天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TTP)成人和儿童患者的酶替代疗法。该药已于今年3月被CDE正式纳入优先审评,适用于儿童和成人先天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TTP)患者的按需或预防酶替代治疗(ERT)。
截图来源:CDE官网
cTTP 是由于 ADAMTS13 基因发生突变,导致 ADAMTS13 酶活性严重缺乏(通常低于 10%)。在 cTTP 患者体内,由于缺乏 ADAMTS13,vWF 的超大聚合体在微血管内大量积累,这些超大聚合体具有极强的血小板结合能力,会在高剪切力作用下与血小板结合,形成富含血小板的微血栓。这些微血栓广泛堵塞微血管,导致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以及多器官缺血损伤。
阿帕达酶α(TAK-755)是一款重组ADAMTS13蛋白,可以替代缺失或功能失常的ADAMTS13酶。通过补充ADAMTS13酶功能,该产品可以有效改善cTTP的急、慢性症状,以及其他由ADAMTS13缺陷引起的合并症,从而改善cTTP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这款产品曾经获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孤儿药资格和优先审评资格,用于预防和治疗cTTP。目前,该产品已经在美国、欧盟和日本获批上市。
2024年5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关于 阿帕达酶α的一项3期试验的数据显示,阿帕达酶α治疗后,患者平均最大ADAMTS13活性为101%,而标准治疗后为19%。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在对先天性TTP患者进行阿帕达酶α预防期间,ADAMTS13活性达到正常水平的100%左右,不良事件一般为轻度或中度,TTP事件和表现罕见。
此前,先天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TTP)主要包括新鲜冰冻血浆(FFP)输注和血浆置换等方式治疗。但频繁频繁输注十分不便、依从性差,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酶替代疗法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除了武田的阿帕达酶α,百特国际(Baxter International)的酶替代疗法重组ADAMTS13蛋白已经进入临床三期。 这些新疗法有望为cTTP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
新浪医药综合
来源:家庭养生健康生活汇